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00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机构。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离合机构包括与离合组件集成装设的防盗组件,当外部冲击力从面板向离合组件传递、并足以使离合组件将把手套筒与方棒套筒误闭合时,防盗组件能够响应于该外部冲击力而对把手套筒和方棒套筒的同步旋转形成止转干涉,以在离合机构误闭合的情况下阻止可能发生的非法开锁,从而能够降低由于离合机构的误闭合而导致非法敲击开锁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技术,特别涉及用于防敲击非法开锁的一种离合机构。
技术介绍
智能锁与把手之间的离合机构通常布置在位于门扇的户外侧的面板。对于借助弹性力实现复位断开的离合机构而言,当面板受到震动敲击时,通过面板传递至离合机构的外部冲击力可能导致离合机构克服弹性力的回位约束而发生误闭合,而且,离合机构响应于外部冲击力的误闭合可能会引发对智能锁的非法开锁。由此,如何降低由于离合机构的误闭合而导致非法敲击开锁的概率,成为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离合机构,有助于降低由于离合机构的误闭合而导致非法敲击开锁的概率。该离合机构可以包括:把手套筒;方棒套筒,所述方棒套筒与所述把手套筒同轴装设于面板,并且,所述方棒套筒与所述把手套筒在开锁方向上空转配合;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在第一弹性力的回位约束下保持所述方棒套筒与所述把手套筒在所述开锁方向上空转配合,其中,当驱动机构产生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力的驱动动力时,所述离合组件通过在所述把手套筒与所述方棒套筒之间沿径向方向的插接配合,形成允许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在所述开锁方向上同步旋转的同轴传动;防盗组件,所述防盗组件与所述离合组件集成装设,所述防盗组件在第二弹性力的回位约束下释放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的同步旋转,所述第二弹性力被配置为使所述防盗组件:响应于从所述面板向所述离合组件传递的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力的外部冲击力,对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的同步旋转形成止转干涉,其中,所述止转干涉的起始时间不晚于所述离合组件响应于所述外部冲击力形成所述同轴传动,并且,所述止转干涉的结束时间不早于所述离合组件在所述外部冲击力消失时释放所述同轴传动。可选地,所述防盗组件和所述离合组件集成于所述把手套筒或所述方棒套筒,并且,所述防盗组件通过与相对于所述面板固定的锁孔的插接配合形成所述止转干涉。可选地,所述防盗组件与所述锁孔的插接生效方向,与所述离合组件在所述把手套筒与所述方棒套筒之间的插接生效方向相同。可选地,所述防盗组件包括:防盗复位元件,所述防盗复位元件容纳在所述方棒套筒中;防盗干涉元件,所述防盗干涉元件可移动地沿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的径向方向装设于所述方棒套筒;其中,所述防盗复位元件对所述防盗干涉元件产生所述第二弹性力,促使所述防盗干涉元件脱离所述锁孔;并且,响应于所述外部冲击力,所述防盗干涉元件克服所述第二弹性力的回位约束而产生位置偏移,以使所述防盗组件与所述锁孔的插接生效。可选地,所述离合组件包括:离合复位元件,所述离合复位元件容纳在所述方棒套筒中;离合插接元件,所述离合插接元件可移动地沿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的径向方向装设于所述方棒套筒;其中,所述离合复位元件对所述离合插接元件产生所述第一弹性力,促使所述离合插接元件与所述把手套筒分离,以保持所述方棒套筒与所述把手套筒在所述开锁方向上的所述空转配合;并且,响应于所述驱动力或所述外部冲击力,所述离合插接元件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力的回位约束而产生位置偏移,以使所述离合组件在所述把手套筒与所述方棒套筒之间的插接生效;以及,所述防盗干涉元件克服所述第二弹性力的位置偏移方向,与所述离合插接元件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力的位置偏移方向相同。可选地,所述把手套筒具有供所述离合插接元件插入的离合凹槽。可选地,所述防盗干涉元件和所述离合插接元件的至少之一为销,所述防盗复位元件和所述离合复位元件的至少之一为弹簧。可选地,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在闭锁方向上形成具有空程相位间隙的传动配合;其中,当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通过消耗所述空程相位间隙而使所述闭锁方向上的传动配合生效时,所述把手套筒与所述方棒套筒之间的相对相位使得:所述防盗组件与所述锁孔的插接被阻碍;所述离合组件在所述把手套筒与所述方棒套筒之间沿径向方向的插接被阻碍。可选地,所述方棒套筒具有上锁内肩台,所述把手套筒具有上锁外凸台,当所述防盗组件和所述离合组件均处于可插接位置时,所述上锁内肩台与所述上锁外凸台之间形成所述空程相位间隙;当所述上锁内肩台与所述上锁外凸台接触时,所述防盗组件和所述离合组件均偏离于可插接位置。可选地,进一步包括套筒限位板,所述套筒限位板固定于所述面板,其中,所述套筒限位板包括对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形成轴向限位的主板体、以及从所述主板体的边缘折弯的翻边,所述翻边位于所述把手套筒与所述方棒套筒的径向方向上,并且,所述锁孔位于所述翻边。基于上述实施例,离合机构包括与离合组件集成装设的防盗组件,当外部冲击力从面板向离合组件传递、并足以使离合组件将把手套筒与方棒套筒误闭合时,防盗组件能够响应于该外部冲击力而对把手套筒和方棒套筒的同步旋转形成止转干涉,以在离合机构误闭合的情况下阻止可能发生的非法开锁,从而能够降低由于离合机构的误闭合而导致非法敲击开锁的概率。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离合机构阻止非法敲击开锁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离合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如图1所示离合机构的分解剖面示意图;图4为如图1所示离合机构的半装配结构的轴向剖面图;图5为如图1所示离合机构的半装配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如图1所示离合机构的阻止非法敲击开锁的实例结构示意图;图7为如图1所示离合机构的防止恶意防盗失效的实例结构示意图;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离合机构阻止非法敲击开锁的原理示意图;图9为如图8所示离合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为如图8所示离合机构的分解剖面示意图;图11为如图8所示离合机构的阻止非法敲击开锁的实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面板12把手13驱动机构13a离合推板13b动力模组14安装螺钉15卡簧20、20’把手套筒21套筒法兰210干涉凹槽22把手连接轴23套筒对接轴231离合凹槽232上锁外凸台40方棒套筒41主筒体42离合凸壳43方棒连接轴44上锁内肩台45防盗凸壳60套筒限位板61主板体62翻边63防盗锁孔70离合组件71离合复位元件72离合插接元件80、80’防盗组件81防盗组件外壳82防盗复位元件83防盗干涉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离合机构阻止非法敲击开锁的原理示意图。请参见图1,在该实施例中,离合机构可以包括把手套筒20、方棒套筒40、离合组件70以及防盗组件80。把手套筒20用于与把手12同轴连接,方棒套筒40用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把手套筒(20);/n方棒套筒(40),所述方棒套筒(40)与所述把手套筒(20)同轴装设于面板(11),并且,所述方棒套筒(40)与所述把手套筒(20)在开锁方向上空转配合;/n离合组件(70),所述离合组件(70)在第一弹性力的回位约束下保持所述方棒套筒(40)与所述把手套筒(20)在所述开锁方向上空转配合,其中,当驱动机构(13)产生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力的驱动动力时,所述离合组件(70)通过在所述把手套筒(20)与所述方棒套筒(40)之间沿径向方向的插接配合,形成允许所述把手套筒(20)和所述方棒套筒(40)在所述开锁方向上同步旋转的同轴传动;/n防盗组件(80),所述防盗组件(80)与所述离合组件(70)集成装设,所述防盗组件(80)在第二弹性力的回位约束下释放所述把手套筒(20)和所述方棒套筒(40)的同步旋转,所述第二弹性力被配置为使所述防盗组件(80):/n响应于从所述面板(11)向所述离合组件(70)传递的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力的外部冲击力,对所述把手套筒(20)和所述方棒套筒(40)的同步旋转形成止转干涉,其中,所述止转干涉的起始时间不晚于所述离合组件(70)响应于所述外部冲击力形成所述同轴传动,并且,所述止转干涉的结束时间不早于所述离合组件(70)在所述外部冲击力消失时释放所述同轴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套筒(20);
方棒套筒(40),所述方棒套筒(40)与所述把手套筒(20)同轴装设于面板(11),并且,所述方棒套筒(40)与所述把手套筒(20)在开锁方向上空转配合;
离合组件(70),所述离合组件(70)在第一弹性力的回位约束下保持所述方棒套筒(40)与所述把手套筒(20)在所述开锁方向上空转配合,其中,当驱动机构(13)产生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力的驱动动力时,所述离合组件(70)通过在所述把手套筒(20)与所述方棒套筒(40)之间沿径向方向的插接配合,形成允许所述把手套筒(20)和所述方棒套筒(40)在所述开锁方向上同步旋转的同轴传动;
防盗组件(80),所述防盗组件(80)与所述离合组件(70)集成装设,所述防盗组件(80)在第二弹性力的回位约束下释放所述把手套筒(20)和所述方棒套筒(40)的同步旋转,所述第二弹性力被配置为使所述防盗组件(80):
响应于从所述面板(11)向所述离合组件(70)传递的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力的外部冲击力,对所述把手套筒(20)和所述方棒套筒(40)的同步旋转形成止转干涉,其中,所述止转干涉的起始时间不晚于所述离合组件(70)响应于所述外部冲击力形成所述同轴传动,并且,所述止转干涉的结束时间不早于所述离合组件(70)在所述外部冲击力消失时释放所述同轴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组件(80)和所述离合组件(70)集成于所述把手套筒(20)或所述方棒套筒(40),并且,所述防盗组件(80)通过与相对于所述面板(11)固定的锁孔(63)的插接配合形成所述止转干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组件(80)与所述锁孔(63)的插接生效方向,与所述离合组件(70)在所述把手套筒(20)与所述方棒套筒(40)之间的插接生效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组件(80)包括:
防盗复位元件(82),所述防盗复位元件(82)容纳在所述方棒套筒(40)中;
防盗干涉元件(83),所述防盗干涉元件(83)可移动地沿所述把手套筒(20)和所述方棒套筒(40)的径向方向装设于所述方棒套筒(40);
其中,所述防盗复位元件(82)对所述防盗干涉元件(83)产生所述第二弹性力,促使所述防盗干涉元件(83)脱离所述锁孔(63);
并且,响应于所述外部冲击力,所述防盗干涉元件(83)克服所述第二弹性力的回位约束而产生位置偏移,以使所述防盗组件(80)与所述锁孔(63)的插接生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组件(70)包括:
离合复位元件(71),所述离合复位元件(71)容纳在所述方棒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泸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