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754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多条扫描线、多个触控电极和多条补偿线,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触控电极和与其对应的扫描线相交叠,一条补偿线和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相交叠;其中,当一条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的同一时间,一条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补偿线与第二扫描线相交叠;和/或当一条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的同一时间,一条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补偿线与第二扫描线相交叠。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显示时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隙附近显示异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平面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触控电极1,每个触控电极1对应于多个像素电极(图中未示出),每个触控电极1与至少一条触控线2电连接,且触控电极1通过与其电连接的触控线2与驱动芯片3电连接。当在显示阶段时,驱动芯片3给触控电极1提供公共信号,触控电极1作为公共电极使用,触控电极1和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电场驱动液晶偏转,从而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当在触控阶段时,驱动芯片3给触控电极1提供触控感应信号,触控电极1接收外界电场变化,产生侦测信号并将侦测信号反馈给驱动芯片。在列方向上,相邻两个触控电极1之间形成间隙4,每个触控电极1对应多条扫描线G’。以图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正向扫描时的情况为例,如图2所示,图2是图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驱动时序图。第n-1级扫描线G(n-1)’为与第x-1级触控电极1中的最后一行像素电极电连接的扫描线,G(n-2)’、G(n-3)’、G(n-4)’依序为第n-1级扫描线G(n-1)’以上的各级扫描线,第n+1级扫描线G(n+1)’为与第x级触控电极1中的第一行像素电极电连接的扫描线,G(n+2)’、G(n+3)’、G(n+4)’依序为第n+1级扫描线G(n-1)’以下的各级扫描线。扫描线G’和触控电极1间存在大小不可忽视的寄生电容,扫描线G’中电压的跳变会对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1的电位产生影响,当扫描线G’远离触控电极1之间的间隙4时,总有一根扫描线G’对触控电极1电位的上拉抵消当前扫描线G’对触控电极1电位的下拉,使得触控电极1的电位正常。但在触控电极1之间的间隙4附近时,本来可以对触控电极1的电位进行上拉抵消当前扫描线G’对触控电极1的电位的下拉的扫描线G’位于非本级触控电极1,无法形成抵消,导致触控电极1的电位异常,最终将造成触控电极1的间隙4附近的像素电极充电时,触控电极的公共电位异常,致使显示面板显示时,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隙附近显示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显示时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隙附近显示异常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多条扫描线和多个触控电极,多条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多个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一个触控电极与多条扫描线相对应,且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触控电极和与其对应的扫描线相交叠;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补偿线,一条补偿线与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个触控电极相对应,且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一条补偿线和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相交叠;补偿线和与其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电连接,与补偿线电连接的触控电极为第一触控电极,与补偿线相对应、且不与补偿线电连接的触控电极为第二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一扫描线,与第二触控电极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二扫描线;其中,当一条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的同一时间,一条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补偿线与第二扫描线相交叠;和/或当一条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的同一时间,一条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补偿线与第二扫描线相交叠。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多条扫描线、多个触控电极,一个触控电极与多条扫描线相对应,且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触控电极和与其对应的扫描线相交叠,即扫描线和触控电极之间存在耦合。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像素电极,一个像素电极通过晶体管与一条扫描线电连接,即显示面板中扫描线逐行提供启始信号,用于打开与扫描线电连接的晶体管,使得数据线给像素电极充电。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补偿线,一条补偿线与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个触控电极相对应,且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一条补偿线和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相交叠。补偿线和与其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电连接,补偿线和与其对应的其他触控电极不连接,在与一条补偿线对应的触控电极中,与该补偿线电连接的触控电极为第一触控电极,不与补偿线电连接的触控电极为第二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一扫描线,与第二触控电极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二扫描线。第一触控电极中,当一条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由高电平下降为低电平)的同一时间,存在一条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由低电平上升为高电平),从而两者与触控电极之间的耦合相抵消。第一触控电极和与其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存在间隙,其中,在靠近间隙处,当一条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的同一时间,一条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补偿线与上述第二扫描线相交叠,即补偿线与上述第二扫描线之间的耦合通过补偿线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对上述第一触控电极的电位进行上拉,从而抵消上述第一扫描线对上述第一触控电极电位的下拉影响;和/或当一条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的同一时间,一条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补偿线与上述第二扫描线相交叠,即补偿线与上述第二扫描线之间的耦合通过补偿线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对上述第一触控电极的电位进行下拉,从而抵消上述第一扫描线对上述第一触控电极电位的上拉影响,有效避免显示面板显示时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隙附近出现显示异常的问题。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驱动时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图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驱动时序图;图6是图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驱动时序图;图8是图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多条扫描线和多个触控电极,所述多条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n一个所述触控电极与多条所述扫描线相对应,且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触控电极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相交叠;/n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补偿线,一条所述补偿线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触控电极相对应,且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一条所述补偿线和与其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相交叠;/n所述补偿线和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与所述补偿线电连接的所述触控电极为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补偿线相对应、且不与所述补偿线电连接的所述触控电极为第二触控电极;/n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扫描线为第一扫描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扫描线为第二扫描线;/n其中,当一条所述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的同一时间,一条所述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补偿线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相交叠;/n和/或当一条所述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的同一时间,一条所述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补偿线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相交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多条扫描线和多个触控电极,所述多条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一个所述触控电极与多条所述扫描线相对应,且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触控电极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相交叠;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补偿线,一条所述补偿线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触控电极相对应,且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一条所述补偿线和与其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相交叠;
所述补偿线和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与所述补偿线电连接的所述触控电极为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补偿线相对应、且不与所述补偿线电连接的所述触控电极为第二触控电极;
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扫描线为第一扫描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扫描线为第二扫描线;
其中,当一条所述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的同一时间,一条所述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补偿线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相交叠;
和/或当一条所述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的同一时间,一条所述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补偿线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相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一条所述补偿线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相对应;
所述补偿线包括上拉补偿线和下拉补偿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均对应至少一条所述上拉补偿线和一条所述下拉补偿线;
当与所述上拉补偿线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所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的同一时间,与所述上拉补偿线所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所对应的一条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上拉补偿线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相交叠;
当与所述下拉补偿线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所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的同一时间,与所述下拉补偿线所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所对应的一条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下拉补偿线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相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一条所述补偿线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三个所述触控电极相对应;
一条所述补偿线包括相连接的上拉补偿部和下拉补偿部,所述上拉补偿部和所述下拉补偿部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对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三个所述触控电极均对应至少一条所述补偿线;
当与所述补偿线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所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的同一时间,与所述上拉补偿部所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所对应的一条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上拉补偿部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相交叠;
当与所述补偿线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所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上升沿的同一时间,与所述下拉补偿部所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所对应的一条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下降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下拉补偿部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相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线包括相连接的常规部和膨大部,所述膨大部位于所述补偿线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的交叠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慧俊孙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