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892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空调装置,能尽可能地减小给行驶距离带来的影响,同时能增加室外热交换器中的来自外部气体的吸热量。包括压缩机(2)、散热器(4)、室外热交换器(7)和空调控制器,从蓄电池供电并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空调控制器能执行使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中散热并减压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吸热以对车室内进行制热的空调运转和通过使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以对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的除霜运转,所述空调控制器基于外部气体湿度来判断能否执行除霜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用空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装设于车辆的蓄电池供电的热泵式的车用空调装置,尤其涉及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
技术介绍
因近年来的环境问题显现,以致利用从装设的蓄电池供给的电力对行驶用马达进行驱动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普及。此外,作为能应用于上述这种车辆的空调装置,开发出如下的空调装置,其包括电动式的压缩机、散热器、吸热器和室外热交换器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回路,所述电动式的压缩机通过从蓄电池供给的电力而驱动,通过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中散热,并使在该散热器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从外部气体中吸热,以对车室内进行制热,通过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并在吸热器中吸热,以对车室内进行制冷。此外,在对车室内进行制热的情况下,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制冷剂吸热变成低温,因此,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外部气体中的水分变成霜而附着。若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结霜发展,则与外部气体的热交换会受到阻碍,因此,会使制热能力下降。因而,通过使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的制冷剂流至室外热交换器并使其散热,从而对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2370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从外部电源(充电装置)给蓄电池充电的电动汽车、可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中采用在充电过程中使压缩机运转,并进行上述这种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的结构,但近年来,由于蓄电池容量增大,因此,也无需频繁地充电,在非充电过程中(停车过程中或行驶过程中等,当然也包括车室内的空调运转过程中)也出现了对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更有益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在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运转中也需要驱动压缩机,并使用上述压缩机的自身能量,因此,也存在因在非充电过程中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使得蓄电池的剩余量过度下降而陷于无法行驶的危险。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空调装置,能尽可能地减小对行驶距离造成的影响,同时能增加室外热交换器中的来自外部气体的吸热量。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使制冷剂散热来对供给至车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设置于车室外;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车用空调装置从蓄电池供电并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至少能执行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中散热,并使散热后的所述制冷剂减压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吸热以对车室内进行制热的空调运转和通过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以对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的除霜运转,所述控制装置基于外部气体湿度来判断能否执行除霜运转。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在上述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控制装置在外部气体湿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不允许除霜运转。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是在上述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控制装置以外部气体温度越低则朝降低的方向改变阈值。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控制装置基于外部气体温度对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所需的能量Ed进行计算,并且基于外部气体温度和外部气体湿度对能通过除霜后的室外热交换器从外部气体中吸热的能量Ea进行计算,在对所述能量Ed和所述能量Ea进行比较后的结果是判断为能获得由外部气体吸热带来的益处的情况下,允许除霜运转。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在上述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控制装置在蓄电池的剩余量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无论外部气体湿度如何均不允许除霜运转。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在上述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控制装置在基于天气预报信息预测为能获得由外部气体吸热带来的益处的情况下,无论外部气体湿度如何均允许除霜运转。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在上述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控制装置在基于天气预报信息预测为外部气体温度上升的情况下,无论外部气体湿度如何均不允许除霜运转。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在上述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控制装置在基于导航信息预测为能获得由外部气体吸热带来的益处的情况下,无论外部气体湿度如何均允许除霜运转。技术方案9的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在上述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控制装置在基于依据与车辆的运转状态相关的履历信息预测的之后的运转状态预测为能获得由外部气体吸热带来的益处的情况下,无论外部气体湿度如何均允许除霜运转。技术方案10的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在上述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控制装置基于规定的输入操作强制性地执行除霜运转。专利技术效果通过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能增加来自外部气体的吸热量,但无需为了除霜运转而驱动压缩机的能量(电量),而是蓄电池的电量以相应的量被消耗。因此,根据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所需的能量和在除霜后的室外热交换器中能从外部气体中吸热的能量,被分为除霜更有益处的情况和不除霜更有益处的情况。另一方面,朝室外热交换器的结霜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部气体湿度影响,在外部气体湿度低的环境下朝室外热交换器的结霜会花费时间,但在外部气体湿度高的环境下在室外热交换器中获得充分的来自外部气体的吸热量之前就会结霜。因此,虽然在外部气体湿度低的情况下存在通过进行除霜以增加来自外部气体的吸热量的益处,但在外部气体湿度高的情况下无法获得与用于除霜的蓄电池的电力消耗相匹配的吸热量,因而,还存在不除霜更有益处的情况。因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使制冷剂散热来对供给至车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设置于车室外;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车用空调装置从蓄电池供电并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其特征是,在控制装置至少能执行驶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中散热,并使散热后的所述制冷剂减压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吸热以对车室内进行制热的空调运转和通过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以对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的除霜运转时,基于外部气体湿度来对除霜运转的能否执行进行判断,因此,例如通过如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那样在外部气体湿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不允许除霜运转,从而能尽可能地减小给行驶距离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能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并增加来自外部气体的吸热量,从而能将车室内制热得舒适。在此,外部气体温度越低,则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所需的能量越增加,因此,若如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那样控制装置以外部气体温度越低则朝降低的方向改变阈值,则能根据外部气体温度适当地判断能否执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运转。此外,例如若如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那样控制装置基于外部气体温度对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所需的能量Ed进行计算,并且基于外部气体温度和外部气体湿度对在除霜后的室外热交换器中能从外部气体中吸热的能量Ea进行计算,在对上述能量Ed和能量Ea进行比较后的结果是判断为能获得由外部气体吸热带来的益处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包括:/n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n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使制冷剂散热来对供给至车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n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设置于车室外;以及/n控制装置,/n所述车用空调装置从蓄电池供电并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n其特征在于,/n所述控制装置至少能执行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散热器中散热,并使散热后的所述制冷剂减压之后,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中吸热以对所述车室内进行制热的空调运转和通过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以对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的的除霜运转,/n所述控制装置基于外部气体湿度来对所述除霜运转的能否执行进行判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27 JP 2018-1583201.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使制冷剂散热来对供给至车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设置于车室外;以及
控制装置,
所述车用空调装置从蓄电池供电并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至少能执行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散热器中散热,并使散热后的所述制冷剂减压之后,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中吸热以对所述车室内进行制热的空调运转和通过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以对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的的除霜运转,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外部气体湿度来对所述除霜运转的能否执行进行判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外部气体湿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不允许所述除霜运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以外部气体温度越低则朝降低的方向改变所述阈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外部气体温度对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所需的能量Ed进行计算,并且基于外部气体温度和外部气体湿度对在除霜后的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中能从外部气体中吸热的能量Ea进行计算,
在对所述能量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関徹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