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云兵专利>正文

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13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24
一种主要用于电动车的变速器,外壳中有速比齿轮室和选挡室,选挡室内没有设置能接触或飞溅到同步器摩擦件的润滑油,在管状的粗中间轴中穿入细中间轴,细中间轴两端都长出粗中间轴,粗中间轴和细中间轴位于速比齿轮室和选挡室中,位于速比齿轮室中的粗中间轴和细中间轴,通过各自连接的齿轮与输出轴的齿轮啮合连接,位于选挡室中的粗中间轴和细中间轴,各自连接有齿轮以及同步器部件,并以该齿轮以及同步器部件,与换挡架中的选挡齿轮以及另外部分的同步器部件,进行连接动力而完成选挡,同步器中设置有提前器,在要啮合的齿轮没接触前,以提前器让同步器摩擦件提前接触并产生摩擦力,进而使换挡架与粗中间轴或细中间轴同步,换挡架与输入轴连接,该换挡架通过轴承与液压器连接,使得外部的选挡信号动力得到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挡位的变速器,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中的2挡变速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这种变速器主要有,由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入齿轮连接,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出齿轮连接,选挡器和同步器位于动力输入轴上,中间轴和中间轴齿轮连接,换档操纵杆与选挡器连接,同步器中有位于齿套内的同步器摩擦件,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以及中间轴通过轴承与外壳连接,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以及换档操纵杆的一端伸出外壳之外而成;所述的同步器摩擦件与变速器的润滑油,位于同一室内,或同时直接相互接触。现有的这种变速器在工作中,通过选择由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连接传输动力,或通过选择由动力输入轴与中间轴连接,再经中间轴与动力输出轴连接而传动动力以及形成变速;以同步器同步需要对接两轴的转速,而使得对接更轻便安全,而该同步器是依靠同步器摩擦件的摩擦力,进行同步要对接两轴的转速,该同步器摩擦件的摩擦力越大,换挡时间可以越短,反之换挡时间越长。现有的这种变速器,因同步器摩擦件与变速器的润滑油位于同一室内,使得在工作中飞溅的变速器润滑油,随时都会接触同步器摩擦件的摩擦工作面,或因同步器摩擦件与变速器润滑油直接相互接触,使同步器摩擦件的摩擦工作面也接触变速器的润滑油;而同步器摩擦件的摩擦工作面要接触润滑油,就会使得同步器摩擦件的摩擦系数小,进而引起该同步器摩擦件的摩擦力很小。现有的这种变速器,因同步器摩擦件要位于齿套内,因此同步器摩擦件的摩擦工作面面积过小,进而使该同步器摩擦件能承受的压力过小。所述的同步器摩擦件的摩擦工作面,以下简称为“摩擦工作面”。由上述可见,现有的这种变速器存在有,摩擦工作面会与变速器的润滑油接触,以及摩擦工作面的面积过小,进而引起同步器摩擦件摩擦力小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这种变速器,存在有摩擦工作面会与变速器的润滑油接触,以及摩擦工作面的面积过小,进而引起同步器摩擦件摩擦力小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器,该变速器中的摩擦工作面不与变速器的润滑油接触,且摩擦工作面面积大,进而使同步器摩擦件的摩擦力更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外壳(1)由速比齿轮室(2)和选挡室(3)组成,输出轴(26)经轴承(10)与外壳(1)连接并位于速比齿轮室(2)内,位于速比齿轮室(2)内的输出轴(26)上,固定连接有齿轮A(27)和齿轮B(28),在管状的粗中间轴(5)的中空内穿入细中间轴(4),细中间轴(4)的2端分别都伸出粗中间轴(5)的两端,细中间轴(4)与粗中间轴(5)经轴承接触,细中间轴(4)与粗中间轴(5)的一端经轴承连接在外壳(1)上,外壳(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锁轴器(20),细中间轴(4)与粗中间轴(5)的环槽内都有个锁轴器(20)的部分卡入,细中间轴(4)与粗中间轴(5)的一端位于速比齿轮室(2)内,另一端位于选挡室(3)内,位于速比齿轮室(2)内的细中间轴(4)上固定连接有齿轮R(6),位于速比齿轮室(2)内的粗中间轴(5)上固定连接有齿轮S(7),齿轮R(6)与齿轮A(27)啮合连接,齿轮S(7)与齿轮B(28)啮合连接;管状的摩擦座(8)以中空,套在位于选挡室(3)内的粗中间轴(5)上,管状的摩擦座(8)的中空壁与粗中间轴(5)的外圆为齿式啮合连接,摩擦座(8)的一个轴向端面连接有推力轴承(43),另一个端面上连接有摩擦片(9),该摩擦座(8)连接有推力轴承(43)的一端朝向速比齿轮室(2),位于该选挡室(3)内的粗中间轴(5)端头,固定连接齿轮T(13);在选挡室(3)内,伸出粗中间轴(5)的细中间轴(4)段上,从伸出处至轴头端依次连接齿轮U(15)、摩擦盘(17)和弹簧座(18),细中间轴(4)与齿轮U(15)以及弹簧座(18)为固定连接,细中间轴(4)与摩擦盘(17)为齿式啮合连接关系,弹簧座(18)上固定连接提前器(12),所述的提前器(12)为弹簧片,该弹簧片接触摩擦盘(17),并向摩擦盘(17)提供轴向弹力;选挡室(3)内的齿轮T(13)、齿轮U(15)、摩擦盘(17)和弹簧座(18)的径向外套有换挡架(11),所述的弹簧片也被套在换挡架(11)内,该换挡架(11)有换挡架摩擦盘(31)、管状的换挡腔(32)、管状的同步器腔(33)和换挡架管状轴部分(34),换挡架摩擦盘(31)的轴向端面为摩擦工作面,换挡架摩擦盘(31)朝向摩擦座(8),并与摩擦片(9)对应且临近,换挡腔(32)内固定连接有选挡齿轮(14),选挡齿轮(14)介于齿轮T(13)与齿轮U(15)轴向的中间,选挡齿轮(14)为有内齿的齿圈,选挡齿轮(14)与外齿的齿轮T(13)以及齿轮U(15)是可啮合的对应齿轮,选挡齿轮(14)与齿轮T(13)以及齿轮U(15)的轴向间留有间隙,同步器腔(33)与换挡腔(32)交接处内,连接有副摩擦片(16),所述的摩擦盘(17)和弹簧座(18)以及弹簧片位于该同步器腔(33)内,该摩擦盘(17)与副摩擦片(16)为对应关系,换挡架管状轴部分(34)经轴承与外壳(1)连接,换挡架(11)外固定连接受推轴承(29),该受推轴承(29)最好位于换挡腔(32)处,受推轴承(29)与推架器(22)连接,推架器(22)与外壳(1)为齿式啮合连接关系,推架器(22)有操纵杆伸出外壳(1)外;换挡架管状轴部分(34)与输入轴(19)齿式啮合连接,输入轴(19)经轴承与输入轴座(21)连接,输入轴座(21)与外壳(1)固定连接,锁轴器(20)固定连接在输入轴座(21)上,并有部分锁轴器(20)体卡入输入轴(19)的环槽内;外壳(1)上固定连接有液压器(24),液压器(24)中的液压器活塞(25),通过轴状销(23)与推架器(22)伸出外壳(1)外的操纵杆连接,外壳(1)的选挡室(3)内固定连接有提前器(12),这个提前器(12)也为弹簧片,该弹簧片接触推力轴承(43),并为该推力轴承(43)以及摩擦座(8)提供轴向的弹力。所述的摩擦片(9)、换挡架摩擦盘(31)、副摩擦片(16)和摩擦盘(17)是同步器摩擦件,摩擦片与摩擦盘的接触面,就是所述的摩擦工作面,所述的摩擦盘包括摩擦盘(17)和换挡架摩擦盘(31)。所述的提前器为弹性件或弹性元件,弹性件主要有弹簧,弹性元件主要有以压缩空气产生弹性的气动元件,又或是用电磁力产生弹性的电动元件。所述的摩擦片(9)和副摩擦片(16),可采用现有离合器片的摩擦块或汽车刹车摩擦块的材料。所述的摩擦片(9)和副摩擦片(16),也可以为独立的钢盘与摩擦块的结合体,也就是钢盘轴向两边都连接有摩擦块的复合体,也就是与现有汽车离合器片相同的结构和材料,以及相同的挤压产生摩擦的结构与原理。所述的粗中间轴(5)与细中间轴(4)以及外壳之间,都设置有油封。所述的齿式啮合连接,是一种外齿式轴插入在有内齿式的管轴中并啮合的连接,外齿式轴与内齿式的管轴之间,可以相互轴向移动,但不能相互转动。所述的固定连接,式两者固定在一起的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两者是一体的或是焊接在一起的状态。所述的换挡架(11),可以为筒状或框架状,还可以为网格壁的筒状。所述选挡齿轮(14)的轮齿,也可以位于两个侧面上。所述的细中间轴(4)、粗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在外壳中有输入轴、输出轴、选挡齿轮、齿轮、轴承、油封以及同步设置,输入轴通过中间轴和齿轮与输出轴相连接,以输入轴接受外部动力输入,以输出轴输出动力,以齿轮啮合连接进行传递动力,以选挡齿轮进行选挡,其特征是:在变速器中设置有细中间轴(4)、粗中间轴(5)摩擦座(8)、摩擦片(9)、换挡架(11)、提前器(12)、副摩擦片(16)、摩擦盘(17)、弹簧座(18)以及由速比齿轮室(2)和选挡室(3)组成的外壳(1);粗中间轴(5)为中空管状,细中间轴(4)位于粗中间轴(5)中空之中,细中间轴(4)和粗中间轴(5)一端位于速比齿轮室(2)中,另一端位于选挡室(3)中;摩擦片(9)、换挡架(11)、提前器(12)、副摩擦片(16)、摩擦盘(17)、弹簧座(18)、齿轮T(13)、选挡齿轮(14)和齿轮U( 15)位于选挡室(3)中,换挡架(11)与选挡齿轮(14)连接,输入轴(19)与换挡架(11)齿式啮合连接,推架器(22)与换挡架(11)连接,细中间轴(4)连接有摩擦座或摩擦盘,粗中间轴(5)链接有摩擦座或摩擦盘,摩擦座(8)和摩擦盘(17)都连接有提前器(12),外壳上连接有提前器(12);细中间轴(4)与齿轮U( 15)连接,粗中间轴(5)与齿轮T(13)连接,细中间轴(4)与提前器(12),通过弹簧座(18)连接或直接连接;摩擦座和摩擦盘之间,通过摩擦片连接并产生摩擦力;摩擦座和摩擦盘在细中间轴(4)或粗中间轴(5)上可以轴向移动;换挡架(11)在外壳(1)中可以轴向移动;选挡齿轮(14)经换挡架(11)进行与细中间轴(4)或粗中间轴(5)同步,通过移动换挡架(11)推动选挡齿轮(14)与齿轮T(13)或齿轮U( 15)啮合连接;所述的提前器为弹性件或弹性元件,其中弹性件主要有弹簧,而弹性元件主要有以压缩空气产生弹性的气动元件,又或是用电磁力产生弹性的电动元件;以将同步器摩擦件设置在一个,无润滑油或润滑油不能接触该同步器摩擦件的空间中,实现摩擦工作面不接触润滑油;细中间轴(4)以及粗中间轴(5),通过同步器与输入轴(19)同步转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30 CN 20191094590821.一种变速器,在外壳中有输入轴、输出轴、选挡齿轮、齿轮、轴承、油封以及同步设置,输入轴通过中间轴和齿轮与输出轴相连接,以输入轴接受外部动力输入,以输出轴输出动力,以齿轮啮合连接进行传递动力,以选挡齿轮进行选挡,其特征是:在变速器中设置有细中间轴(4)、粗中间轴(5)摩擦座(8)、摩擦片(9)、换挡架(11)、提前器(12)、副摩擦片(16)、摩擦盘(17)、弹簧座(18)以及由速比齿轮室(2)和选挡室(3)组成的外壳(1);粗中间轴(5)为中空管状,细中间轴(4)位于粗中间轴(5)中空之中,细中间轴(4)和粗中间轴(5)一端位于速比齿轮室(2)中,另一端位于选挡室(3)中;摩擦片(9)、换挡架(11)、提前器(12)、副摩擦片(16)、摩擦盘(17)、弹簧座(18)、齿轮T(13)、选挡齿轮(14)和齿轮U(15)位于选挡室(3)中,换挡架(11)与选挡齿轮(14)连接,输入轴(19)与换挡架(11)齿式啮合连接,推架器(22)与换挡架(11)连接,细中间轴(4)连接有摩擦座或摩擦盘,粗中间轴(5)链接有摩擦座或摩擦盘,摩擦座(8)和摩擦盘(17)都连接有提前器(12),外壳上连接有提前器(12);细中间轴(4)与齿轮U(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郑云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