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公路路基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317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公路路基防护结构,包括公路路基防护机构,所述公路路基防护机构包括路基,所述公路路基防护机构还包括导流框架和护土主体,所述导流框架和护土主体固定贴在路基的侧端,所述护土主体位于导流框架的内侧,所述护土主体与导流框架拼接在一起,所述导流框架包括第一拼接板、导流罩和第二拼接板,所述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均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拼接组装形成导流框架,所述导流罩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导流罩与第一拼接板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拼接板位于第一拼接板的下侧,所述护土主体包括桩头、固定桩、六棱框和渗水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削弱土壤流失率保护路基,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公路路基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路基防护设备
,具体为一种道路公路路基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的松软土地的路基主要采用混凝土框以及混凝土镂空砖对其进行束缚,再在内部进行草坪绿化实现稳定土壤防止流失的目的,由于常见的混凝土的防护结构依然存在大量水流沿绿化草坪冲击土壤,造成土壤流失量依然可观的问题,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公路路基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公路路基防护结构,包括公路路基防护机构,所述公路路基防护机构包括路基;所述公路路基防护机构还包括导流框架和护土主体,所述导流框架和护土主体固定贴在路基的侧端,所述护土主体位于导流框架的内侧,所述护土主体与导流框架拼接在一起;所述导流框架包括第一拼接板、导流罩和第二拼接板,所述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均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拼接组装形成导流框架,所述导流罩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导流罩与第一拼接板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拼接板位于第一拼接板的下侧;所述护土主体包括桩头、固定桩、六棱框和渗水兜,所述桩头与固定桩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护土主体通过六棱框相互拼接组装在一起,所述固定桩与六棱框的侧端滑动卡接匹配,所述固定桩的下端插接固定在路基的侧端,所述六棱框通过桩头挤压固定在一起,所述护土主体通过六棱框的外端与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的内端挤压拼装在一起,所述渗水兜设置在六棱框的前侧,所述六棱框与渗水兜固定连接为一体。优选的,所述导流框架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有一对,所述导流板正对导流罩的下端,所述导流板设置在第二拼接板的前壁,所述第二拼接板和导流板固定连接为一体。优选的,所述导流框架还包括卡槽,所述卡槽开设在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的内端,所述卡槽与六棱框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护土主体还包括束缚卡槽,所述束缚卡槽开设在桩头的下端,所述束缚卡槽位于固定桩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护土主体还包括束缚卡块,所述束缚卡块设置有一对,所述束缚卡块的后端与六棱框的前端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束缚卡槽套接挤压在束缚卡块的外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使用组装时,先将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平铺在路基的侧端,利用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压在路基的侧端稳定路基表层的土壤,然后将六棱框、渗水兜均匀拼装在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的内端,使得六棱框将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的内侧填满,再将固定桩插入到六棱框之间的缝隙内,同理将六棱框之间的缝隙塞满,最后将所有固定桩依次钉紧,使得桩头压在六棱框的外端,达到通过桩头和固定桩将六棱框固定在路基外端的目的;在六棱框和渗水兜内侧的土壤内培养绿化草坪,利用草初步防止土壤流失,利用渗水兜遮挡土壤,使得土壤随水流下后,利用渗水兜辅助渗出水,使得水流量得到衰减,达到通过渗水兜阻碍水流带走土壤的目的;利用导流罩将路基上端流下的大量水流导向侧部,从而避免了水流冲击绿化区,防止了主要水流冲击绿化区带走土壤,达到保护路基的目的,通过导流板为导流罩的下部引导水流走向,六棱框通过卡槽卡接在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的内端,通过束缚卡槽套接挤压束缚卡块为组合后的六棱框提供凝聚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流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护土主体切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公路路基防护机构;2、导流框架;3、护土主体;4、路基;5、第一拼接板;6、导流罩;7、第二拼接板;8、导流板;9、卡槽;10、桩头;11、束缚卡槽;12、固定桩;13、束缚卡块;14、六棱框;15、渗水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的方位或位置的相对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道路公路路基防护结构,包括公路路基防护机构1,公路路基防护机构1包括路基4;公路路基防护机构1还包括导流框架2和护土主体3,导流框架2和护土主体3固定贴在路基4的侧端,护土主体3位于导流框架2的内侧,护土主体3与导流框架2拼接在一起;导流框架2包括第一拼接板5、导流罩6和第二拼接板7,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均对称设置有一对,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拼接组装形成导流框架2,导流罩6对称设置有一对,导流罩6与第一拼接板5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拼接板7位于第一拼接板5的下侧;护土主体3包括桩头10、固定桩12、六棱框14和渗水兜15,桩头10与固定桩12固定连接为一体,护土主体3通过六棱框14相互拼接组装在一起,固定桩12与六棱框14的侧端滑动卡接匹配,固定桩12的下端插接固定在路基4的侧端,六棱框14通过桩头10挤压固定在一起,护土主体3通过六棱框14的外端与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的内端挤压拼装在一起,渗水兜15设置在六棱框14的前侧,六棱框14与渗水兜15固定连接为一体;使用组装时,先将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平铺在路基4的侧端,利用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压在路基4的侧端稳定路基4表层的土壤,然后将六棱框14、渗水兜15均匀拼装在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的内端,使得六棱框14将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的内侧填满,再将固定桩12插入到六棱框14之间的缝隙内,同理将六棱框14之间的缝隙塞满,最后将所有固定桩12依次钉紧,使得桩头10压在六棱框14的外端,达到通过桩头10和固定桩12将六棱框14固定在路基4外端的目的;在六棱框14和渗水兜15内侧的土壤内培养绿化草坪,利用草初步防止土壤流失,利用渗水兜15遮挡土壤,使得土壤随水流下后,利用渗水兜15辅助渗出水,使得水流量得到衰减,达到通过渗水兜15阻碍水流带走土壤的目的;利用导流罩6将路基4上端流下的大量水流导向侧部,从而避免了水流冲击绿化区,防止了主要水流冲击绿化区带走土壤,达到保护路基4的目的。导流框架2还包括导流板8,导流板8设置有一对,导流板8正对导流罩6的下端,导流板8设置在第二拼接板7的前壁,第二拼接板7和导流板8固定连接为一体;通过导流板8为导流罩6的下部引导水流走向。导流框架2还包括卡槽9,卡槽9开设在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的内端,卡槽9与六棱框14相匹配;六棱框14通过卡槽9卡接在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的内端。护土主体3还包括束缚卡槽11,束缚卡槽11开设在桩头10的下端,束缚卡槽11位于固定桩12的外侧。护土主体3还包括束缚卡块13,束缚卡块13设置有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公路路基防护结构,包括公路路基防护机构(1),所述公路路基防护机构(1)包括路基(4),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路路基防护机构(1)还包括导流框架(2)和护土主体(3),所述导流框架(2)和护土主体(3)固定贴在路基(4)的侧端,所述护土主体(3)位于导流框架(2)的内侧,所述护土主体(3)与导流框架(2)拼接在一起;所述导流框架(2)包括第一拼接板(5)、导流罩(6)和第二拼接板(7),所述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均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拼接组装形成导流框架(2),所述导流罩(6)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导流罩(6)与第一拼接板(5)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拼接板(7)位于第一拼接板(5)的下侧;所述护土主体(3)包括桩头(10)、固定桩(12)、六棱框(14)和渗水兜(15),所述桩头(10)与固定桩(12)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护土主体(3)通过六棱框(14)相互拼接组装在一起,所述固定桩(12)与六棱框(14)的侧端滑动卡接匹配,所述固定桩(12)的下端插接固定在路基(4)的侧端,所述六棱框(14)通过桩头(10)挤压固定在一起,所述护土主体(3)通过六棱框(14)的外端与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的内端挤压拼装在一起,所述渗水兜(15)设置在六棱框(14)的前侧,所述六棱框(14)与渗水兜(15)固定连接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公路路基防护结构,包括公路路基防护机构(1),所述公路路基防护机构(1)包括路基(4),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路路基防护机构(1)还包括导流框架(2)和护土主体(3),所述导流框架(2)和护土主体(3)固定贴在路基(4)的侧端,所述护土主体(3)位于导流框架(2)的内侧,所述护土主体(3)与导流框架(2)拼接在一起;所述导流框架(2)包括第一拼接板(5)、导流罩(6)和第二拼接板(7),所述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均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拼接组装形成导流框架(2),所述导流罩(6)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导流罩(6)与第一拼接板(5)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拼接板(7)位于第一拼接板(5)的下侧;所述护土主体(3)包括桩头(10)、固定桩(12)、六棱框(14)和渗水兜(15),所述桩头(10)与固定桩(12)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护土主体(3)通过六棱框(14)相互拼接组装在一起,所述固定桩(12)与六棱框(14)的侧端滑动卡接匹配,所述固定桩(12)的下端插接固定在路基(4)的侧端,所述六棱框(14)通过桩头(10)挤压固定在一起,所述护土主体(3)通过六棱框(14)的外端与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的内端挤压拼装在一起,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霞程峰黄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路霞程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