一种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37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采用的方案是:包括不易变形的速凝注浆管和易变形的缓凝注浆管,所述速凝注浆管与缓凝注浆管通过管接头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速凝注浆管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缓凝注浆管的长度尺寸。能够使速凝段砂浆的锚固长度得到有效控制,张拉过程中锚杆杆体不再发生旋转,预应力锚杆张拉合格率明显提高;具有减少浆体的浪费、保证锚固段的注浆长度、降低施工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
技术介绍
在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预应力锚杆施工过程中,传统的注浆方式需要分两次进行,分别将速凝型、缓凝型浆体注入锚杆孔,该注浆方式存在下列问题:1、由于设计锚固段较短,大量的浆体呗消耗在注浆管中,速凝型浆体的实际使用量远超设计量,造成材料浪费;2、锚杆孔不具有可视性,仅凭借工人的经验无法控制注浆时锚固段的长度,造成锚固力不足、张拉过程中杆体旋转,无法张拉至设计值;3、速凝型浆液的初凝时间短,易造成凝固堵塞注浆管,施工难度较大。因此,针对传统的注浆方式存在的上述不足,研发一种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包括不易变形的速凝注浆管和易变形的缓凝注浆管,所述速凝注浆管与缓凝注浆管通过管接头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速凝注浆管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缓凝注浆管的长度尺寸。通过设置速凝注浆管和缓凝注浆管两段式结构,实现在使用时先将速凝注浆管中填充速凝浆体,然后通过管接头与缓凝注浆管连接,将速凝注浆管插入到锚固孔中,缓凝注浆管在外部连接缓凝浆体搅拌机,往里注入缓凝浆体,进而会线将预先设置于速凝注浆管中的速凝浆体推出,然后缓凝浆体再注入,实现使用时仅需连接一个缓凝浆体搅拌机即可,一次性完成注浆,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另外,能够使速凝段砂浆的锚固长度得到有效控制,张拉过程中锚杆杆体不再发生旋转,预应力锚杆张拉合格率明显提高;具有减少浆体的浪费、保证锚固段的注浆长度、降低施工难度的效果。其中,缓凝注浆管不易变形使其能够便于插入到锚固孔中,缓凝注浆管易变形使其在外部施工现场不会折断,易于操作,便于与注浆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管接头组件包括正丝扣管接头和反丝扣管接头,所述正丝扣管接头连接速凝注浆管,所述反丝扣管接头连接缓凝注浆管。采用正反丝扣的连接方式,实现方便快捷的连接,注浆过程中不会造成钮松或者脱落。进一步的,所述反丝扣管接头通过一段不锈钢连接管与缓凝注浆管连接在一起,所述正丝扣管接头也通过一段不锈钢连接管与速凝注浆管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连接管与缓凝注浆管以及速凝注浆管的对接处通过铁丝捆扎牢固。进一步的,在所述速凝注浆管和缓凝注浆管连接在一起前,仅在所述速凝注浆管中预先填充有速凝浆体;在所述速凝注浆管和缓凝注浆管连接在一起时,所述速凝注浆管中具有速凝浆体,所述缓凝注浆管中不具有任何浆体。进一步的,使用时所述缓凝注浆管连接到缓凝浆体搅拌机上,所述速凝注浆管插入到锚固孔中。进一步的,所述缓凝注浆管为橡胶管。进一步的,所述速凝注浆管为PVC管。进一步的,所述速凝注浆管的长度为1.5-2.5m。进一步的,所述速凝注浆管的长度为2m。适应锚杆的锚固长度。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通过设置速凝注浆管和缓凝注浆管两段式结构,实现在使用时先将速凝注浆管中填充速凝浆体,然后通过管接头与缓凝注浆管连接,将速凝注浆管插入到锚固孔中,缓凝注浆管在外部连接缓凝浆体搅拌机,往里注入缓凝浆体,进而会线将预先设置于速凝注浆管中的速凝浆体推出,然后缓凝浆体再注入,实现使用时仅需连接一个缓凝浆体搅拌机即可,一次性完成注浆,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另外,该装置还能够使速凝段砂浆的锚固长度得到有效控制,张拉过程中锚杆杆体不再发生旋转,预应力锚杆张拉合格率明显提高;具有减少浆体的浪费、保证锚固段的注浆长度、降低施工难度的效果。其中,缓凝注浆管不易变形使其能够便于插入到锚固孔中,缓凝注浆管易变形使其在外部施工现场不会折断,易于操作,便于与注浆机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图示意图。图中,1、缓凝注浆管,2、速凝注浆管,3、管接头组件,a、内丝部分,b、外丝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主要包括不易变形的速凝注浆管2和易变形的缓凝注浆管1,所述速凝注浆管2与缓凝注浆管1通过管接头组件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速凝注浆管2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缓凝注浆管1的长度尺寸,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缓凝注浆管1选用橡胶管,速凝注浆管2选择PVC管,两者加起来的长度为9m,速凝注浆管2的长度在1.5-2.5m,优选的,速凝注浆管2的长度为2m。其中,管接头组件3包括正丝扣管接头和反丝扣管接头,所述正丝扣管接头连接速凝注浆管2,所述反丝扣管接头连接缓凝注浆管1,反丝扣管接头通过一段不锈钢连接管与缓凝注浆管1连接在一起,所述正丝扣管接头也通过一段不锈钢连接管与速凝注浆管2连接在一起,不锈钢连接管与缓凝注浆管1以及速凝注浆管2的对接处通过铁丝捆扎牢固,采用正反丝扣的连接方式,实现方便快捷的连接,注浆过程中不会造成钮松或者脱落。另外,在所述速凝注浆管2和缓凝注浆管1连接在一起前,仅在所述速凝注浆管2中预先填充有速凝浆体;在所述速凝注浆管2和缓凝注浆管1连接在一起时,所述速凝注浆管2中具有速凝浆体,所述缓凝注浆管1中不具有任何浆体。并且在使用时所述缓凝注浆管1连接到缓凝浆体搅拌机上,所述速凝注浆管2插入到锚固孔中。施工过程中,把注满浆的速凝注浆管2连接在缓凝注浆管1,然后将速凝注浆管2插入孔底,靠浆体压力缓慢退出,注满浆后用橡胶塞塞住孔口。在进行上述注浆时对另一根速凝注浆管2充浆,前孔注浆完成后立即更换速凝注浆管2,进行下一个孔注浆,把前孔取下的速凝注浆管2内缓凝型浆体倒掉,用水管冲洗干净。速凝型注浆管需预制2~3根,以便循环使用。通过设置速凝注浆管2和缓凝注浆管1两段式结构,实现在使用时先将速凝注浆管2中填充速凝浆体,然后通过管接头与缓凝注浆管1连接,将速凝注浆管2插入到锚固孔中,缓凝注浆管1在外部连接缓凝浆体搅拌机,往里注入缓凝浆体,进而会线将预先设置于速凝注浆管2中的速凝浆体推出,然后缓凝浆体再注入,实现使用时仅需连接一个缓凝浆体搅拌机即可,一次性完成注浆,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另外,能够使速凝段砂浆的锚固长度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不易变形的速凝注浆管(2)和易变形的缓凝注浆管(1),所述速凝注浆管(2)与缓凝注浆管(1)通过管接头组件(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速凝注浆管(2)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缓凝注浆管(1)的长度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不易变形的速凝注浆管(2)和易变形的缓凝注浆管(1),所述速凝注浆管(2)与缓凝注浆管(1)通过管接头组件(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速凝注浆管(2)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缓凝注浆管(1)的长度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组件(3)包括正丝扣管接头和反丝扣管接头,所述正丝扣管接头连接速凝注浆管,所述反丝扣管接头连接缓凝注浆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丝扣管接头通过一段不锈钢连接管与缓凝注浆管连接在一起,所述正丝扣管接头也通过一段不锈钢连接管与速凝注浆管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连接管与缓凝注浆管以及速凝注浆管的对接处通过铁丝捆扎牢固。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分隔器,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奎张磊王浩爽左从兵高丰夏佳临高庆峰王学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