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粉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79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粉碎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粉碎筒;所述粉碎筒中来接有粉碎刀,两相邻的两个粉碎筒之间设置有传送通道,所述传送通道倾斜设置,所述传送通道的底端与其中一个粉碎筒的底部连通,所述传送通道的顶端与另一个粉碎筒的顶部连通;所述传动通道内连接有第一绞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物料粉碎设备能够反复循环进行物料粉碎,粉碎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粉碎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制备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粉碎设备。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如秸秆、锯末、稻糠等。生物质燃料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燃料一般通过粉碎、混合、挤压和烘干等工艺制成。粉碎做为制备生物质燃料的初步工艺,必须保证粉碎充分才能保证其制备效果。现有的粉碎设备通过粉碎刀进行粉碎,但是积聚在粉碎设备底部的物料难以被粉碎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粉碎设备,以保证粉碎效果。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粉碎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粉碎筒;所述粉碎筒中来接有粉碎刀,两相邻的两个粉碎筒之间设置有传送通道,所述传送通道倾斜设置,所述传送通道的底端与其中一个粉碎筒的底部连通,所述传送通道的顶端与另一个粉碎筒的顶部连通;所述传动通道内连接有第一绞龙。进一步地,所述粉碎筒的底部呈漏斗形,所述粉碎筒的底部与第一中转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中转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一中转腔,所述传送通道的底端与第一中转腔相通;所述第一中转通道内连接有第二绞龙;所述第一中转腔设置有开口。进一步地,所述传送通道的顶端连接有第二中转腔,所述第二中转腔通过第二中转通道与粉碎筒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二中转通道内连接有第三绞龙;所述第二中转腔设置有开口。进一步地,所述粉碎筒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与下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粉碎刀连接于所述下半部内,所述上半部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所述下半口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进一步地,所述粉碎筒内还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设置于粉碎刀的下方,所述搅拌杆沿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触杆,若干触杆沿轴向形成抛物线形。进一步地,所述上半部设置有观察口。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粉碎设备,设置有两个粉碎筒,两个粉碎筒通过传送通道形成交叉相通,能够将粉碎筒底部堆积的物料通过传送通道至另外一个粉碎筒中反复粉碎以避免粉碎筒底部堆积的物料粉碎不充分从而保证物料粉碎均匀,提高了粉碎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一中转通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粉碎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5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粉碎设备,包括两个粉碎筒1,所述粉碎筒内1设置有粉碎刀2,所述粉碎刀2可采用现有的样式,两个粉碎筒1并排设置,且交叉相通。所述粉碎筒1的顶端设置有加料口13,所述粉碎筒1的底端设置有排料口14,所述加料口13用于向粉碎筒1中添加未粉碎的物料,所述排料口14将粉碎筒1中的物料排出。在不使用加料口13或排料口14时,可利用盖板堵住加料口13或者排料口14。所述粉碎筒1的底部呈漏斗形,所述粉碎筒1的底部与第一中转通道5相通,所述第一中转通道5内旋转连接有第二绞龙7,所述第二绞龙7的一端伸出至第一中转通道5的外侧并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一中转通道5还与第一中转腔6相通。两个所述粉碎筒之间设置有传送通道3,所述传送通道3倾斜设置。所述传送通道3的底端与第一中转腔6相通。所述传送通道3内连接有第一绞龙4,所述第一绞龙4的一端伸出至传送通道3外并通过电机驱动。所述传送通道3的顶端与第二中转腔8相通,所述第二中转腔8与第二中转通道9连通,所述第二中转通道9内旋转连接有第三绞龙10,所述第三绞龙10的一端伸出至第二中转通道9外并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二中转通道9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粉碎筒的顶端相通。所述第一中转腔和第二中转腔均设置有开口,以方便将其中的剩余的物料排放干净。为了方便粉碎筒1的清洗,将所述粉碎筒1分成上半部11和下半部12,所述上半部11和下半部12通过螺栓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加料口13设置于上半部11上,所述排料口设置于下半部12处。同时在上半部内设置有观察口,以便观察粉碎筒1内的容量。所述粉碎筒1内还设置有搅拌杆15,所述搅拌杆15沿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触杆16,所述搅拌杆15设置于粉碎刀2的下方。由于粉碎筒1的底部呈漏斗形,为了方便搅拌粉碎筒底部的物料,将搅拌杆的若干触杆16沿轴向形成抛物线形。在利用本技术所述粉碎设备进行秸秆粉碎时,粉碎筒的底部的物料经过第一中转通道、传送通道和第二中转通道后进入相邻粉碎筒的顶部继续在另一个粉碎筒中完成粉碎,如此反复直至物料满足粉碎要求为止。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粉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粉碎筒(1);所述粉碎筒(1)中连接有粉碎刀(2),两相邻的两个粉碎筒(1)之间设置有传送通道(3),所述传送通道(3)倾斜设置,所述传送通道(3)的底端与其中一个粉碎筒(1)的底部连通,所述传送通道(3)的顶端与另一个粉碎筒(1)的顶部连通;所述传送通道内连接有第一绞龙(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粉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粉碎筒(1);所述粉碎筒(1)中连接有粉碎刀(2),两相邻的两个粉碎筒(1)之间设置有传送通道(3),所述传送通道(3)倾斜设置,所述传送通道(3)的底端与其中一个粉碎筒(1)的底部连通,所述传送通道(3)的顶端与另一个粉碎筒(1)的顶部连通;所述传送通道内连接有第一绞龙(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粉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筒(1)的底部呈漏斗形,所述粉碎筒(1)的底部与第一中转通道(5)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中转通道(5)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一中转腔(6),所述传送通道(3)的底端与第一中转腔(6)相通;所述第一中转通道(5)内连接有第二绞龙(7);所述第一中转腔(6)设置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粉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通道(3)的顶端连接有第二中转腔(8),所述第二中转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宝宝钱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康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