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732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物理量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容器,其在设定了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沿着铅直方向的z轴时,将z轴方向设为深度方向,并能够对由电介质所构成的检测对象物体进行收纳;第一电极,其被配置在容器的外侧;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其呈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状,并在容器的外侧、且相对于第一电极而在x轴方向上分离并被对置配置;静电电容检测部,其对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间的静电电容进行检测,在将第一电极的z轴方向的长度设为z1,将第一电极的y轴方向的长度设为y1,将第二电极的z轴方向的长度设为z2,并将第二电极的y轴方向的最大长度设为y2时,满足y1<y2且z1>z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印刷装置等中,作为对油墨容器内的油墨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的剩余量检测单元,已知一种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那样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剩余量检测单元具有对油墨进行收纳的油墨容器、经由油墨容器而被对置配置的一对电极、和对与一对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值相对应的电信号进行检测的电容检测部。各电极分别呈沿着铅直方向而延伸的长条状。在从各电极所对置的方向进行观察时,各电极所重叠的部分成为作为电容器而发挥功能的有效区域。在油墨处于各电极之间的情况、和从该状态起油墨减少以致油墨不处于各电极之间的情况下,电容检测部所检测到的静电电容值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油墨和空气的电容率不同的缘故。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印刷装置基于该静电电容值的变化而对油墨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一对电极分别呈沿着铅直方向而延伸的长条状,因此在对各电极进行设置时要求比较高的位置精度。例如,如果在从各电极所对置的方向进行观察时各电极是偏移的,则有效区域的面积会减小,从而会导致最大静电电容值减小。其结果为,油墨的剩余量的检测精度会下降。如此,在现有技术中,关于电极的形状以及大小,尚未有充分的研究。因此,如果各电极的配置的位置精度哪怕是稍微下降,则油墨的剩余量的检测精度也会下降。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16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专利技术,且能够通过以下方式而实现。本应用例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容器,其在设定了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沿着铅直方向的z轴时,将所述z轴方向设为深度方向,并且能够对由电介质所构成的检测对象物体进行收纳;第一电极,其被配置在所述容器的外侧;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其呈沿着所述y轴方向而延伸的长条形状,并在所述容器的外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而在所述x轴方向上分离且被对置配置;静电电容检测部,其对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间的静电电容进行检测,在将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z轴方向的长度设为z1,将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y轴方向的长度设为y1,将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z轴方向的长度设为z2,并将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y轴方向的最大长度设为y2时,满足y1<y2且z1>z2。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所具备的容器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从x轴方向进行观察的图。图4为图2中从y轴方向进行观察的图,且为表示与静电电容检测部的电连接的图。图5为图1中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电路图。图6为图1中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框图。图7为表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到的电压的时间性变化的曲线图。图8为表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到的电压的时间性变化的曲线图。图9为表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到的电压的时间性变化的曲线图。图10为表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到的电压的时间性变化的曲线图。图11为用于对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图12为用于对图6中所示的控制部所实施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13为用于对图6中所示的控制部所实施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所具备的容器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从x轴方向进行观察的图。图4为图2中从箭头标记y轴向进行观察的图,且为表示与静电电容检测部的电连接的图。图5为图1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电路图。图6为图1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框图。图7~图10为表示静电电容检测部检测到的电压的时间性变化的曲线图。图11为用于对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图12以及图13为用于对图6所示的控制部所实施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此外,在图2~4以及图11中,为了便于说明,从而作为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而设定有x轴、y轴以及z轴,并在下文中,基于此来进行说明。此外,在下文中,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此外,将图2~4以及图11中的z轴方向、即上下方向设为“铅直方向”,将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即左右方向设为“水平方向”,并将x-y平面设为“水平面”。此外,在下文中,将被图示的各箭头标记的顶端侧称为“+(正号)”或“正”,将基端侧称为“-(负号)”或“负”。此外,为了便于说明,而也将图2~4以及图11中的+z轴方向、即上侧称为“上”或“上方”,将-z轴方向、即下侧称为“下”或“下方”。图1所示的物理量检测装置1为,对由电介质所构成的检测对象物体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的装置。作为检测对象物体,只要由电介质所构成即可,并未被特别限定,可列举出油墨、药液、水银、油、汽油、饮用水、其他水等的各种液体、或色粉、沙石、水泥、化学药品、小麦粉、盐、砂糖等的各种粉体或粒体等。这些液体、粉体或粒体具有流动性。此外,检测对象物体也可以不具有流动性。作为不具有流动性的物体,例如可列举出纸张或各种片材等。在本说明书中,电介质是指具有绝缘性的物质。除此之外,电介质是指相对电容率与空气相比而较大、即相对电容率大于1的物质。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示例,而对物理量检测装置1被内置于印刷装置10中且检测对象物体为油墨100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作为油墨100而并未被特别限定,可列举出蓝绿色、品红色、黑色、透明色、以及包含金属粉的油墨等。此外,这些颜色材料既可以为染料,也可以为颜料。物理量检测装置1能够与它们的种类无关地对油墨100的剩余量进行检测。首先,在进行物理量检测装置1的说明之前,对印刷装置10进行说明。印刷装置10具有:贮留作为印刷纸张的薄片S的贮留部11、向从贮留部11被供给的薄片S喷出油墨100的喷墨头12、物理量检测装置1和显示部13。此外,在喷墨头12中,从物理量检测装置1被供给有油墨100。如后文所述,显示部13作为报知物理量检测装置1检测到的油墨100的剩余量的报知部而发挥功能。显示部13例如由液晶画面等而被构成。另外,并不被限定于显示部13,作为报知部,例如也可以为通过语音而进行报知的结构、通过振动而进行报知的结构、或者通过灯的闪烁模式而进行报知的结构。此外,像PC的画面和智能手机那样的具有通信功能的装置也可以作为报知部而发挥功能。通过将物理量检测装置1内置到这样的印刷装置10中,从而能够像后文所述的那样,准确地对油墨100的剩余量进行检测,进而使用者能够准确地对油墨100的剩余量进行掌握。接下来,对物理量检测装置1进行说明。如图2~图6所示,物理量检测装置1具有容器2、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静电电容检测部5和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容器,其在设定了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沿着铅直方向的z轴时,将所述z轴方向设为深度方向,并且能够对由电介质所构成的检测对象物体进行收纳;/n第一电极,其被配置在所述容器的外侧;/n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其呈沿着所述y轴方向而延伸的长条形状,并在所述容器的外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而在所述x轴方向上分离并被对置配置;/n静电电容检测部,其对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间的静电电容进行检测,/n在将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z轴方向的长度设为z1,将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y轴方向的长度设为y1,将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z轴方向的长度设为z2,并将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y轴方向的最大长度设为y2时,满足y1<y2且z1>z2。/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30 JP 2019-1788691.一种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容器,其在设定了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沿着铅直方向的z轴时,将所述z轴方向设为深度方向,并且能够对由电介质所构成的检测对象物体进行收纳;
第一电极,其被配置在所述容器的外侧;
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其呈沿着所述y轴方向而延伸的长条形状,并在所述容器的外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而在所述x轴方向上分离并被对置配置;
静电电容检测部,其对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间的静电电容进行检测,
在将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z轴方向的长度设为z1,将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y轴方向的长度设为y1,将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z轴方向的长度设为z2,并将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y轴方向的最大长度设为y2时,满足y1<y2且z1>z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其中,
在将从所述x轴方向进行观察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所重叠的区域设为有效区域时,所述第一电极具有分别向所述有效区域的所述z轴方向正侧以及所述z轴方向负侧突出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其中,
在将从所述x轴方向进行观察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所重叠的区域设为有效区域时,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分别向所述有效区域的所述y轴方向正侧以及所述y轴方向负侧突出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电极沿着所述z轴而被相互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村贵幸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