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式智能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68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庭式智能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前面板上端的感应门,所述桶体还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推拉杆、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推拉杆电连接;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实时监控垃圾的堆积程度,通过空气质量传感器实时监控垃圾桶内的空气质量情况,并通过所述微处理器发送开门或关门的驱动指令给推拉杆,进而驱动感应门打开或关闭,从而可以实时获取垃圾的堆积程度以及垃圾桶内的空气质量情况,及时提醒用户清理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庭式智能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涉及一种家庭式智能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地方。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为了保持垃圾与室内环境的有效隔离,现在家居中大多数使用可封闭式的感应垃圾桶。可封闭式垃圾桶能够根据人的距离远近实行自动的开启和关闭。然而这种可封闭式垃圾桶在不使用时是封闭的,不能够观察到垃圾桶内的垃圾堆积程度,也不能实时远距离监控垃圾桶内的有害物质的量和内部空气质量,不能根据已有的数据科学的提醒用户清理垃圾。长时间的有害物质积累,不能及时的处理垃圾,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给垃圾处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如何提高垃圾桶的智能化程度,从而便于解决上述问题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庭式智能垃圾桶,可以实时获取垃圾的堆积程度以及垃圾桶内的空气质量情况,及时提醒用户清理垃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家庭式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前面板上端为感应门,所述桶体还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控制装置、推拉杆;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于桶体的上盖板的内壁,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垃圾桶内的污染源浓度值;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桶体内壁顶部的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垃圾桶内已堆积垃圾的高度值;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推拉杆电连接;所述推拉杆为微型直流电动推拉杆,所述推拉杆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后面板上端的内壁,并与所述感应门水平相对,用于驱动感应门的打开和闭合;所述微处理器发送开门或关门的驱动指令给推拉杆,从而驱动感应门打开或关闭。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桶体的侧壁上。进一步,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感应门上的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垃圾桶与周围物体的距离值。进一步,所述推拉杆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桶体两侧内壁的第一推拉杆、第二推拉杆。进一步,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第一推拉杆、第二推拉杆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进一步,所述桶体两侧内壁还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感应门活动连接。进一步,所述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时获取垃圾的堆积程度以及垃圾桶内的空气质量情况,及时提醒用户清理垃圾,可以实现家居中多个垃圾桶的实时监控,提高了垃圾桶的智能化程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家庭式智能垃圾桶的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家庭式智能垃圾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家庭式智能垃圾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以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庭式智能垃圾桶,所述智能垃圾桶为封闭式结构,包括桶体100,所述桶体100的前面板上端为感应门101,所述桶体100还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200、红外测距传感器300、控制装置400、推拉杆500;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200设置于桶体100上盖板的内壁,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200用于检测智能垃圾桶内的污染源浓度值,并将检测的污染源浓度值发送给微处理器401,所述污染源浓度值用于反映智能垃圾桶内的空气质量及有害物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200采用日本FIGARO空气质量检测模块FSM-A-003;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300包括设置于所述桶体100内壁顶部的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01,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01用于检测智能垃圾桶内已堆积垃圾的高度值;所述控制装置400包括微处理器401,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401电连接的电源模块402、通信模块403、存储模块404;所述电源模块402分别与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200、红外测距传感器300、推拉杆500电连接;所述推拉杆500为微型直流电动推拉杆500,所述推拉杆500设置于所述桶体100后面板上端的内壁,并与所述感应门101水平相对,用于驱动感应门101的打开和闭合;所述微处理器401发送开门或关门的驱动指令给推拉杆500,从而驱动感应门101打开或关闭。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400设置于桶体100的侧壁上。进一步,为便于用户存放和清理垃圾,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300包括设置于所述桶体100的前面板自动感应门101上的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302,所述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302用于检测智能垃圾桶与周围物体的距离值。进一步,所述推拉杆500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桶体100两侧内壁的第一推拉杆501、第二推拉杆502。进一步,所述桶体100两侧内壁还设置有滑槽600,所述滑槽600与感应门101活动连接,用于支撑感应门101水平方向滑动从而使感应门101开启和闭合。进一步,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200、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01、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302、第一推拉杆501、第二推拉杆502分别与微处理器401相连。进一步,所述通信模块403为WiFi模块。综合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其智能化高,感应智能垃圾桶利用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302的信息,控制感应门101的开启和关闭。当人近距离靠近感应区时,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302将测得的数据传送给微处理器401,微处理器401通过判断,进而发送开启感应门101的指令给推拉杆500,使得推拉杆500向后收缩从而开启感应门101;当人离开后,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302将测得的数据传送给微处理器401,微处理器401通过判断,进而发送关闭感应门101的指令给推拉杆500,使得推拉杆500向前推动从而关闭感应门101,无需人与智能垃圾桶接触,用户使用智能垃圾桶时,不需要用手打开感应门。空气质量传感器200和红外测距传感器300将实时采集的数据传送给微处理器401,微处理器401再将数据通过通信模块403发送到智能终端。这样就能实现远距离实时监控智能垃圾桶内的垃圾堆放情况和空气质量,还能通过智能终端提醒用户及时清理垃圾。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100内部设置有内桶700;所述桶体100的前面板设置有手动门,所述手动门位于自动感应门101下端,所述手动门与桶体100活动连接,所述手动门设置有按钮800,用于通过机械的方式控制手动门的开关和闭合,从而方便放置和取出内桶700,进行垃圾收集和清理。以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庭式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前面板上端为感应门,所述桶体还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控制装置、推拉杆;/n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于桶体的上盖板的内壁,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采用的型号为空气质量检测模块FSM-A-003,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垃圾桶内的污染源浓度值;/n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桶体的内壁顶部的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垃圾桶内已堆积垃圾的高度值;/n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n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推拉杆电连接,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n所述推拉杆为微型直流电动推拉杆,所述推拉杆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后面板上端的内壁,并与所述感应门水平相对,用于驱动感应门的打开和闭合;/n所述微处理器发送开门或关门的驱动指令给推拉杆,从而驱动感应门打开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庭式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前面板上端为感应门,所述桶体还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控制装置、推拉杆;
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于桶体的上盖板的内壁,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采用的型号为空气质量检测模块FSM-A-003,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垃圾桶内的污染源浓度值;
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桶体的内壁顶部的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垃圾桶内已堆积垃圾的高度值;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推拉杆电连接,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
所述推拉杆为微型直流电动推拉杆,所述推拉杆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后面板上端的内壁,并与所述感应门水平相对,用于驱动感应门的打开和闭合;
所述微处理器发送开门或关门的驱动指令给推拉杆,从而驱动感应门打开或关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珠陈广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