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824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二显示区设置,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于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单元,每一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的个数逐渐增加,可以在视觉上逐渐减小像素密度,在视觉上使第一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逐渐过渡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从而可以在视觉上改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增加第一显示区的像素设计复杂度和工艺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显示面板正向着全面屏的方向发展。在全面屏中,显示区内需要设置透光率比较大的透光区域用于放置摄像头等结构。此时可以降低透光区域的像素密度(PixelsPerInch,PPI),以保证透光区域的透光率。由于透光区域的PPI小于正常显示区域的PPI,导致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区域的显示画质与透光区域的显示画质差异明显,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以降低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显示画质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单元,每一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的个数逐渐增加。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所述过渡区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一个像素,所述过渡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过渡区划分为多个子过渡区,第n个所述子过渡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个数为n2个;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最后一个所述子过渡区的显示单元密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数据信号线;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阵列排布,同一列所述像素与一所述数据信号线连接;与同一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像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提供的数据信号相同。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数据信号线;同一所述显示单元中的像素与同一数据信号线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每一像素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每一像素面积。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提供同一数据信号驱动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其中,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个数逐渐增加。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数据信号线,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像素阵列排布,同一列所述像素与一所述数据信号线连接;提供同一数据信号驱动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包括:控制同一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像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提供的数据信号相同,以提供同一数据信号驱动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所述过渡区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一个像素,所述过渡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过渡区划分为多个子过渡区;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最后一个所述子过渡区的显示单元密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的个数逐渐增加,使得显示单元的密度逐渐减小,视觉上的像素密度逐渐减小。可以在视觉上使第一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逐渐过渡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从而可以在视觉上改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增加第一显示区的像素设计复杂度和工艺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画面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图1的显示画面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现有技术中,全面屏的显示面板包括正常显示区11和透光区12。透光区12的透光率比较高,用于设置感光器件,例如感光器件可以为摄像头。为了保证透光区12的透光率,可以在透光区12中设置比较少的像素单元,减少透光区12设置的像素电路,从而可以减少透光区12的金属层设置,保证透光区12的透光率。由于正常显示区11的PPI大于透光区12的PPI,导致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区11的显示画质与透光区12的显示画质差异明显,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比较差。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画面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图1的显示画面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透光区12显示的画面画质相对于正常显示区11显示的画面画质比较差,使得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比较差,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效果。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第一显示区110至少部分围绕第二显示区120设置,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密度大于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第一显示区110包括多个显示单元111,每一显示单元111中的至少一个像素P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沿第一显示区11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显示单元111包括的像素P的个数逐渐增加。具体地,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比较小,可以保证第二显示区120的透光率比较高,因此可以作为透光区用于放置感光元件。像素P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示例性地,像素P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分别接入不同的数据信号。每一显示单元111中的像素P接入同一数据信号,可以为像素P中相同颜色的子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示例性地,像素P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时,同一显示单元111内所有像素P中的红色子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同一显示单元111内所有像素P中的绿色子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显示单元111内所有像素P中的蓝色子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在同一显示单元111内的像素P接入同一数据信号后,显示单元111内的像素P显示相同的画面,即显示单元111内的像素P相当于一个像素。沿第一显示区11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显示单元111包括的像素P的个数逐渐增加,即显示相同的画面的像素P的个数逐渐增加,使得显示单元111的密度逐渐减小,视觉上的像素密度(P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n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单元,每一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的个数逐渐增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单元,每一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的个数逐渐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所述过渡区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一个像素,所述过渡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过渡区划分为多个子过渡区,第n个所述子过渡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个数为n2个;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最后一个所述子过渡区的显示单元密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数据信号线;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阵列排布,同一列所述像素与一所述数据信号线连接;与同一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像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提供的数据信号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信号线;同一所述显示单元中的像素与同一数据信号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君唐韬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