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电路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815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电路及装置,所述电路包括光耦合器IC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继电器KM1,其中:所述光耦合器IC1原边的引脚2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原边还连接有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光耦合器IC1原边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低压电源,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可以替代控制器内的被动放电电路,同时可以替代主动放电电路,紧急放电电路与被动放电电路,将三种电路的功能集成于一个模块,减少了电路模块,控制简单。并且,由于紧急放电电路的存在,还增加了控制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电路及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电路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在电动汽车控制器上,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将母线电容的电迅速放掉,电路上需要增加主动放电电路。同时电机控制器在整车上工作时可能会遇到某些异常状况导致低压电消失或控制核心MCU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此时为确保控制器及附属设备安全,需要将电容内的电紧急放掉,但由于此时控制器处于失控状态故主动放电不太好实现。因此,亟需一种放电电路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光耦合器IC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继电器KM1,其中:所述光耦合器IC1原边的引脚2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原边还连接有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光耦合器IC1原边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低压电源,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4与继电器的引脚3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4和继电器的引脚3同时连接紧急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入放电控制信号,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引脚4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继电器KM1的引脚1接地,所述继电器KM1的引脚2连接放电电阻RT1的一端,所述放电电阻RT1的另一端连接母线。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2与电阻R2之间设置有电阻R4,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4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3还连接有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述的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电路。本技术通过将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可以替代控制器内的被动放电电路,同时可以替代主动放电电路,紧急放电电路与被动放电电路,将三种电路的功能集成于一个模块,减少了电路模块,控制简单。并且,由于紧急放电电路的存在,还增加了控制器的安全性。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电路,示例性的,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路包括光耦合器IC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继电器KM1,其中:所述光耦合器IC1原边的引脚2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原边还连接有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光耦合器IC1原边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低压电源,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4与继电器的引脚3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4和继电器的引脚3同时连接紧急电源。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3还连接有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入放电控制信号,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与电阻R2之间设置有电阻R4,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引脚4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继电器KM1的引脚1接地,所述继电器KM1的引脚2连接放电电阻RT1的一端,所述放电电阻RT1的另一端连接母线。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述的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电路。本技术实施例能够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中,具备主动放电、紧急放电功能同时可替代被动放电电路。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步骤1:当控制器正常工作,不需要进入放电状态时,电阻R2一端的放电控制信号保持高电平,此时三极管Q2导通,低压电源通过电阻R1流过光耦合器IC1的原边使光耦合器IC1副边导通;紧急电源通过光耦合器IC1副边流经电阻R3将三极管Q1导通,此时三极管Q1导通使继电器KM1线圈通电,因继电器KM1为常闭,当继电器KM1线圈通电后,触点变为常开,放电电阻RT1不会泄放母线电容内电荷,控制器正常工作。步骤2:当控制器工作正常,需要进入主动放电状态时,电阻R2一端的放电控制信号变为低电平,此时三极管Q2不导通,光耦合器IC1不导通,三极管Q1也不导通,继电器KM1线圈没有电流通过,继电器KM1保持常闭状态,母线电容通过放电电阻RT1开始放电。步骤3:当控制器工作异常或低压电源异常,如低压电源消失等,此时光耦合器IC1不导通,三极管Q1不导通,继电器KM1线圈无电流,继电器KM1将保持常闭状态,母线电容通过放电电阻RT1开始放电。步骤4:通常控制器在停止工作后,需要被动放电将电容内电荷放掉;当需要进行被动放电时,控制器下电后,电路会根据步骤3的逻辑开始工作,将电容内电荷放掉。步骤5:放电电阻RT1常温下阻值可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阻值,以达到所需要的放电时间与要求。步骤6:放电电阻RT1选用正温度系数PTC电阻,若控制电路出现故障,电阻进入常放电状态,电阻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确保电阻不会因发热而损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光耦合器IC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继电器KM1,其中:/n所述光耦合器IC1原边的引脚2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原边还连接有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光耦合器IC1原边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低压电源,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4与继电器的引脚3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4和继电器的引脚3同时连接紧急电源;/n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入放电控制信号,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n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引脚4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n所述继电器KM1的引脚1接地,所述继电器KM1的引脚2连接放电电阻RT1的一端,所述放电电阻RT1的另一端连接母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主动放电与紧急放电相结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光耦合器IC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继电器KM1,其中:
所述光耦合器IC1原边的引脚2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原边还连接有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光耦合器IC1原边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低压电源,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4与继电器的引脚3连接,所述光耦合器IC1副边的引脚4和继电器的引脚3同时连接紧急电源;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入放电控制信号,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引脚4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继电器KM1的引脚1接地,所述继电器KM1的引脚2连接放电电阻RT1的一端,所述放电电阻R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万湖刘亮军何伟峰周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