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冰雪地面的新型固定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37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冰雪地面固定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冰雪地面的新型固定锚,包括外层部件和内层部件,外层部件包括锚杆以及设置于锚杆一端的控制件;内层部件包括滑动杆和若干组活动件组,若干组活动件组位于锚杆远离控制件的一端,活动件组存在打开和收合两种状态,滑动杆一端与活动件组连接,另一端与控制件固定,控制件驱动滑动杆沿锚杆轴线方向来回滑动从而使得活动件组处于打开或收合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伸缩的多爪设计,方便插入冰雪地面,同时具有抓地能力强、固定效果佳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冰雪地面的新型固定锚
本技术涉及冰雪地面固定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冰雪地面的新型固定锚。
技术介绍
在环境比较寒冷的高原地区,地面上往往冻结了厚厚的冰雪,利用固定锚在冻结了厚厚的冰雪的地面上固定一些装备,例如,冬奥会期间,需要将用于为供电保障人员提供休息环境的帐篷固定在冰雪地面上,还需要将用于供电保障人员工作的一些装备固定在冰雪地面上,这对于固定锚固定性能的要求往往更高。以在高寒地区固定帐篷为例,常用的固定钉为雪钉或冰锚。参考图1,为现有的雪钉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用于将雪钉1钉入冰层地面以下且带有螺纹结构的杆部11以及露在冰雪地面以上且用于连接固定绳的绳固定部12,绳固定部12与杆部11固定连接。高寒地区的帐篷的固定方法一般为:将雪钉钉入冰雪地面以下,将固定绳子的一端与帐篷固定,另一端与雪钉固定,进而完成对帐篷的固定。在高寒地区固定其他装备的原理与上述原理相似。另外,也可以利用冰锚在高寒地区固定设备,原理同上,故在此不做过多阐述。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般地面在插入雪钉或冰锚后,重新固定土质即可使雪钉或冰锚发挥其固定作用,由于冰雪地面不同于一般地面,当将雪钉或冰锚插入冰雪地面后,插入雪钉或冰锚的位置的冰雪地面会被破坏,因此传统的固定钉例如雪钉或冰锚很难发挥作用,故对装备的固定效果较差;同时,由于高寒地区具有较强风力,在该种极端环境下利用雪钉或冰锚将装备固定在冰雪地面上,故固定后的装备抗风能力差。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无较好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冰雪地面的新型固定锚,采用可伸缩的多爪设计,方便插入冰雪地面,同时具有抓地能力强、固定效果佳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冰雪地面的新型固定锚,包括外层部件和内层部件,外层部件包括锚杆以及设置于锚杆一端的控制件;内层部件包括滑动杆和若干组活动件组,若干组活动件组位于锚杆远离控制件的一端,活动件组存在打开和收合两种状态,滑动杆一端与活动件组连接,另一端与控制件固定,控制件驱动滑动杆沿锚杆轴线方向来回滑动从而使得活动件组处于打开或收合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新型固定锚的活动件组处于收合状态,将锚杆插入冰雪地面以下,然后驱动控制件,使活动件组打开,并通过活动件组抓地,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固定钉只将锚杆插入冰雪地面下的固定方式,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固定锚采用可伸缩的多爪设计,抓地能力强,故利用新型固定锚的固定方式获得的固定效果更佳,固定后的设备的抗风能力更强。此外,新型固定锚插入冰雪地面时,活动件组处于收合状态,插入冰雪地面的时候锚杆处于光滑的状态,方便插入冰雪地面。安装好新型固定锚之后,在插入新型固定锚的冰雪地面的位置倒水,由于高寒地区的温度较低,倒下的水会很快结冰,从而提高了新型固定锚的固定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内层部件还包括与锚杆同轴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锚杆远离控制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杆的套设于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为滑动杆的滑动提供支撑和导向的作用,滑动杆套设在支撑杆的上,方便滑动杆的滑动,同时,通过滑动杆的滑动带动若干组活动件组打开和收合。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活动件组包括支撑板和一对支杆,支撑板的一端与锚杆远离控制件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一对支杆的一端铰接;一对支杆的另一端与滑动杆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与一对支杆的铰接、支撑板与锚杆的铰接以及同一对支杆与滑动杆的铰接,且滑动杆与控制件固定连接,实现利用控制件控制滑动杆的滑动时实现活动件组的打开和收合。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沿锚杆插入地面的端部周向开设有供若干组活动件组打开时伸出锚杆的第一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件组位于锚杆的内部,活动件组打开时需要伸出锚杆外部并深入地面中,为了让活动件组能够深入地面中,在锚杆上开设供活动件组伸出的第一限位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外层部件还包括位于锚杆靠近控制件的一端且与锚杆固定连接的固定部,控制件位于固定部的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用来承载控制件,从而使控制件有支撑的位点,从而方便控制件可以沿着固定部的外部转动和滑动,进而控制活动件组打开和收合的状态切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固定部上开设有供控制件滑动和限位的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为U型槽且开口垂直于锚杆轴线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槽上沿固定部轴线方向开设的两个槽分别用来在控制件驱动活动件组打开和收合的状态下进行限位,U形槽垂直于固定部周向的槽供活动件组打开和收合的状态切换时的控制件的滑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内层部件还包括位于滑动杆靠近支撑杆的一端且与滑动杆转动连接的铰接台,一对支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通过铰接台与滑动杆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杆与同一对支杆的转动连接,实现在滑动杆既可以沿着固定锚的轴线方向滑动,同时可以通过对滑动杆的转动,方便控制件在第二限位槽内的限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控制件为L型且开口朝向锚杆所在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固定锚固定装备时,将与装备固定连接的绳子固定在控制件上,为了保证固定后的绳子不会从控制件脱离,设置控制件为L型且开口朝向锚杆所在的一侧。同时,L型手柄式的控制件可以方便人员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新型固定锚深入冰雪地面的锚杆的端部处有存在包括打开和收合两种状态的活动件组,且活动件组从锚杆伸出后插入冰雪地面中,通过控制件驱动滑动杆带动活动件组的打开和收合;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固定钉只将锚杆插入冰雪地面下的固定方式,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固定锚采用可伸缩的多爪设计,抓地能力强,故利用新型固定锚的固定方式获得的固定效果更佳,固定后的设备的抗风能力更强。2.通过设置活动件组包括支撑板和一对支杆,支撑板为长型,通过支撑板与一对支杆的铰接、支撑板与锚杆的铰接以及同一对支杆与滑动杆的铰接,且滑动杆与控制件固定连接,实现利用控制件控制滑动杆的滑动时实现活动件组的打开和收合。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雪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新型固定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活动件组处于打开状态)。图3是展示图2中新型固定锚的内层部件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新型固定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活动件组处于收合状态)。图5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6是展示滑动杆与铰接台转动连接关系的部分结构剖视图(部分支杆被隐藏)。图中,1、雪钉;11、杆部;12、绳固定部;2、外层部件;21、锚杆;211、第一限位槽;22、固定部;221、第二限位槽;2211、第一周向槽;2212、滑动槽;2213、第二周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冰雪地面的新型固定锚,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部件(2)和内层部件(3),外层部件(2)包括锚杆(21)以及设置于锚杆(21)一端的控制件(23);内层部件(3)包括滑动杆(32)和若干组活动件组(33),若干组活动件组(33)位于锚杆(21)远离控制件(23)的一端,活动件组(33)存在打开和收合两种状态,滑动杆(32)一端与活动件组(33)连接,另一端与控制件(23)固定,控制件(23)驱动滑动杆(32)沿锚杆(21)轴线方向来回滑动从而使得活动件组(33)处于打开或收合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冰雪地面的新型固定锚,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部件(2)和内层部件(3),外层部件(2)包括锚杆(21)以及设置于锚杆(21)一端的控制件(23);内层部件(3)包括滑动杆(32)和若干组活动件组(33),若干组活动件组(33)位于锚杆(21)远离控制件(23)的一端,活动件组(33)存在打开和收合两种状态,滑动杆(32)一端与活动件组(33)连接,另一端与控制件(23)固定,控制件(23)驱动滑动杆(32)沿锚杆(21)轴线方向来回滑动从而使得活动件组(33)处于打开或收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冰雪地面的新型固定锚,其特征在于:内层部件(3)还包括与锚杆(21)同轴设置的支撑杆(31),支撑杆(31)的一端与锚杆(21)远离控制件(23)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杆(32)的套设于支撑杆(31)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冰雪地面的新型固定锚,其特征在于:活动件组(33)包括支撑板(331)和一对支杆(332),支撑板(331)的一端与锚杆(21)远离控制件(23)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一对支杆(332)的一端铰接;一对支杆(332)的另一端与滑动杆(32)铰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学勇辛锋陈京赵宇刘晓民孙建王兴越李森陈立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潞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