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醇基燃料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65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醇基燃料储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架和底架,所述顶架凸出于罐体的顶部且设有用于手持的把手部,所述底架包括向下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大于所述顶架,所述底架的底部的表面形状与罐体的顶部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注管和出液管;所述罐体的侧壁中设有空夹层,所述空夹层将罐体分隔为双层结构,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空夹层连通的出水管和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储罐具有降温结构,能够对罐体进行降温,安全性大大提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醇基燃料储罐
本技术涉及醇基燃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醇基燃料储罐。
技术介绍
醇基燃料因其相比于煤气、天然气的安全性更高,储罐无压力、液态存储、明火无法点燃,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目前醇基燃料的储罐分为两种,一种为更换式,即每次用完后由供应商更换储罐,一种为加注式,即每次用完后由供应商上门为储罐加注燃料。其中,目前各商家使用的更换式储罐存在高温状态下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醇基燃料储罐,本技术的储罐具有降温结构,能够对罐体进行降温,安全性大大提高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醇基燃料储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架和底架,所述顶架凸出于罐体的顶部且设有用于手持的把手部,所述底架包括向下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大于所述顶架,所述底架的底部的表面形状与罐体的顶部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注管和出液管;所述罐体的侧壁中设有空夹层,所述空夹层将罐体分隔为双层结构,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空夹层连通的出水管和进水管。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用户使用时,商家将气化灶的进液管与储罐的出液管连接即可使用,由于顶架小于底架的容置腔,且所述底架的底部的表面形状与罐体的顶部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即供应商在运输及存放时可以将若干储罐堆叠摆放,便于存放及运输,在安装时同时将供水管与进水管连接,冷水从进水管进入空夹层,对罐体及其内部的燃料降温,随后冷水从空夹层流向出水管,并从出水管流出罐体,由于进水管在罐体的底部,出水管在罐体的顶部,水从罐体的顶部流出时,会沿罐体的外侧壁流下,再次对罐体的外侧壁进行降温。本技术的储罐便于堆叠摆放进行存放及运输,还能够对罐体进行有效降温,降温效果好,罐体的安全性更高。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的外侧壁套设有橡胶圈。虽然罐体在存放及运输时是依靠堆叠摆放,但在将其进行短距离搬运时,往往需要将其放倒,滚动式的移动,设置橡胶圈可以有效的避免滚动对罐体造成损伤,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储罐的使用寿命。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的外侧壁对应所述橡胶圈设有胶圈槽,所述胶圈槽为环槽,且其大小与橡胶圈相匹配。设置胶圈槽可以有效的避免橡胶圈在罐体侧面上滑动,保证了其对罐体的保护效果。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液管和进水管均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的侧壁上,所述罐体的内侧的底部设有出液斗,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出液斗的底部连接。将出液管和进水管设置在侧壁上而不是底面,一方面避免了在堆叠摆放时,位于下层的储罐的顶架与位于上层的储罐的底面的出液管和进水管产生干涉,互相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出液管和进水管位于储罐的底面时,进液管和供水管分别与出液管和进水管连接时进液管和供水管要进行大于九十度的弯折,这同样是一个安全隐患。进液管和供水管位于侧面方便其与外部连接,安全性更高。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对应出液管和进水管的位置均为内凹设计,所述出液管和进水管分别位于对应的内凹设计内。由于出液管和进水管位于罐体的侧面,伸出罐体侧面的出液管和进水管在堆叠存放运输时会与其旁边的罐体造成碰撞,因此在罐体的侧壁上设计内凹,将出液管和进水管设置在该内凹设计内,出液管和进水管不会凸出罐体的侧面,避免了与其余罐体造成碰撞损伤,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储罐的使用寿命。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多个出口,多个出口环绕出水管设置。多个环绕出水管设置的出口使得水流在流出出水管时,能够均匀的向罐体的表面流出,全面的对罐体的外表面进行散热,进一步的提高了储罐的安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储罐便于堆叠摆放进行存放及运输,还能够对罐体进行有效降温,降温效果好,罐体的安全性更高;2、虽然罐体在存放及运输时是依靠堆叠摆放,但在将其进行短距离搬运时,往往需要将其放倒,滚动式的移动,设置橡胶圈可以有效的避免滚动对罐体造成损伤,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储罐的使用寿命;3、设置胶圈槽可以有效的避免橡胶圈在罐体侧面上滑动,保证了其对罐体的保护效果;4、将出液管和进水管设置在侧壁上而不是底面,一方面避免了在堆叠摆放时,位于下层的储罐的顶架与位于上层的储罐的底面的出液管和进水管产生干涉,互相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出液管和进水管位于储罐的底面时,进液管和供水管分别与出液管和进水管连接时进液管和供水管要进行大于九十度的弯折,这同样是一个安全隐患。进液管和供水管位于侧面方便其与外部连接,安全性更高;5、由于出液管和进水管位于罐体的侧面,伸出罐体侧面的出液管和进水管在堆叠存放运输时会与其旁边的罐体造成碰撞,因此在罐体的侧壁上设计内凹,将出液管和进水管设置在该内凹设计内,出液管和进水管不会凸出罐体的侧面,避免了与其余罐体造成碰撞损伤,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储罐的使用寿命;6、多个环绕出水管设置的出口使得水流在流出出水管时,能够均匀的向罐体的表面流出,全面的对罐体的外表面进行散热,进一步的提高了储罐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罐体的底部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罐体;11、加注管;12、出液管;13、进水管;14、出水管;15、出液斗;16、橡胶圈;20、顶架;30、底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醇基燃料储罐,包括罐体10,罐体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架20和底架30,顶架20凸出于罐体10的顶部且设有用于手持的把手部,底架30包括向下开口的容置腔,容置腔大于顶架20,底架30的底部的表面形状与罐体10的顶部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罐体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注管11和出液管12;罐体10的侧壁中设有空夹层,空夹层将罐体10分隔为双层结构,罐体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空夹层连通的出水管14和进水管13。具体的,罐体10的顶面向上凸起为圆弧面,且在罐体10的顶面对应底架30接触的位置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凹陷,底架30的整体为管状。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用户使用时,商家将气化灶的进液管与储罐的出液管12连接即可使用,由于顶架20小于底架30的容置腔,且底架30的底部的表面形状与罐体10的顶部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即供应商在运输及存放时可以将若干储罐堆叠摆放,便于存放及运输,在安装时同时将供水管与进水管13连接,冷水从进水管13进入空夹层,对罐体10及其内部的燃料降温,随后冷水从空夹层流向出水管14,并从出水管14流出罐体10,由于进水管13在罐体10的底部,出水管14在罐体10的顶部,水从罐体10的顶部流出时,会沿罐体10的外侧壁流下,再次对罐体10的外侧壁进行降温。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醇基燃料储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架和底架,所述顶架凸出于罐体的顶部且设有用于手持的把手部,所述底架包括向下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大于所述顶架,所述底架的底部的表面形状与罐体的顶部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注管和出液管;/n所述罐体的侧壁中设有空夹层,所述空夹层将罐体分隔为双层结构,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空夹层连通的出水管和进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醇基燃料储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架和底架,所述顶架凸出于罐体的顶部且设有用于手持的把手部,所述底架包括向下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大于所述顶架,所述底架的底部的表面形状与罐体的顶部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注管和出液管;
所述罐体的侧壁中设有空夹层,所述空夹层将罐体分隔为双层结构,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空夹层连通的出水管和进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醇基燃料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外侧壁套设有橡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醇基燃料储罐,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勇创盛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