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屋顶单元及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697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屋顶单元,包括,若干组光伏瓦单元,基础框架单元,其中,每组光伏瓦单元包括,光伏平瓦和光伏瓦底板,所述基础框架单元,包括,基础框架结构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上的光伏瓦辅助单元;一种光伏屋顶单元的铺设方法,在目标屋顶铺设基础框架结构单元,在结构单元上铺设光伏瓦辅助单元后,最后铺设光伏瓦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所有光伏平瓦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在光伏瓦单元和基础框架单元之间,设计了热循环系统,使得整个光伏屋顶单元在同一个相对安全的温度下进行工作,极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并且避免了因为长期高温或者低温带来的损耗,为所述光伏屋顶单元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屋顶单元及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屋顶单元及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板发电早已不稀奇,但这些农户屋顶上,除了瓦片没有任何突兀的发电设备,发电量却远超过一般房子;装个太阳能板烧点洗澡水也不是难事,可这些农户的空调、冰箱、电灯等一切电耗有望全部自给自足,你不得不发问,阴雨天怎么办,作为用电高峰的夜晚哪里来的阳光?难道这些农户个个家中装了个硕大的蓄电池,把太阳能发的电储存其中?可大型蓄电池不仅对环境有隐忧,售价高还得不时更换。把光伏组件嵌入支撑结构,使太阳能板和建筑材料结为一体,直接应用于屋顶,和普通屋面瓦一样安装在屋面结构上,这就是光伏瓦,现有的光伏瓦屋顶单元的结构沿用了传统的屋顶瓦结构,即一层一层叠加铺设,这种铺设方法容易造成第二层光伏瓦对第一层光伏瓦有部分遮挡,容易造成过部分光伏组件由于和太阳的角度问题在一大段时间内设置无法与太阳光直接接触,造成了光伏组件的部分浪费,另一种光伏瓦屋顶单元中的光伏瓦,一端在上,一端在下,形成斜面,虽然避免了遮挡问题,但是,由于上下两层光伏瓦没有在同一水平面上,容易造成杂物积累,最后造成部分光伏组件被阻挡,影响了发电效率,而且传统的光伏瓦屋顶,在夏天发电时,由于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进行转化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极大影响了光伏组件的寿命,并且,由于光伏瓦屋顶单元完全覆盖在屋顶上,使得屋内温度较未安装光伏瓦屋顶单元时要高很多,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如果不能及时对光伏瓦屋顶单元上的雪、冰进行清理,长时间后容易造成组件老话,以及无法完成发电工作。因此,急需一种光伏屋顶单元,不仅能解决光伏组件的遮挡问题,而且能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保证所述单元正常高效率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屋顶单元,包括:若干组光伏瓦单元,基础框架单元,其中,每组光伏瓦单元包括,若干片光伏瓦,所述光伏瓦为光伏平瓦,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单元上;光伏瓦底板,所述光伏瓦底板包括,光伏瓦第一底板、光伏瓦第二底板、光伏瓦第三底板;光伏瓦底板设置于光伏瓦底面两端及中部,用于光伏瓦与所述基础框架单元连接;每片光伏瓦之间通过所述光伏瓦底板连接;基础框架单元,包括,基础框架结构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上的光伏瓦辅助单元;光伏瓦辅助单元,包括,底檐、挡篦板、侧檐单元、边瓦、主脊单元、辅板、泛水板;所述底檐与所述挡篦板连接,设置在所述屋顶的屋檐处;侧檐单元与所述底檐、所述挡篦板连接,设置在所述屋顶的侧檐处;边瓦,具有一个边瓦导水槽,与所述侧檐单元连接,设置在所述侧檐处;主脊单元与所述侧檐单元连接,设置在所述屋顶的脊瓦处;辅板具有若干块辅板,与所述底檐、侧檐单元、主脊单元连接,用于所述光伏平瓦的安装;泛水板与所述侧檐单元连接,用于导流光伏屋顶单元表面的水。优选地,所述光伏平瓦,为双玻光伏组件,包括,玻璃前端,为超白钢化玻璃;后端,所述后端为超白钢化玻璃,以及,多个光伏结构,所述多个光伏结构为单晶电池片,通过密封剂封装在所述玻璃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所述密封剂为PVB;所述光伏平瓦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侧檐单元,包括,侧檐板、侧檐封板、侧檐瓦;所述侧檐板,具有第一侧檐板槽和第二侧檐板槽,通过所述基础框架结构设置在屋顶侧檐处;所述侧檐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檐板槽与所述泛水板连接;所述侧檐封板与所述侧檐板连接;所述侧檐瓦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檐板槽的上端一侧。优选地,所述主脊单元,包括脊瓦、主脊、主脊封板、主脊第一封边、主脊第二封边;脊瓦设置在所述主脊的顶部;主脊封板设置在所述主脊的两端;主脊第一封边和所述主脊第二封边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脊封板的两端。优选地,光伏瓦底板还包括,导流槽,用于引流所述光伏屋顶瓦单元表面的水,导流槽一端设有连接结构,用于所述导流槽之间的相互连接;光伏瓦第一底板的导流槽外部面积等于所述光伏瓦第二底板的导流槽内部面积;每片光伏瓦之间通过所述导流槽连接。优选地,基础框架结构单元,为木质结构,由若干个挂条组成,其中,所述挂条之间的间距为365-370mm;所述挂条,包括挂瓦条和顺水条,顺水条的尺寸为30*30mm;挂瓦条的尺寸为30*40mm;挂瓦条和顺水条的材质为软木材质。优选地,所述光伏屋顶单元,还包括,热循环系统,用于吸收将所述光伏瓦单元散发的热量或为所述光伏瓦单元提供热量;所述热循环系统,包括,水泵、温度传感系统、热传导系统、中控系统、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所述中控系统与所述温度传感系统、热传导系统、水泵连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系统提供的温度数据,控制所述热循环系统运行;所述水泵包括热水泵和冷水泵;所述热水泵与所述冷却装置连接;所述冷水泵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所述温度传感系统设置在所述光伏屋顶单元与所述基础框架单元之间;所述热传导系统,包括,吸热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吸热装置与所述光伏瓦辅助单元、热水泵连接;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单元上,与所述冷水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还与房屋的供暖系统连接,用于为所述房屋供暖。一种光伏屋顶瓦单元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目标房屋的屋顶平整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位置,用1:2水泥砂浆粉刷抹平后,铺设所述基础框架单元,根据所述屋顶的表面尺寸,按照365-370mm的间距铺设所述挂瓦条,根据需求铺设所述顺水条,所述顺水条在所述挂瓦条下端;S2.在所述挂瓦条上铺设所述光伏瓦辅助单元,包括以下步骤:S2.1.在靠近房屋底檐处,铺设所述底檐和挡篦板;S2.2.在房屋侧檐处铺设所述侧檐单元,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单元铺设所述侧檐板,在所述第一侧檐板槽铺设所述侧檐瓦,使用所述侧檐封板对所述侧檐瓦封边,将所述边瓦通过所述边瓦导水槽与所述第二侧檐板槽连接所述侧檐单元内侧,所述侧檐单元的底端靠近所述挡篦板处与所述挡篦板连接,在侧檐单元上铺设所述热循环系统的所述热传导系统,形成侧檐热传导系统单元;S2.3.在屋顶屋脊处铺设所述主脊单元,在屋顶的所述基础框架结构单元上,铺设所述主脊,在主脊单元上铺设所述热循环系统的所述热传导系统,形成主脊热传导系统单元;S3.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单元上铺设若干辅板,所述辅板铺设在所述底檐、挡篦板、侧檐单元、主脊单元的中间,在每个辅板之间铺设所述热循环系统的所述热传导系统,形成瓦平面热传导系统单元;S4.将所述侧檐热传导系统单元与所述主脊热传导系统单元连接,将所述瓦平面热传导系统单元分别与所述侧檐热传导系统单元和所述主脊热传导系统单元连接,在所述侧檐热传导系统单元的两端设置所述温度传感系统,在所述目标房屋一侧搭建热循环系统室,将所述热水泵、冷水泵、中控系统、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安装在所述热循环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屋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n若干组光伏瓦单元,基础框架单元,其中,每组光伏瓦单元包括,/n若干片光伏瓦,所述光伏瓦为光伏平瓦,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单元上;/n光伏瓦底板,所述光伏瓦底板包括,光伏瓦第一底板、光伏瓦第二底板、光伏瓦第三底板;/n所述光伏瓦底板设置于光伏瓦底面两端及中部,用于所述光伏瓦与所述基础框架单元连接;/n每片光伏瓦之间通过所述光伏瓦底板连接;/n所述基础框架单元,包括,基础框架结构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上的光伏瓦辅助单元;/n所述光伏瓦辅助单元,包括,底檐、挡篦板、侧檐单元、边瓦、主脊单元、辅板;/n所述底檐与所述挡篦板连接,设置在所述屋顶的屋檐处;/n所述侧檐单元与所述底檐、所述挡篦板连接,设置在所述屋顶的侧檐处;/n所述边瓦,具有一个边瓦导水槽,与所述侧檐单元连接,设置在所述侧檐处;/n所述主脊单元与所述侧檐单元连接,设置在所述屋顶的脊瓦处;/n所述辅板具有若干块辅板,与所述底檐、侧檐单元、主脊单元连接,用于所述光伏平瓦的安装;/n所述泛水板与所述侧檐单元连接,用于导流光伏屋顶单元表面的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屋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组光伏瓦单元,基础框架单元,其中,每组光伏瓦单元包括,
若干片光伏瓦,所述光伏瓦为光伏平瓦,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单元上;
光伏瓦底板,所述光伏瓦底板包括,光伏瓦第一底板、光伏瓦第二底板、光伏瓦第三底板;
所述光伏瓦底板设置于光伏瓦底面两端及中部,用于所述光伏瓦与所述基础框架单元连接;
每片光伏瓦之间通过所述光伏瓦底板连接;
所述基础框架单元,包括,基础框架结构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上的光伏瓦辅助单元;
所述光伏瓦辅助单元,包括,底檐、挡篦板、侧檐单元、边瓦、主脊单元、辅板;
所述底檐与所述挡篦板连接,设置在所述屋顶的屋檐处;
所述侧檐单元与所述底檐、所述挡篦板连接,设置在所述屋顶的侧檐处;
所述边瓦,具有一个边瓦导水槽,与所述侧檐单元连接,设置在所述侧檐处;
所述主脊单元与所述侧檐单元连接,设置在所述屋顶的脊瓦处;
所述辅板具有若干块辅板,与所述底檐、侧檐单元、主脊单元连接,用于所述光伏平瓦的安装;
所述泛水板与所述侧檐单元连接,用于导流光伏屋顶单元表面的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屋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平瓦,为双玻光伏组件,包括,玻璃前端,为超白钢化玻璃;
后端,所述后端为超白钢化玻璃,以及
多个光伏结构,所述多个光伏结构为单晶电池片,通过密封剂封装在所述玻璃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
所述密封剂为PVB;
所述光伏平瓦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侧檐单元,包括,侧檐板、侧檐封板、侧檐瓦;
所述侧檐板,具有第一侧檐板槽和第二侧檐板槽,通过所述基础框架结构设置在屋顶侧檐处;
所述侧檐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檐板槽与所述泛水板连接;
所述侧檐封板与所述侧檐板连接;
所述侧檐瓦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檐板槽的上端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屋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脊单元,包括脊瓦、主脊、主脊封板、主脊第一封边、主脊第二封边;
所述脊瓦设置在所述主脊的顶部;
所述主脊封板设置在所述主脊的两端;
所述主脊第一封边和所述主脊第二封边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脊封板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屋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瓦底板还包括,导流槽,用于引流所述光伏屋顶瓦单元表面的水,所述导流槽一端设有连接结构,用于所述导流槽之间的相互连接;
所述光伏瓦第一底板的导流槽外部面积等于所述光伏瓦第二底板的导流槽内部面积;
所述每片光伏瓦之间通过所述导流槽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屋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框架结构单元,为木质结构,由若干个挂条组成,其中,所述挂条之间的间距为365-370mm;所述挂条,包括挂瓦条和顺水条,
所述顺水条的尺寸为30*30mm;
所述挂瓦条的尺寸为30*40mm;
所述挂瓦条和顺水条的材质为软木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屋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屋顶单元,还包括,热循环系统,用于吸收将所述光伏瓦单元散发的热量或为所述光伏瓦单元提供热量;
所述热循环系统,包括,水泵、温度传感系统、热传导系统、中控系统、加热装置、冷却装置;
所述中控系统与所述温度传感系统、热传导系统、水泵连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系统提供的温度数据,控制所述热循环系统运行;
所述水泵包括热水泵和冷水泵;
所述热水泵与所述冷却装置连接;
所述冷水泵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系统设置在所述光伏屋顶单元与所述基础框架单元之间;
所述热传导系统,包括,吸热装置和散热装置;
所述吸热装置与所述光伏瓦辅助单元、热水泵连接;
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单元上,与所述冷水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松周海亮苏红月陈敬欣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嘉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