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869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该角度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实时检测使用者是否运动并预测下一时刻使用者运动的运动方向和趋势,获取使用者下一步的位置和视线角度;根据预测的使用者视线角度调节显示屏角度使其旋转到最佳显示角度。当同一人在不同高度使用智能终端和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智能终端时,可智能切换显示屏的角度,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既能减少人为操作,又能精准的控制显示屏角度,保护人眼视力;使用者可以在较远位置使用智能终端,无论站、坐还是侧躺,显示屏都能跟随人的视线角度,提高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终端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可调角度智能终端,例如翻盖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不论商务机还是游戏机,都是传统的机械转轴设计,当需要调节显示部分的角度时,只能通过手动调节,机械转动的转轴存在寿命短,摩擦力大,容易老化磨损以及刮伤线缆的风险。另外,当同一人在不同高度使用该智能终端以及不同身高的人使用同一台智能终端时,需要切换显示部分的角度来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操作繁琐,当角度调整不好时,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实时检测使用者是否运动并预测下一时刻使用者运动的运动方向和趋势,获取使用者下一时刻的位置和视线角度;S2,根据预测的使用者视线角度调节显示屏角度使其旋转到最佳显示角度。当同一人在不同高度使用智能终端(例如笔记本电脑)和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智能终端时,可智能切换显示屏的角度,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既能减少人为操作,又能精准的控制显示屏角度,保护人眼视力;使用者可以在较远位置使用智能终端,无论站、坐还是侧躺,显示屏都能跟随人的视线角度。使用台式机等固定智能终端时,可利用该方法调节显示屏的角度,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既能减少人为操作,又能精准的控制显示屏角度,保护人眼视力。另外,翻盖手机使用该方法时,控制更加灵活,除具有与笔记本电脑使用的相同的优点外,还非常便于繁忙作业场景或者老人使用。其他带人机交互界面的电子产品均可以采用该方案,使得操作更加智能化,减少使用者的操作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S1之前还具有步骤S0:判断是否有意向使用信息输入,如果有,则旋转打开显示屏或保持显示屏为打开状态,并执行步骤S1;如果没有,则旋转关闭显示屏或者维持显示屏的关闭状态。当人离开电脑或手机,判断无人使用时,自动闭合显示屏,保护个人隐私,当选择待机或者关机功能时,可以设定显示屏自动闭合,减少人为操作。当需要使用时,可自动旋转打开显示屏,使用方便灵活。解决了传统的掀盖和合盖的繁琐操作,智能化操作提升的使用者的体验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实时检测使用者是否有运动并预测下一时刻使用者运动的方向和趋势,获取使用者下一时刻的位置和视线角度的方法为:利用摄像头采集使用者面部的连续运动图像,将面部的连续运动图像转换为空间三维运动模型,对面部持续进行定位跟踪,判断使用者面部图像是否运动,若运动则根据拟合法预测面部下一时刻的运动方向、速度趋势和视线角度。根据使用者下一时刻运动的方向和趋势获取下一时刻的视线角度,随动进行显示屏角度调节,进一步提高舒适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根据预测的使用者视线角度调节显示屏角度使其旋转到最佳显示角度的方法为:获取使用者的视线角度后,调节显示屏使其与使用者的视线垂直。正对的视角可以减少人的视觉疲劳,进一步保护视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意向使用信息为使用者发出的使用触发动作信息,或者使用触发图像信息,或者使用触发语音信息。当具有使用意向时,自动打开或者调节显示屏角度,解决了传统的掀盖的繁琐操作,智能化操作提升的使用者的体验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使用者为多人时,检测距离最近的使用者的视线角度作为最终的视线角度;当使用者中有多人距离相等时,获取每一个使用者的视线角度,求他们的视线角度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视线角度。当有多人使用时,通过距离分辨谁是主要使用者,当有多人距离相等时,折中显示角度,可照顾多人的视觉感受。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器,视线角度检测单元以及角度调解单元;控制器控制角度检测单元检测使用者是否有运动并预测下一时刻使用者运动的方向和趋势,获取使用者下一步的位置和视线角度并获取最佳显示角度;控制器控制角度调节单元调节显示屏的角度为最佳显示角度。本专利技术的角度调节系统当同一人在不同高度使用智能终端和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智能终端时,可智能切换显示屏的角度,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既能减少人为操作,又能精准的控制显示屏角度,保护人眼视力;使用者可以在较远位置使用智能终端,无论站、坐还是侧躺,电脑显示屏都能跟随人的视线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具有使用意向检测单元,所述使用意向检测单元在可旋转显示屏闭合或者打开的状态下检测是否有意向使用信息并将意向使用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所述意向检测单元为设置于智能终端外表面的开屏启动开关,或者设置于智能终端外表面的压力传感器,或者设置于智能终端外表面或显示屏正面的图像传感器,或者设置于智能终端上的语音传感器。当人离开电脑或手机等智能终端时,判断无人使用时,自动闭合显示屏,保护个人隐私,当选择待机或者关机功能时,可以设定显示屏自动闭合,减少人为操作。当需要使用时,可自动旋转打开显示屏,使用方便灵活。解决了传统的掀盖和合盖的繁琐操作,智能化操作提升的使用者的体验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视线角度检测单元为设置于智能终端显示屏正面的摄像头。利用产品本有的零部件进行技术上改良,节约了成本,提升用户体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包括步进电机,转轴,以及由转轴连接的显示屏固定支架和基座固定支架,所述显示屏固定支架与显示屏或显示屏支撑架固接,所述基座固定支架与智能终端基座固接,所述步进电机可带动转轴旋转,实现显示屏角度的调节。精确地实现角度调节。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本体上或者智能终端本体的支撑装置上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系统,所述调节系统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进行显示屏的角度调。任何带人机交互界面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翻盖手机,以及有支撑座的智能机等均可以采用该方案,使得操作更加智能化,减少使用者的操作步骤。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视角调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实时检测使用者是否运动并预测下一时刻使用者运动的方向和趋势,获取使用者下一时刻的位置和视线角度;/nS2,根据预测的使用者下一时刻的视线角度调节显示屏角度使其旋转到最佳显示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实时检测使用者是否运动并预测下一时刻使用者运动的方向和趋势,获取使用者下一时刻的位置和视线角度;
S2,根据预测的使用者下一时刻的视线角度调节显示屏角度使其旋转到最佳显示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具有步骤S0:
判断是否有意向使用信息输入,如果有,则旋转打开显示屏或保持显示屏为打开状态,并执行步骤S1;如果没有,则旋转关闭显示屏或者维持显示屏的关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检测使用者是否有运动并预测下一时刻使用者运动的方向和趋势,获取使用者下一时刻的位置和视线角度的方法为:
利用摄像头采集使用者面部的连续运动图像,将面部的连续运动图像转换为空间三维运动模型,对面部持续进行定位跟踪,判断使用者面部图像是否运动,若运动则根据拟合法预测面部下一时刻的运动方向、速度趋势和视线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测的使用者视线角度调节显示屏角度使其旋转到最佳显示角度的方法为:
获取使用者的视线角度后,调节显示屏使其与使用者的视线垂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意向使用信息为使用者发出的使用触发动作信息,或者使用触发图像信息,或者使用触发语音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终端显示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者为多人时,检测距离最近的使用者的视线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肖尹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