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集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825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便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真空集便系统,包括控制单元、第一集便单元、第二集便单元和污物箱单元;所述第一集便单元包括气动控制单元、第一冲洗按钮和第一便器;第二集便单元包括水增压器二、第二冲洗按钮和第二便器;所述污物箱单元包括真空发生器管夹阀、真空发生器、入口管夹阀、中转箱、出口管夹阀和污物箱,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集便单元、第二集便单元和污物箱单元的电路;本申请中第二集便单元设置多个,第一集便单元通过第一冲洗按钮单独控制,第二集便单元通过第二冲洗按钮单独控制,本系统能够实现对多组集便单元进行控制,解决了同一车厢安装有多套集便单元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集便系统
本技术涉及集便系统
,尤其是一种真空集便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铁路、客运等列车处均配备有真空集便系统,当前存在的真空集便系统,通常都是单个系统独立控制一个集便单元,不能对多个集便单元同时控制,使得制造成本较高,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真空集便系统,能够对多组集便单元进行控制,解决了同一车厢安装有多套集便单元的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真空集便系统,包括控制单元、第一集便单元、第二集便单元和污物箱单元;所述第一集便单元包括气动控制单元、第一冲洗按钮和第一便器;所述气动控制单元包括提供压缩空气的气源以及在气源的出气管上设置的截止阀,位于截止阀之后的出气管分成第一支气管、第二支气管、第三支气管、第四支气管和第五支气管,第一支气管上设置真空发生器电磁阀,第二支气管上依次设置中转箱正压减压阀、中转箱正压电磁阀和中转箱压力开关,第三支气管上设置管夹阀气源减压阀,位于管夹阀气源减压阀之后的第三支气管分支成管一和管二,管一上设置入口管夹阀电磁阀,管二上设置出口管夹阀电磁阀,气动控制单元包括水增压器一,水增压器一包括水增压电磁阀、二位三通电磁阀、水增压罐、冲洗气控阀和单向阀,第一便器的出口设置排泄阀一,第四支气管分成两气路且其中一气路上设置水增压电磁阀后分别和水增压罐、冲洗气控阀连通,另一气路上设置二位三通电磁阀后和排泄阀一连通,所述气动控制单元包括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水源,单向阀设置在出水管上,位于单向阀之后的出水管分成两水路且其中一水路连通水增压罐,另一水路经过冲洗气控阀连通第一便器的冲水口,单向阀的水流方向为自水源流向水增压罐、冲洗气控阀;所述污物箱单元包括真空发生器管夹阀、真空发生器、入口管夹阀、中转箱、出口管夹阀和污物箱,第一支气管和中转箱连通,第二支气管和真空发生器管夹阀连通,管一分成两路分别和真空发生器管夹阀、入口管夹阀连通,真空发生器经过真空发生器管夹阀和中转箱连通,管二和出口管夹阀连通;第二集便单元包括水增压器二、第二冲洗按钮和第二便器,水增压器二和水增压器一的结构相同,第二便器的出口设置排泄阀二,水增压器二、第二便器、排泄阀二三者的连接关系与水增压器一、第一便器、排泄阀一三者的连接关系相同,第五支气管分别和水增压器二中的水增压电磁阀、二位三通电磁阀连通;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集便单元、第二集便单元和污物箱单元的电路;排泄阀一、排泄阀二分别通过污物管路连通入口管夹阀,入口管夹阀和中转箱连通,中转箱通过污物管路连通污物箱,出口管夹阀设置在中转箱和污物箱之间的污物管路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集便单元为两个以上。所述出气管上依次设置过滤减压阀和气源压力开关,截止阀、过滤减压阀和气源压力开关按照出气管中的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位于气源压力开关之后的出气管分成第一支气管、第二支气管、第三支气管、第四支气管和第五支气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中第二集便单元可以设置多个,第一集便单元通过第一冲洗按钮单独控制,第二集便单元通过第二冲洗按钮单独控制,所有的第二集便单元中的水增压器二均通过第一集便单元中的气动控制单元进行控制,本系统能够实现对多组集便单元进行控制,解决了同一车厢安装有多套集便单元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集便单元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集便单元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污物箱单元的原理示意图。其中:10、控制单元;20、第一集便单元;30、第二集便单元;60、污物箱单元;21、气动控制单元;22、第一冲洗按钮;23、第一便器;24、排泄阀一;201、中转箱压力开关;202、中转箱正压电磁阀;203、中转箱正压减压阀;204、真空发生器电磁阀;205、管夹阀气源减压阀;206、入口管夹阀电磁阀;207、出口管夹阀电磁阀;208、气源压力开关;209、过滤减压阀;210、截止阀;211、水增压电磁阀;212、二位三通电磁阀;213、水增压罐;214、冲洗气控阀;215、单向阀;31、第二冲洗按钮;32、第二便器;33、排泄阀二;34、水增压器二;601、真空发生器管夹阀;602、真空发生器;603、入口管夹阀;604、中转箱;605、出口管夹阀;606、污物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真空集便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0、第一集便单元20、第二集便单元30和污物箱单元60;第一集便单元20包括气动控制单元21、第一冲洗按钮22和第一便器23;气动控制单元21包括提供压缩空气的气源以及在气源的出气管上设置的截止阀210,位于截止阀210之后的出气管分成第一支气管、第二支气管、第三支气管、第四支气管和第五支气管,第一支气管上设置真空发生器电磁阀204,第二支气管上依次设置中转箱正压减压阀203、中转箱正压电磁阀202和中转箱压力开关201,第三支气管上设置管夹阀气源减压阀205,位于管夹阀气源减压阀205之后的第三支气管分支成管一和管二,管一上设置入口管夹阀电磁阀206,管二上设置出口管夹阀电磁阀207,气动控制单元21包括水增压器一,水增压器一包括水增压电磁阀211、二位三通电磁阀212、水增压罐213、冲洗气控阀214和单向阀215,第一便器23的出口设置排泄阀一24,第四支气管分成两气路且其中一气路上设置水增压电磁阀211后分别和水增压罐213、冲洗气控阀214连通,另一气路上设置二位三通电磁阀212后和排泄阀一24连通,气动控制单元21包括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水源,单向阀215设置在出水管上,位于单向阀215之后的出水管分成两水路且其中一水路连通水增压罐213,另一水路经过冲洗气控阀214连通第一便器23的冲水口,单向阀215的水流方向为自水源流向水增压罐213、冲洗气控阀214;污物箱单元60包括真空发生器管夹阀601、真空发生器602、入口管夹阀603、中转箱604、出口管夹阀605和污物箱606,第一支气管和中转箱604连通,第二支气管和真空发生器管夹阀601连通,管一分成两路分别和真空发生器管夹阀601、入口管夹阀603连通,真空发生器602经过真空发生器管夹阀601和中转箱604连通,管二和出口管夹阀605连通;第二集便单元30包括水增压器二34、第二冲洗按钮31和第二便器32,水增压器二34和水增压器一的结构相同,第二便器32的出口设置排泄阀二33,水增压器二34、第二便器32、排泄阀二33三者的连接关系与水增压器一、第一便器23、排泄阀一24三者的连接关系相同,第五支气管分别和水增压器二34中的水增压电磁阀211、二位三通电磁阀212连通;控制单元10控制第一集便单元20、第二集便单元30和污物箱单元60的电路。排泄阀一24、排泄阀二33分别通过污物管路连通入口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集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10)、第一集便单元(20)、第二集便单元(30)和污物箱单元(60);/n所述第一集便单元(20)包括气动控制单元(21)、第一冲洗按钮(22)和第一便器(23);/n所述气动控制单元(21)包括提供压缩空气的气源以及在气源的出气管上设置的截止阀(210),位于截止阀(210)之后的出气管分成第一支气管、第二支气管、第三支气管、第四支气管和第五支气管,第一支气管上设置真空发生器电磁阀(204),第二支气管上依次设置中转箱正压减压阀(203)、中转箱正压电磁阀(202)和中转箱压力开关(201),第三支气管上设置管夹阀气源减压阀(205),位于管夹阀气源减压阀(205)之后的第三支气管分支成管一和管二,管一上设置入口管夹阀电磁阀(206),管二上设置出口管夹阀电磁阀(207),气动控制单元(21)包括水增压器一,水增压器一包括水增压电磁阀(211)、二位三通电磁阀(212)、水增压罐(213)、冲洗气控阀(214)和单向阀(215),第一便器(23)的出口设置排泄阀一(24),第四支气管分成两气路且其中一气路上设置水增压电磁阀(211)后分别和水增压罐(213)、冲洗气控阀(214)连通,另一气路上设置二位三通电磁阀(212)后和排泄阀一(24)连通,所述气动控制单元(21)包括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水源,单向阀(215)设置在出水管上,位于单向阀(215)之后的出水管分成两水路且其中一水路连通水增压罐(213),另一水路经过冲洗气控阀(214)连通第一便器(23)的冲水口,单向阀(215)的水流方向为自水源流向水增压罐(213)、冲洗气控阀(214);/n所述污物箱单元(60)包括真空发生器管夹阀(601)、真空发生器(602)、入口管夹阀(603)、中转箱(604)、出口管夹阀(605)和污物箱(606),第一支气管和中转箱(604)连通,第二支气管和真空发生器管夹阀(601)连通,管一分成两路分别和真空发生器管夹阀(601)、入口管夹阀(603)连通,真空发生器(602)经过真空发生器管夹阀(601)和中转箱(604)连通,管二和出口管夹阀(605)连通;/n第二集便单元(30)包括水增压器二(34)、第二冲洗按钮(31)和第二便器(32),水增压器二(34)和水增压器一的结构相同,第二便器(32)的出口设置排泄阀二(33),水增压器二(34)、第二便器(32)、排泄阀二(33)三者的连接关系与水增压器一、第一便器(23)、排泄阀一(24)三者的连接关系相同,第五支气管分别和水增压器二(34)中的水增压电磁阀(211)、二位三通电磁阀(212)连通;/n控制单元(10)控制第一集便单元(20)、第二集便单元(30)和污物箱单元(60)的电路;/n排泄阀一(24)、排泄阀二(33)分别通过污物管路连通入口管夹阀(603),入口管夹阀(603)和中转箱(604)连通,中转箱(604)通过污物管路连通污物箱(606),出口管夹阀(605)设置在中转箱(604)和污物箱(606)之间的污物管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集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10)、第一集便单元(20)、第二集便单元(30)和污物箱单元(60);
所述第一集便单元(20)包括气动控制单元(21)、第一冲洗按钮(22)和第一便器(23);
所述气动控制单元(21)包括提供压缩空气的气源以及在气源的出气管上设置的截止阀(210),位于截止阀(210)之后的出气管分成第一支气管、第二支气管、第三支气管、第四支气管和第五支气管,第一支气管上设置真空发生器电磁阀(204),第二支气管上依次设置中转箱正压减压阀(203)、中转箱正压电磁阀(202)和中转箱压力开关(201),第三支气管上设置管夹阀气源减压阀(205),位于管夹阀气源减压阀(205)之后的第三支气管分支成管一和管二,管一上设置入口管夹阀电磁阀(206),管二上设置出口管夹阀电磁阀(207),气动控制单元(21)包括水增压器一,水增压器一包括水增压电磁阀(211)、二位三通电磁阀(212)、水增压罐(213)、冲洗气控阀(214)和单向阀(215),第一便器(23)的出口设置排泄阀一(24),第四支气管分成两气路且其中一气路上设置水增压电磁阀(211)后分别和水增压罐(213)、冲洗气控阀(214)连通,另一气路上设置二位三通电磁阀(212)后和排泄阀一(24)连通,所述气动控制单元(21)包括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水源,单向阀(215)设置在出水管上,位于单向阀(215)之后的出水管分成两水路且其中一水路连通水增压罐(213),另一水路经过冲洗气控阀(214)连通第一便器(23)的冲水口,单向阀(215)的水流方向为自水源流向水增压罐(213)、冲洗气控阀(214);
所述污物箱单元(60)包括真空发生器管夹阀(601)、真空发生器(602)、入口管夹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国良袁海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万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