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替顶杆的顶出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17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代替顶杆的顶出环结构,包括顶出环和连接柱,所述顶出环包括环架和排气线管,所述排气线管均匀的设置在环架的外侧面上,且排气线管与环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沿环架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连接柱垂直固定在环架的下端面,所述连接柱包括柱杆和顶头,方便使用者可以稳定的来通过连接柱联动利用顶出环来代替顶杆可以增加顶出机构和铸件接触面积,在保证顶出力的同时减小对铸件单位面积的压力,因此可以有效的缓解铸件因脱模时造成的变形,同时增加了有效接触面积也可以有效的缓解,增加了多个顶出环连接柱联动性,可以降低单个顶杆因受力不均,造成的顶杆变形,大大降低顶杆断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代替顶杆的顶出环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代替顶杆的顶出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顶出机构大多以顶杆为主,即通过对顶杆的行程进行限位,控制顶杆的运动轨迹,来保证铸件在开模后可以顺利的从模具动模上剥离下来,在轮毂低压铸造工艺中,为了将铸件顺利顶出,通常会在车轮中心法兰区域及轮缘部位设置一定数量的顶杆,保证模具脱模顺畅。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顶出机构由于轮缘位置模具脱模力较大,且顶杆较细,因此在脱模过程中,会出现因小顶杆受力变形导致小顶杆变弯,随着小顶杆变形严重甚至会出现小顶杆在机断裂的现象,同时在顶出过程中,由于小顶杆顶出力大,可能会导致轮缘顶杆孔位置变形严重,且由于顶出时受力不均可能导致轮毂变形,对后续机加工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代替顶杆的顶出环结构,旨在改善,现有的顶出机构由于轮缘位置模具脱模力较大,且顶杆较细,因此在脱模过程中,会出现因小顶杆受力变形导致小顶杆变弯,随着小顶杆变形严重甚至会出现小顶杆在机断裂的现象,同时在顶出过程中,由于小顶杆顶出力大,可能会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代替顶杆的顶出环结构,包括顶出环(1)和连接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环(1)包括环架(11)和排气线管(12),所述排气线管(12)均匀的设置在环架(11)的外侧面上,且排气线管(12)与环架(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沿环架(1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连接柱(2)垂直固定在环架(11)的下端面,所述连接柱(2)包括柱杆(21)和顶头(22),所述顶头(22)安装在柱杆(21)的头部,且顶头(22)与柱杆(21)一体成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代替顶杆的顶出环结构,包括顶出环(1)和连接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环(1)包括环架(11)和排气线管(12),所述排气线管(12)均匀的设置在环架(11)的外侧面上,且排气线管(12)与环架(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沿环架(1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连接柱(2)垂直固定在环架(11)的下端面,所述连接柱(2)包括柱杆(21)和顶头(22),所述顶头(22)安装在柱杆(21)的头部,且顶头(22)与柱杆(21)一体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替顶杆的顶出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架(11)上还设置有若干六角卡槽(111),所述六角卡槽(111)沿环架(11)的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环架(11)的下端面。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刘博文刘志广杨小禹张殿杰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