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02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包括待起吊管路、气腿以及横梁,位于待起吊管路的两端的地面各设置两个气腿,各气腿的活塞杆均相对地面竖直向上,位于待起吊管路一端的两个气腿的活塞杆末端与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待起吊管路另一端的两个气腿的活塞杆末端与横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有气腿的进气管均与风阀连接,俯视视角上,所述横梁的中心线与叉车的一个长边边缘线重合,待起吊管路两端均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远距离操作风阀来控制管路升降、装车,避免人工起吊管路,效率高且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更具体涉及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在回收期间,需要回收大量的大直径制冷、抽采管路,由于管路较重,葫芦起吊装车也不能保证每段管路上方都有起吊点。靠人工抬运装车也存在风险,每边至少需2人才可将管路抬起,且必须利用长柄工具(钎子或扁担)。但一次抬放到叉车里,仅靠人力无法完成,中途需将管路搭放在叉车边缘,以便职工调整姿势。此时管路一旦滑落,未来得及拔出的长柄工具,很容易打伤人,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煤矿缺乏管路起吊装置,人工起吊易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包括待起吊管路、气腿以及横梁,位于待起吊管路的两端的地面各设置两个气腿,各气腿的活塞杆均相对地面竖直向上,位于待起吊管路一端的两个气腿的活塞杆末端与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待起吊管路另一端的两个气腿的活塞杆末端与横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有气腿的进气管均与风阀连接,俯视视角上,所述横梁的中心线与叉车的一个长边边缘线重合,待起吊管路两端均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横梁连接。本技术通过风阀控制气腿,利用气腿实现横梁的升降,从而实现与之连接的待起吊管路的升降,人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且远距离操作风阀来控制管路升降、装车,安全性更有保障。进一步地,所述待起吊管路的直径大于横梁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连接件为钢丝绳或者麻绳或者橡胶带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风阀设置于远离叉车以及待起吊管路的控制区。进一步地,位于待起吊管路一端的两个气腿的活塞杆末端与横梁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位于待起吊管路另一端的两个气腿的活塞杆末端与横梁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叉车与所述横梁轴对称。进一步地,所述气腿的活塞杆完全伸出时,待起吊管路的高度高于叉车的高度,气腿的活塞杆完全收缩时,待起吊管路的高度低于叉车的高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风阀控制气腿,利用气腿实现横梁的升降,从而实现与之连接的待起吊管路的升降,人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且远距离操作风阀来控制管路升降、装车,安全性更有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包括待起吊管路1、气腿2、横梁3、风阀4、叉车5以及活动连接件6。位于待起吊管路1的两端的地面各设置两个气腿2,各气腿2的活塞杆均相对地面竖直向上,位于待起吊管路1一端的两个气腿2的活塞杆末端与横梁3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位于待起吊管路1另一端的两个气腿2的活塞杆末端与横梁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有气腿2的进气管均与风阀4连接,通过风阀4控制进气与否从而控制气腿2的活塞杆伸缩运动,俯视视角上,所述横梁3的中心线与叉车5的一个长边边缘线重合,所述待起吊管路1的直径大于横梁3的直径,待起吊管路1两端均通过活动连接件6与横梁3连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起吊过程中,待起吊管路1沿叉车5边缘上升,待上升到叉车5上方时,由于待起吊管路1的直径大于横梁3的直径,在重力作用下,与待起吊管路1连接的活动连接件6为竖直向下的状态,待起吊管路1的中心线在叉车5的载货范围内,待起吊管路1下落以后正好位于叉车5的载货范围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活动连接件6为钢丝绳或者麻绳或者橡胶带中的一种,因为活动连接件6只是起到临时固定待起到管路的作用,当待起吊管路1落在叉车5上的时候,活动连接件6是要插下来继续连接下一个待起吊管路1的,所以活动连接件6需要便于拆下,所以活动连接件6设置位钢丝绳或者麻绳或者橡胶带等软质物体。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风阀4设置于远离叉车5以及待起吊管路1的控制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止在起吊过程中待起吊管路1突然跌落砸伤工人,通过远程控制,避免人员直接与待起吊管路1接触,避免造成安全事故。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叉车5与所述横梁3轴对称,因为如果不对称的话,起吊过程中容易导致待起吊管路1相对叉车5一边多另一边少,待起吊管路1下落到叉车5上的时候导致其重心不稳,容易从叉车5上滑落。所以为了更加稳定,叉车5、横梁3以及待起吊管路1均左右对称。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气腿2的活塞杆完全伸出时,待起吊管路1的高度高于叉车5的高度,气腿2的活塞杆完全收缩时,待起吊管路1的高度低于叉车5的高度。这样设计目的是,保证气腿2能够完全使得待起吊管路1上升到叉车5上方,同时又保证在下放待起吊管路1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待起吊管路1平稳的下放在叉车5上,如果气腿2的活塞杆完全收缩时,待起吊管路1的高度高于叉车5的高度,那么待起吊管路1只能悬在叉车5上方,难以完成待起吊管路1的回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通过风阀4控制气腿2,利用气腿2实现横梁3的升降,从而实现与之连接的待起吊管路1的升降,人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且远距离操作风阀4来控制管路升降、装车,安全性更有保障。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起吊管路、气腿以及横梁,位于待起吊管路的两端的地面各设置两个气腿,各气腿的活塞杆均相对地面竖直向上,位于待起吊管路一端的两个气腿的活塞杆末端与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待起吊管路另一端的两个气腿的活塞杆末端与横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有气腿的进气管均与风阀连接,俯视视角上,所述横梁的中心线与叉车的一个长边边缘线重合,待起吊管路两端均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横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起吊管路、气腿以及横梁,位于待起吊管路的两端的地面各设置两个气腿,各气腿的活塞杆均相对地面竖直向上,位于待起吊管路一端的两个气腿的活塞杆末端与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待起吊管路另一端的两个气腿的活塞杆末端与横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有气腿的进气管均与风阀连接,俯视视角上,所述横梁的中心线与叉车的一个长边边缘线重合,待起吊管路两端均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横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起吊管路的直径大于横梁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气腿起吊管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为钢丝绳或者麻绳或者橡胶带中的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宗亚赵宜良邓陆叶格年介辉贾昌萍刘刚杨帅李润陆高路宫乐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