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立汉专利>正文

改进的发光相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59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发光相框,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可透光的相框板,在该板中间预计设置照片处设一光亮部位,于部位的四周边缘开设有贯穿该板且不相互连接的长槽孔,以及在该光亮部位范围内的背表面上设有均匀地布列的多数散光的白点纹; 一非透明的散光膜,其表面紧密贴于上述相框板的背表面之上,且将上述白点纹所布列的范围完全遮覆,而该膜的四周边缘被翻折而延伸进入上述相框板的长槽孔内,并贴固在该槽孔的侧墙上; 一发光元件,受上述散光膜的边缘的包覆而固定于该相框板的长槽孔内;以及 一相片定位框,被固设于上述相框板正面,其四边框条恰位于上述相框板的长槽孔上,并可将该长槽孔完全遮蔽,另在该定位框各个内侧边缘且与该相框板正面接合处形成一凹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发光相框
技术介绍
一般相框主要是将纪念相片框裱起来并置放易于观看之处,以供观赏及怀念;近年来在市面常见有些具有发光功能的相框,其藉相框所提供的发光效能,以增进相片的多彩变化及烂漫美化的效果。例如台湾专利公告126363号“发光相框结构”专利案,其如图4、5所示,是由一方盘状本体、发光元件、外框和支撑片组合而成,在该本体的盘状凹部内设置卡条以挟持相片,并在本体设穿透孔以自外插入固设发光元件(灯管),使光线投射于相片表面,形成照明效果,由于此种相框是将光源直接投射到相片正面,为在照片表面均匀投射光亮,因此须令盘状凹部具有较大的厚(深)度,然而却将因此造成相框体积庞大、笨重,既不便于包装运送,又有损美观。再如台湾专利公告323489号“具立体发光影像的相框”专利案,如图6、7所示,其包含一中央镂空的框体、一设于框体镂空部的底板,并在该底板上依序叠置EL冷光板、立体相片,利用该冷光板投射光亮穿透该立体照片,以凸显该相片的立体影像以及兼具小夜灯的照明效果,该相框是EL冷光板为光源且自相片背面提供光线,然而由于EL冷光板元件价格高昂,致使该相框成本价格极高,且常因该冷光板亮度不足,所提供的光亮有时无法穿透相片,难以发挥衬饰照片或当成小夜灯的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萌生了改良之意,经不断地研究、试验,今终开发出成功的本技术改进的发光相框,以提供使用者更实用、更经济的产品使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发光相框,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可透光的相框板,在该板中间预计设置照片处设一光亮部位,于部位的四周边缘开设有贯穿该板且不相互连接的长槽孔,以及在该光亮部位范围内的背表面上设有均匀地布列的多数散光的白点纹;一非透明的散光膜,其表面紧密贴于上述相框板的背表面之上,且将上述白点纹所布列的范围完全遮覆,而该膜的四周边缘被翻折而延伸进入上述相框板的长槽孔内,并贴固在该槽孔的侧墙上;一发光元件,受上述散光膜的边缘的包覆而固定于该相框板的长槽孔内;以及一相片定位框,被固设于上述相框板正面,其四边框条恰位于上述相框板的长槽孔上,并可将该长槽孔完全遮蔽,另在该定位框各个内侧边缘且与该相框板正面接合处形成一凹槽。该散光膜为一素色薄膜。该发光元件为一长型灯管。本技术可在相框板体的特定范围内产生均匀柔和的发光,用以衬饰招贴在相框上的相片,展现出光辉烂漫的美化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构造简化、成本低廉且安装操作便利的发光相框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各构件组合后的侧面部分剖视图。图4是已知的发光相框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4各构件组合后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另一种已知的发光相框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图6各构件组合后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惟以下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以,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技术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技术意图保护的范畴。如本技术各附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光相框包含一相框板、一散光膜、一发光元件以及一相片定位框,其中,该相框板1最好是具有适当厚度的压克力透明板体,在该板中间预计设置照片9的部位A的四周边缘开设有贯穿该板且不相互连接的长槽孔12,以及在该光亮部位A范围内的背表面13上设有均匀地布列的多数散光白点纹14;此外,该板的外形一般成矩形状,亦可设作为具有各式曲线或几何的外形,以因应衬饰、美化照片的需求而作弹性变化。该散光膜2为一非透明材料制成的素色薄膜,且表面紧密贴设于上述相框板的背表面13之上,将上述白点纹14所布列的范围完全遮覆,且以该膜的四周边缘22翻折而延伸进入该板的长槽孔12内,并贴固在该槽孔的侧墙125上,据此使光线集中在限定区域,避免光线侧漏影响美观。该发光元件3为一长型灯管,受上述散光膜的边缘22的包覆而固定于该相框板的长槽孔12内,使灯光被引导投射于该相框板A部位的壁层范围内。而该相片定位框4固设于上述相框板1正面,且其四边框条41恰位于上述相框板的长槽孔12上,并可将该长槽孔12完全遮蔽,此外,在该定位框各个内侧边缘且与该相框板下面接合处,形成一凹槽45,藉形成在该相片定位框4内周缘的凹槽45来将相片9四边缘嵌接固持,使该相片9得以平贴设于该相框板的光亮部位A的表面上。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构造于使用时,以该发光元件3对该相框板的A部位照射光线,藉光在不同材料介质中进行速度不同,产生折射、散射的原理,使投射于A部位光亮,受该相框板在背表面13所预设的多数散光白点纹14及该散光膜2对投射光亮产生的强化散光效果,据此在该相片9背面区域形成一明亮的背衬光源,以造成该相片9明亮清晰的效果,展现出光辉烂漫的美化成效。此外,本技术具有组装快速及便于拆卸维护的功效,相较于已知发光相框以大幅简化结构及节省生产成本,又其成品呈矩形薄板形态,较已知者已大幅减小包装体积,对于运输及仓储均极为有利。依上述技术构思思以衍伸,例如,为了支撑该相框稳固站立而摆设,可选择地在该相框板1背表面设置一组支撑架,或是为了促使发光部位A更明亮,更能吸引目光注意力的目的,而在该长槽孔12上增设一或一组以上的额外光源,凡此仍应包括在创作明意图保护的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改进的发光相框,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可透光的相框板,在该板中间预计设置照片处设一光亮部位,于部位的四周边缘开设有贯穿该板且不相互连接的长槽孔,以及在该光亮部位范围内的背表面上设有均匀地布列的多数散光的白点纹;一非透明的散光膜,其表面紧密贴于上述相框板的背表面之上,且将上述白点纹所布列的范围完全遮覆,而该膜的四周边缘被翻折而延伸进入上述相框板的长槽孔内,并贴固在该槽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汉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