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732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34
本申请涉及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能够对检测对象物的余量准确地进行检测。物理量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容器,在所述容器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容纳由电介质构成的检测对象物;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隔着所述容纳空间对置配置;以及静电电容检测部,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施加交流电压,检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的静电电容,施加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在1kHz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印刷装置等中,作为检测油墨容器内的油墨的余量的余量检测单元,已知一种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余量检测单元,具有:油墨容器,容纳油墨;一对电极,隔着油墨容器对置配置;以及电容检测部,检测与一对电极间的静电电容值对应的电信号。各电极分别呈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在从各电极对置的方向观察时,各电极重叠的部分成为作为电容器(condenser)发挥功能的有效区域。在油墨位于各电极间的情况和从该状态起油墨发生减少而使油墨不位于各电极间的情况下,电容检测部检测的静电电容值不同。这是因为油墨与空气的介电常数不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印刷装置基于该静电电容值的变化来检测油墨的余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16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余量检测单元中,根据油墨的种类等各种条件,有时在油墨的余量减少之后,油墨附着于容器内壁的状态会持续较长时间。通过该油墨的附着,有可能无法准确地检测静电电容值。其结果为,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余量检测单元中,有可能无法准确且迅速地检测油墨的余量。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本应用例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容器,在所述容器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容纳由电介质构成的检测对象物;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隔着所述容纳空间对置配置;以及静电电容检测部,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施加交流电压,检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的静电电容,施加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在1kHz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所具备的容器的立体图。图3是从图2中x轴方向观察的图。图4是从图2中y轴方向观察的、示出与静电电容检测部的电连接的图。图5是图1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电路图。图6是图1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框图。图7是示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表。图8是示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表。图9是示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表。图10是示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表。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图6所示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图13是用于说明图6所示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图14是示出容器内的检测对象物的余量在减少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是示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表。图16是示出施加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与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的关系的图表。图17是示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表。附图标记说明10…印刷装置;11…贮存部;12…喷墨头;13…显示部;1…物理量检测装置;2…容器;20…容纳空间;21…底板;211…排出口;212…底面;22…侧壁;23…侧壁;24…侧壁;25…侧壁;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4A…第二电极;4B…第二电极;4C…第二电极;41…长边;42…长边;5…静电电容检测部;6…控制部;7…绝缘层;8…交流电源;9…屏蔽材料;61…CPU;62…存储部;100…油墨;300A…有效区域;300B…有效区域;300C…有效区域;Ca…第一电容器;Ca’…第一寄生电容器;Cb…第二电容器;Cb’…第二寄生电容器;Cc…第三电容器;Cc’…第三寄生电容器;D…分离距离;D1…最大深度;D2…最小分离距离;P1…位置;P2…位置;P3…位置;S…片材;S0…面积;S1…面积;S2…面积;V1…第一基准值;V2…第二基准值;V3…第三基准值;y1…长度;y2…长度;y3…长度;z1…长度;z2…长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所具备的容器的立体图。图3是从图2中x轴方向观察的图。图4是从图2中y轴方向观察的、示出与静电电容检测部的电连接的图。图5是图1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电路图。图6是图1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框图。图7~图10是示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表。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2以及图13是用于说明图6所示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图14是示出容器内的检测对象物的余量在减少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是示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表。图16是示出施加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与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的关系的图表。图17是示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表。此外,在图2~4、图11以及图14中,为了便于说明,作为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设定了x轴、y轴以及z轴,下文中,基于此进行说明。此外,下文中,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此外,将图2~4以及图11中的z轴方向、即上下方向作为“铅垂方向”,将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即左右方向作为“水平方向”,将x-y平面作为“水平面”。此外,下文中,将图中示出的各箭头的前端侧称为“+(正)”或“正”,将基端侧称为“-(负)”或“负”。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图2~4以及图11中的+z轴方向、即上侧也称为“上”或“上方”,将-z轴方向、即下侧也称为“下”或“下方”。图1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1是检测由电介质构成的检测对象物的余量的装置。作为检测对象物,只要是由电介质构成则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油墨、药液、水银、油、汽油、饮用水、其他水等各种液体、色调剂、沙子、水泥、化学药品、小麦粉、盐、砂糖等各种粉体或粒体等。这些液体、粉体或粒体具有流动性。此外,检测对象物也可以不具有流动性。作为不具有流动性的检测对象物,例如可列举纸、各种片材材料等。在本说明书中,电介质是指具有绝缘性的物质。除此之外,电介质是指相对介电常数比空气大、即相对介电常数比1大的物质。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例,对物理量检测装置1被内置于印刷装置10且检测对象物是油墨100的情况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油墨100,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青色、品红色、黑色、透明、包含金属粉的油墨等。此外,这些着色材料可以是染料、也可以是颜料。与它们的种类无关,物理量检测装置1能够将油墨100的余量都检测出来。首先,在说明物理量检测装置1之前,对印刷装置10进行说明。印刷装置10具有贮存作为印刷纸张的片材S的贮存部11、向贮存部11所供给的片材S喷出油墨100的喷墨头12、物理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容器,在所述容器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容纳由电介质构成的检测对象物;/n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隔着所述容纳空间对置配置;以及/n静电电容检测部,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施加交流电压,检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的静电电容,/n施加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在1kHz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30 JP 2019-1788731.一种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容器,在所述容器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容纳由电介质构成的检测对象物;
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隔着所述容纳空间对置配置;以及
静电电容检测部,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施加交流电压,检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的静电电容,
施加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在1kHz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对象物具有流动性,
所述容器具有排出部,所述排出部排出所述检测对象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对象物是主要包含染料的液体,
施加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在10kHz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村贵幸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