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阻燃型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86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09
本申请涉及无纺布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阻燃型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新型阻燃型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熔体纺丝:聚丙烯预先干燥处理,然后将聚丙烯、改性氰尿酸三聚氰胺、3,4‑二羟基苯乙醇熔融混合,然后挤出纺丝,冷风冷却;步骤2,气流拉伸:将步骤1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进行气流拉伸形成聚丙烯纤维长丝;步骤3,纤维成网:将步骤2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长丝进行分丝,然后铺置到成网帘上,形成均匀的纤网;步骤4,纤网定型:纤网在热轧机中受热熔融,在热轧点熔合形成一体。本申请具有保持热轧机处理后的阻燃型聚丙烯无纺布强度同时提高阻燃型聚丙烯无纺布强度的柔软性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阻燃型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
本申请涉及无纺布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阻燃形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聚丙烯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是指将纺丝成形的纤维排布或喷射到基底上,经不同形式的固化成型后得到的一种有序或无序的纤维非织造片材,无纺布具有成本低,用途广泛的优点。纺粘法是成型无纺布最广泛的一步法纺丝成型工艺,纺粘法是采用连续长丝纤维成型,生产的线速度高,产品的强度较佳,尺寸稳定性较好。由于聚丙烯属于碳氢类材料,氧指数低,容易燃烧,使得聚丙烯无纺布的阻燃性能较差,为了提高聚丙烯无纺布的使用安全性,聚丙烯无纺布中通常添加阻燃剂以提高聚丙烯无纺布阻燃性能,阻燃聚丙烯无纺布在热轧过程中,需要在热轧机中受热熔融,从而使得纤维得到较好的加固和定型处理,但是聚丙烯纤维在软融再固化过程中容易产生粘连甚至板结,使得阻燃聚丙烯无纺布在经过热轧机处理后,其强度虽然提高,但是柔软性容易下降,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保持热轧机处理后的阻燃型聚丙烯无纺布强度同时提高阻燃型聚丙烯无纺布强度的柔软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阻燃型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阻燃型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阻燃型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熔体纺丝:聚丙烯预先干燥处理,然后将聚丙烯、氰尿酸三聚氰胺、3,4-二羟基苯乙醇熔融混合,然后挤出纺丝,冷风冷却;步骤2,气流拉伸:将步骤1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进行气流拉伸形成聚丙烯纤维长丝;步骤3,纤维成网:将步骤2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长丝进行分丝,然后铺置到成网帘上,形成均匀的纤网;步骤4,纤网定型:纤网在热轧机中受热熔融,在热轧点熔合形成一体;所述聚丙烯为熔融流动指数为25-35g/min。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氰尿酸三聚氰胺、3,4-二羟基苯乙醇与聚丙烯三者一起熔融混合,使得氰尿酸三聚氰胺和形成熔体过程中迁移在聚丙烯熔体的表面,由于喷丝后聚丙烯纤维冷却,在气流拉伸过程中,氰尿酸三聚氰胺和3,4-二羟基苯乙醇配合在聚丙烯纤维表面形成了一层小分子膜,小分子膜与聚丙烯纤维表面的结合稳定性较佳,小分子膜使得形成的小分子膜的使得聚丙烯纤维的阻燃性能较佳,通过加入氰尿酸三聚氰胺、3,4-二羟基苯乙醇于聚丙烯为熔融流动指数为25-35g/min配合,还有利于提高聚丙烯的熔体流变性能,有利于纤维牵伸,使得单纤维变细,有利于纤维的断裂强度增加同时热粘能力上升,使得无纺布的定型效果较佳,还有利于降低聚丙烯纺丝温度,有利于熔体细流快速冷却,从而减少断丝的产生,使得纤维的纵横向强力提高,有利于提高无纺布的强度,同时热粘时小分子膜吸热软融,使得聚丙烯较少被软融,热轧机处理后的阻燃型聚丙烯无纺布强度同时提高阻燃型聚丙烯无纺布强度的柔软性。优选的,所述纺丝的温度为160-200℃,纺丝熔体的压力为2-4Mpa,纺丝速度为2000-3000m/min。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纺丝的温度为160-200℃,纺丝熔体的压力为2-4Mpa,纺丝速度为2000-3000m/min,使得氰尿酸三聚氰胺、3,4-二羟基苯乙醇与聚丙烯三者一起熔融混合后,有利于氰尿酸三聚氰胺和3,4-二羟基苯乙醇逐步迁移在熔体表面,使得小分子膜在聚丙烯纤维表面的成膜效果较佳,同时降低了纺丝温度,减少了聚丙烯的降解,使得聚丙烯的断丝减少,从而使得聚丙烯的可纺性提高。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聚丙烯为100份,氰尿酸三聚氰胺为1.5-3份、3,4-二羟基苯乙醇0.5-1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特定比例的聚丙烯、氰尿酸三聚氰胺、3,4-二羟基苯乙醇配合,使得聚丙烯纤维的阻燃性进一步提高,同时使得进一步提高聚丙烯的熔体流变性能,有利于纺丝温度的进一步降低,有利于聚丙烯纤维变细,还有利于小分子膜均匀分布在聚丙烯纤维表面,使得形成的无纺布的强度提高。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冷风风量为1000-1200r/min,所述冷风温度为15-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冷风的风量为1000-1200r/min配合冷风温度为15-20℃,使得聚丙烯熔体得到均匀快速冷却形成聚丙烯纤维长丝,从而使得聚丙烯纤维外表面的阻燃小分子薄层较好的保存固定下来,使得聚丙烯纤维的阻燃性提高。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气流牵伸时,抽吸风量为1000-1200r/min,牵伸速度为5000-6000m/min。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流牵伸时,抽吸风量为1000-1200r/min,牵伸速度为5000-6000m/min与冷风风量为1000-1200r/min,所述冷风温度为15-20℃的配合,使得聚丙烯纤维在铺网时纤维排列的的整齐度明显降低,使得纤维成网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无纺布断裂强度以及柔软性,还有利于聚丙烯纤维拉伸取向和结晶,减少使得聚丙烯纤维因牵伸度过高导致聚丙烯的结晶度过高的情况,使得无纺布的脆性不一因牵伸提高,同时,还使得聚丙烯纤维变细,使得断裂强度增加,无纺布的力学强度提高。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熔融聚丙烯过程中还加入有硅烷偶联剂和聚硅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硅烷偶联剂和和聚硅烷配合,使得氰尿酸三聚氰胺和3,4-二羟基苯乙醇配合形成的小分子膜的成膜均匀性提高,使得聚丙烯纤维表面形成较为均匀的膜层,使得无纺布的阻燃效果进一步提高,还有利于提高无纺布的柔软性,使得无纺布的亲肤性以及柔软性较佳。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聚硅烷为叠氮聚乙二醇硅烷,所述叠氮聚乙二醇硅烷的分子量为1000-340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叠氮聚乙二醇硅烷,使得氰尿酸三聚氰胺和3,4-二羟基苯乙醇在聚丙烯纤维表面形成的小分子膜层的均匀性较佳,使得无纺布的阻燃性能进一步提高,通过叠氮聚乙二醇硅烷的分子量为1000-3400,聚丙烯熔体的流动性提高,有利于纤维进行气流牵伸,使得纤维的强度提高。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与叠氮聚乙二醇硅烷配合,使得聚丙烯纤维表面的低分子膜层的均匀性提高,同时使得无纺布的柔软性明显提高,使得无纺布的手感提高。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0.6-1份,所述聚硅烷加入0.1-0.3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特定比例的硅烷偶联剂和聚硅烷,使得无纺布的获得较佳的柔软性,纤维的细度较佳,使得纤维的强度较佳,同时有利于提高纤维表面的低分子膜的成膜稳定性,使得无纺布的强度较佳,同时使得纤维亲肤性以及柔软性较佳。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热轧机的轧辊温度为160-180℃,热轧辊的压力为10-20MPa下进行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轧机的轧辊温度为160-180℃,热轧辊的压力为10-20MPa下进行处理,从而显著提高纤维的强度,使得形成的无纺布的强度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阻燃型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熔体纺丝:聚丙烯预先干燥处理,然后将聚丙烯、改性氰尿酸三聚氰胺、3,4-二羟基苯乙醇熔融混合,然后挤出纺丝,冷风冷却;/n步骤2,气流拉伸:将步骤1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进行气流拉伸形成聚丙烯纤维长丝;/n步骤3,纤维成网:将步骤2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长丝进行分丝,然后铺置到成网帘上,形成均匀的纤网;/n步骤4,纤网定型:纤网在热轧机中受热熔融,在热轧点熔合形成一体;/n所述聚丙烯为熔融流动指数为25-35g/mi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阻燃型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熔体纺丝:聚丙烯预先干燥处理,然后将聚丙烯、改性氰尿酸三聚氰胺、3,4-二羟基苯乙醇熔融混合,然后挤出纺丝,冷风冷却;
步骤2,气流拉伸:将步骤1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进行气流拉伸形成聚丙烯纤维长丝;
步骤3,纤维成网:将步骤2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长丝进行分丝,然后铺置到成网帘上,形成均匀的纤网;
步骤4,纤网定型:纤网在热轧机中受热熔融,在热轧点熔合形成一体;
所述聚丙烯为熔融流动指数为25-35g/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阻燃型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纺丝的温度为160-200℃,纺丝熔体的压力为2-4Mpa,纺丝速度为2000-3000m/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阻燃型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丙烯为100份,改性氰尿酸三聚氰胺为1.5-3份、3,4-二羟基苯乙醇0.5-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阻燃型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冷风风量为1000-1200r/min,所述冷风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伟平邵俊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君发无纺布制品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