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735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包括光源、控制单元、夹持旋转单元、测试靶面和光斑检测系统,所述光斑检测系统的检测中心对准所述测试靶面的中心;所述夹持旋转单元包括夹持支座和设置于所述夹持支座上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光源;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光斑检测系统,用于依据所述光斑检测系统的反馈数据控制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动作,以使光源的中心光轴与测试靶面的中心轴同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利用夹持组件夹持光源,并依据光斑检测系统的反馈以控制调整夹持组件的夹持动作,从而能确保光源的中心光轴与测试靶面的中心轴同轴,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视觉
,尤其涉及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
技术介绍
在机器视觉行业中,用于照明检测的平行光源结构通常由散热片、PCB板、灯珠、透镜、光阑、外壳等结构组成,光阑过滤掉部分杂散光后,经透镜后产生理想的准直光束。在利用平行光源进行组装检测时,需要使光源的中心光轴与测试靶面的中心轴同轴,现有技术中主要利用气缸、滑轨等工件组成的直线移动模组对光源的位置及其出光角度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方式不够精确,实际上难以确保光源的中心光轴与测试靶面的中心轴同轴,因此检测精度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保证光源的中心光轴与测试靶面的中心轴同轴,导致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包括光源、控制单元、夹持旋转单元、测试靶面和光斑检测系统,所述光斑检测系统的检测中心对准所述测试靶面的中心;所述夹持旋转单元包括夹持支座和设置于所述夹持支座上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光源;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光斑检测系统,用于依据所述光斑检测系统的反馈数据控制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动作,以使所述光源的中心光轴与测试靶面的中心轴同轴。可选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夹持支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内环,固定安装于所述夹持支座上;活动外环,套设于所述固定内环外,所述活动外环可受驱绕所述固定内环旋转;所述活动外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径向设置;至少三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固定内环前端面的卡爪,所述卡爪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内环旋转连接,且所述卡爪的一端可滑动地限位于所述滑动槽内;驱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驱动连接所述卡爪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轴上设有夹持滚轮。可选地,所述活动外环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活动外环的周向设置;所述固定内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可选地,所述夹持支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的四个边角可受驱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座的对应位置;所述固定内环和所述活动外环设于所述第二支座的前端面;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至少三个第一紧定螺钉,所述第一紧定螺钉贯穿所述第一支座并能与所述第二支座的后端面连接;所述三个第一紧定螺钉中,其中两个沿所述第一支座的对角线设置,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支座另一对角线的其中一角。可选地,所述活动外环上固定设置有把手。可选地,还包括调节滑轨和滑动设于所述调节滑轨内的滑座,所述测试靶面安装于所述滑座上;所述测试靶面可受驱沿所述调节滑轨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光源。可选地,所述光斑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底座和设于所述检测底座上的检测相机,所述检测相机对准所述测试靶面的中心。可选地,所述光源包括: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底座的末端设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灯珠,所述PCB板能相对于所述散热底座活动以调整灯珠的出光中心位置;镜筒,所述镜筒内设有透镜组和视场光阑,所述镜筒上开设有对准所述PCB板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内穿设有第二紧定螺钉,所述第二紧定螺钉贯穿所述第一调节孔连接所述PCB板,通过旋入或旋出所述第二紧定螺钉能驱动所述PCB板相对于所述散热底座活动。可选地,所述散热底座上开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内穿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紧固螺钉的外径。可选地,所述镜筒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调节孔,多个所述第一调节孔呈均匀分布,且各所述第一调节孔内均设有所述第二紧定螺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利用夹持组件夹持光源,并依据光斑检测系统的反馈以控制调整夹持组件的夹持动作,从而能确保光源的中心光轴与测试靶面的中心轴同轴,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中底座和夹持旋转单元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中光源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中测试靶面的示意图。上述图中:10、底座;20、夹持旋转单元;21、夹持支座;211、夹持通孔;212、第一支座;213、第二支座;214、第一紧定螺钉;22、活动外环;221、限位槽;222、滑动槽;23、固定内环;231、限位杆;232、卡爪;2321、销轴;2322、滑动脚;2323、夹持滚轮;2324、驱动轴;233、把手;30、光源;31、前镜筒;311、第一透镜压圈;312、第一准直透镜;313、聚焦透镜;314、第一隔离结构件;315、第二隔离结构件;316、光阑固定座;3161、视场光阑;317、第一调节孔;318、限位台阶;32、后镜筒;321、消光螺纹;322、第二准直透镜;323、第二透镜压圈;33、散热底座;331、PCB板;332、灯珠;333、紧固螺钉;334、第二紧定螺钉;335、第二调节孔;336、散热片;40、调节滑轨;50、测试靶面;51、滑座;60、光斑检测系统;61、检测相机;62、检测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包括底座10、光源30、控制单元、夹持旋转单元20、半透明的测试靶面50和光斑检测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控制单元、夹持旋转单元、测试靶面和光斑检测系统,所述光斑检测系统的检测中心对准所述测试靶面的中心;/n所述夹持旋转单元包括夹持支座和设置于所述夹持支座上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光源;/n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光斑检测系统,用于依据所述光斑检测系统的反馈数据控制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动作,以使所述光源的中心光轴与所述测试靶面的中心轴同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光源装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控制单元、夹持旋转单元、测试靶面和光斑检测系统,所述光斑检测系统的检测中心对准所述测试靶面的中心;
所述夹持旋转单元包括夹持支座和设置于所述夹持支座上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光源;
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光斑检测系统,用于依据所述光斑检测系统的反馈数据控制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动作,以使所述光源的中心光轴与所述测试靶面的中心轴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光源装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夹持支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底座内;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固定内环,固定安装于所述夹持支座上;
活动外环,套设于所述固定内环外,所述活动外环可受驱绕所述固定内环旋转;所述活动外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径向设置;
至少三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固定内环前端面的卡爪,所述卡爪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内环旋转连接,且所述卡爪的一端可滑动地限位于所述滑动槽内;
驱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驱动连接所述卡爪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轴上设有夹持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光源装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外环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活动外环的周向设置;
所述固定内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光源装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支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的四个边角可受驱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座的对应位置;所述固定内环和所述活动外环设于所述第二支座的前端面;
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至少三个第一紧定螺钉,所述第一紧定螺钉贯穿所述第一支座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相军刘敏邹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沃德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