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装置及切割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775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装置及切割机,属于玻璃钢板材加工领域。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集尘罩,所述集尘罩盖设于切割机上方,所述集尘罩包括入料部和出料部,所述入料部和所述出料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入料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设置有第一防尘板;所述出料部设置有出料口和至少三个集尘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第二防尘板,所述集尘口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连接于储尘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阻隔粉尘弥漫于车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装置及切割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钢板材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及切割机。
技术介绍
玻璃钢板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材,其质量轻,耐久好,价格低廉,在建筑、货车、集装箱、冷藏箱的内壁板、吊顶板、商业、工业、民用建筑及公共设施的内墙及吊顶同、旅行车、改装车或其他特殊用途交通运输工具的外饰板等,应该范围广,市场占有率较高。切割锯在切割加工玻璃钢板材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影响车间环境和工人的健康。因此,如何处理切割板材时产生的粉尘,改善车间环境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玻璃钢板在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集尘罩,所述集尘罩盖设于切割机上方,所述集尘罩包括入料部和出料部,所述入料部和所述出料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入料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设置有第一防尘板;所述出料部设置有出料口和至少三个集尘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第二防尘板,所述集尘口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连接于储尘室。本技术在切割机上方盖设集尘罩,板材从入料部进入,待切割机完成切割后,板材从出料部输出。在切割机对板材进行切割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阻隔粉尘弥漫于车间;在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第一、第二防尘板,可以减少板材进出时带出的粉尘;在出料部设置至少三个集尘口,集尘口通过软管连接至储尘室,可以避免粉尘堆积于集尘罩中,影响切割机工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集尘罩还包括延长部,所述延长部连接于所述入料部和所述出料部之间,所述延长部可伸缩;所述入料部和出料部底部设置有固定孔。通过设置可伸缩的延长部,方便调节除尘装置的长度,调节得到不同长度的除尘装置后,可通过入料部和出料部底部的固定孔,对除尘装置进行固定,增加了除尘装置的适用场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集尘罩还包括至少一个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设置于所述集尘罩的侧面。在集尘罩的侧面设置可视窗口,可以方便观察集尘罩内板材切割情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尘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板分别通过滑块滑轨可上下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入料口和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防尘板和/或所述第二防尘板底部可转动地设置有防尘辊,所述防尘辊的外周设置有毛刷。将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通过滑块滑轨可上下调节地设置在入料口和出料口,使得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可上下调节,使得除尘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在防尘板底部设置防尘辊,防尘辊的外周设置毛刷,可以进一步阻挡集尘罩内的粉尘外逸。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尘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板为软帘,所述软帘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拉绳,所述软帘可卷绕于所述转轴。进出料时,板材经过软帘,软帘将贴合板材曲度,防止进料不贴合,会有粉尘外逸;另外在软帘上方设置转轴,通过拉动与转轴连接的拉绳,可调节软帘距下方板材的距离,使得除尘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滑轨,所述集尘罩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限位件。通过设置滑轨,集尘罩可滑动连接在滑轨上,并在滑轨上设置限位件,使得出料部和入料部间可通过该滑轨进行相对移动,并通过限位件对移动后的除尘装置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可伸缩框架,所述集尘罩安装于所述可伸缩框架上,所述可伸缩框架设置有限位件。通过该可伸缩框支架的设置,可实现除尘装置的上下调节,即对该除尘装置的高度调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料部内壁设置有海绵和喷头。通过设置海绵和喷头,利用喷头向海绵上喷洒少部分水,浸湿出料部内壁的海绵,能够吸取集尘罩内的粉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集尘罩为方形或半圆形。对于集尘罩的外部形状,不局限于一种形状,可以为方形或半圆形。另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切割机,包括所述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盖设于切割机上方。通过在该切割机上设置除尘装置,可以对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改善车间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除尘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除尘装置横向拉伸后的状态图;图3为图1中的除尘装置纵向拉伸后的状态图;图4为图3中的除尘装置横向拉伸后的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防尘板的一种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防尘板的一种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出料部的一种示意图。图中:1、入料部;11、入料口;12、第一防尘板;121、转轴;122、拉绳;2、出料部;21、出料口;22、第二防尘板;221、防尘辊;222、毛刷;223、滑轨;23、可视窗口;24、集尘口;25、海绵;3、延长部;4、滑轨;41、滑块;5、板材;6、可伸缩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除尘装置的示意图,该除尘装置包括集尘罩,集尘罩盖设于切割机上方,集尘罩包括入料部1和出料部2,入料部1和出料部2可拆卸连接,入料部1和出料部2可通过螺纹螺母连接,在工作时,入料部1和出料部2保持固定连接,以保证集尘罩的密封性,当需要清洗集尘罩内壁时,也可以将螺纹螺母拆卸,将入料部1和出料部2进行分离,方便清洗集尘罩内壁。入料部设置有入料口11,入料口设置有第一防尘板12;出料部2设置有出料口21和至少三个集尘口24,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四个集尘口24,分别位于出料部2的上面和侧面,出料口21设置有第二防尘板22,集尘口24连接有软管,软管连接于储尘室(图中未画出软管和储尘室)。板材5从入料口11进入除尘罩,除尘罩内的切割机对物料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末被第一防尘板隔离,防止外逸;同时,粉末会经过出料部2上的集尘口24进入到储尘室,图中未画出储尘室。当板材切割完成后,板材从出料口21输送出去,第二防尘板22可以阻挡板材输送出去的过程中将粉尘带出集尘罩。集尘口24通过软管连接至储尘室,可以避免粉尘堆积于集尘罩中,影响切割机工作。为了方便调节除尘装置的长度,使除尘装置可以适用不同的场景,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集尘罩还包括延长部3,延长部3连接于入料部1和出料部2之间,延长部3与入料部1和出料部2可以通过胶接,也可以通过在入料部1和出料部2的连接处设置卡槽,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集尘罩,所述集尘罩盖设于切割机上方,所述集尘罩包括入料部和出料部,所述入料部和所述出料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入料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设置有第一防尘板;所述出料部设置有出料口和至少三个集尘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第二防尘板,所述集尘口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连接于储尘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集尘罩,所述集尘罩盖设于切割机上方,所述集尘罩包括入料部和出料部,所述入料部和所述出料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入料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设置有第一防尘板;所述出料部设置有出料口和至少三个集尘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第二防尘板,所述集尘口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连接于储尘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罩还包括延长部,所述延长部连接于所述入料部和所述出料部之间,所述延长部可伸缩;所述入料部和出料部底部设置有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罩还包括至少一个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设置于所述集尘罩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板分别通过滑块滑轨可上下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入料口和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防尘板和/或所述第二防尘板底部可转动地设置有防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岩侯月张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绿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