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防振錾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10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防振錾子,包括錾子本体,所述錾子本体包括延长杆和錾杆,所述延长杆的一端设有敲击块,所述延长杆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顶部设有安装口,所述錾杆一端设有与安装口适配的安装头,所述延长杆外套设有护手,所述护手内壁上设有若干外定位柱,所述延长杆外壁上设有若干内定位柱,所述护手与延长杆之间设有若干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外定位柱和一个内定位柱,所述延长杆上设有若干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向外延伸并穿过护手,所述导向柱位于护手外的一端设有限位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槽与安装头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便于延长杆与錾杆之间的安装和拆卸,在分开之后可以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防振錾子
本技术属于錾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防振錾子。
技术介绍
錾子是钳工錾削基本操作必备工具之一,结构上包括錾子柄和錾削头两部分,这两者为一整体。从功能上,錾头是錾子的切削部分,錾杆是錾削时的握持部分,并传递錾削力。现有的錾子都是一体式的结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这种一体式结构的錾子存在质量沉重,携带不便的问题;2.当锤子击打錾子后,錾子撞击石头会有较大的反振力,且反振力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容易使作业人员的手被震麻,严重的情况下更容易伤害到作业人员。因此出现了如公开号为:CN21075999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錾子手握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錾子本体,设有多个凸起;握筒,套接于所述錾子本体的外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凸台和多个径向通孔;弹簧,倾斜设置且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一个凸起和一个凸台;以及导向杆,插接于所述径向通孔内且内侧端与所述錾子本体接触,用于锤击时对所述錾子本体进行导向,所述导向杆为橡胶材质。上述专利虽然好,其通过在錾子本体和握筒之间设有弹簧,可以减少錾子本体振动时传递给握筒的振动,但是上述专利还存在结构复杂、不便于携带、一旦损坏就必须全部丢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防振錾子。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防振錾子,包括錾子本体,所述錾子本体包括延长杆和錾杆,所述延长杆的一端设有敲击块,所述延长杆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顶部设有安装口,所述錾杆一端设有与安装口适配的安装头,所述延长杆外套设有护手,所述护手内壁上设有若干外定位柱,所述延长杆外壁上设有若干内定位柱,所述护手与延长杆之间设有若干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外定位柱和一个内定位柱,所述延长杆上设有若干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向外延伸并穿过护手,所述导向柱位于护手外的一端设有限位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錾子本体,錾子本体包括延长杆和錾杆,延长杆与錾杆为可拆卸连接,延长杆的一端设有敲击块,敲击块为圆柱状,敲击块的直径大于延长杆的直径,可以有效扩大敲击面积,减少失误率。延长杆内设有安装槽,安装槽顶部设有安装口,錾杆一端设有与安装口适配的安装头,安装口与安装头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延长杆外套设有护手,护手内壁上设有若干外定位柱,延长杆外壁上设有若干内定位柱,护手与延长杆之间设有若干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外定位柱和一个内定位柱,内定位柱和外定位柱均呈上下双层布置,将内定位柱和外定位柱设置成上下双层,能在延长杆振动时,将晃动最大限度的传递给弹簧,进而弹簧能发生较大的形变,吸收较多的能量而发挥出更佳的减振效果,延长杆上设有若干导向柱,导向柱向外延伸并穿过护手,护手的上设有供导向柱穿过的通孔,导向柱位于护手外的一端设有限位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口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安装头上设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安装头与安装口之间设有橡胶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有内螺纹与外螺纹,可以便于安装口与安装头之间的连接,即便于延长杆与錾杆之间的安装与拆卸,通过设有橡胶垫片,可以有效防止安装头与安装口之间连接过于紧密,对螺纹造成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为减振弹簧,所述弹簧斜向设置,所述弹簧的轴线水平面呈45°夹角,所述弹簧与外定位柱、内定位柱均通过焊接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为减振弹簧,可以有效提高减振效果,将弹簧设置成45°能在保证延长杆在护手内保持最佳平衡的同时吸收较多的反振力带来的振动,弹簧与外定位柱、内定位柱均通过焊接连接,能有效保证弹簧的连接强度,使弹簧在压缩或伸长的过程中不会断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柱为橡胶材质,所述限位环也是橡胶材质,所述导向柱与限位环一体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的一端穿过护手,且另一端与延长杆接触,能保证延长杆在收到锤击时确保沿延长杆轴向的移动,当延长杆受到反振力晃动时,延长杆会将橡胶材质的导向柱挤进通孔内,避免导向柱受到破坏,也使导向柱能保证不同规格的延长杆的轴向移动,导向柱与限位环一体成型,可以便于生产和加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手靠近敲击块的一端设有护环,所述护环为橡胶材质,所述护手上设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质的护环起到保护手掌的作用,防止使用时手被锤子砸伤,防滑纹的设置可以增强手掌与护手之间摩擦力,防止使用时受到振动而拿不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錾子本体分为延长杆和錾杆,并且在延长杆内设有安装槽,錾杆的一端设有安装头,通过安装槽与安装头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便于延长杆与錾杆之间的安装和拆卸,在分开之后可以便于运输,而且因为延长杆与錾杆之间是可拆卸连接,这样就可以携带多个不同的錾头,只携带一个延长杆即可,大大降低了重量,便于运输;2.延长杆和护手之间通过弹簧进行连接,能在延长杆振动时减少传递给护手的振动;弹簧呈倾斜设置,并且在护手与延长杆之间对称均匀分布,在保持錾子本体的平衡时,能在护手发生非轴向振动时吸收能量,当使用锤子锤击錾子本体时,瞬间的打击只会使倾斜的弹簧吸收很小的能量,但在錾子本体受到反振力时,会产生长时间的振动,弹簧会吸收能量,大大降低传递到护手上的振动;3.延长杆与錾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錾杆损坏的时候只需要替换錾杆,可以有效降低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錾子本体;2、延长杆;21、敲击块;22、安装槽;23、安装口;24、内定位柱;25、弹簧;26、导向柱;261、限位环;3、錾杆;31、安装头;4、护手;41、外定位柱;5、橡胶垫片;6、护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一种便于携带的防振錾子,包括錾子本体1,錾子本体1包括延长杆2和錾杆3,延长杆2的一端设有敲击块21,延长杆2内设有安装槽22,安装槽22顶部设有安装口23,錾杆3一端设有与安装口23适配的安装头31,延长杆2外套设有护手4,护手4内壁上设有若干外定位柱41,延长杆2外壁上设有若干内定位柱24,护手4与延长杆2之间设有若干弹簧25,弹簧25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外定位柱41和一个内定位柱24,延长杆2上设有若干导向柱26,导向柱26向外延伸并穿过护手4,导向柱26位于护手4外的一端设有限位环261。包括錾子本体1,錾子本体1包括延长杆2和錾杆3,延长杆2与錾杆3为可拆卸连接,延长杆2的一端设有敲击块21,敲击块21为圆柱状,敲击块21的直径大于延长杆2的直径,可以有效扩大敲击面积,减少失误率。延长杆2内设有安装槽22,安装槽22顶部设有安装口23,錾杆3一端设有与安装口23适配的安装头31,安装口23与安装头3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延长杆2外套设有护手4,护手4内壁上设有若干外定位柱41,延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防振錾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錾子本体(1),所述錾子本体(1)包括延长杆(2)和錾杆(3),所述延长杆(2)的一端设有敲击块(21),所述延长杆(2)内设有安装槽(22),所述安装槽(22)顶部设有安装口(23),所述錾杆(3)一端设有与安装口(23)适配的安装头(31),所述延长杆(2)外套设有护手(4),所述护手(4)内壁上设有若干外定位柱(41),所述延长杆(2)外壁上设有若干内定位柱(24),所述护手(4)与延长杆(2)之间设有若干弹簧(25),弹簧(25)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外定位柱(41)和一个内定位柱(24),所述延长杆(2)上设有若干导向柱(26),所述导向柱(26)向外延伸并穿过护手(4),所述导向柱(26)位于护手(4)外的一端设有限位环(2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防振錾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錾子本体(1),所述錾子本体(1)包括延长杆(2)和錾杆(3),所述延长杆(2)的一端设有敲击块(21),所述延长杆(2)内设有安装槽(22),所述安装槽(22)顶部设有安装口(23),所述錾杆(3)一端设有与安装口(23)适配的安装头(31),所述延长杆(2)外套设有护手(4),所述护手(4)内壁上设有若干外定位柱(41),所述延长杆(2)外壁上设有若干内定位柱(24),所述护手(4)与延长杆(2)之间设有若干弹簧(25),弹簧(25)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外定位柱(41)和一个内定位柱(24),所述延长杆(2)上设有若干导向柱(26),所述导向柱(26)向外延伸并穿过护手(4),所述导向柱(26)位于护手(4)外的一端设有限位环(2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防振錾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灿江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博郎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