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68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包括操作平台,操作平台设置有若干水槽,水槽放置有呈半圆球状的收集盆,收集盆连通有水管,水管远离收集盆的一端凸出于操作平台外设置,水管远离收集盆的一端连通有集液瓶,水管设置有通闭收集盆与集液瓶相连通的控制阀。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具有便于收集存贮试验废水并且使提高试验操作安全性的优点,将集液瓶、水管和收集盆与操作平台整体相结合组成的一体结构,以便于实验者在进行化学试验过程中将同一类型的废水倒入同一个集液瓶内,避免奔走将废水倒至特定位置的操作,使废水收集操作简便,同时避免一次性同时堆放大量废水在操作平台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处理平台的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
技术介绍
在进行普通的化学实验时,通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危险化学品,例如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腐蚀品等,因此在进行化学试验时,需要提高安全警惕,保持安全意识。不管是进行任何化学试验,为了提高试验的安全性,以及最大程度地避免环境污染,化学试验过后产生的废水都需要进行严格合理的处理: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后所产生的废水通常需要单独收集处理,更不能排至下水管道或者生活废水管道,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在进行同一项化学试验,通常会利用相同的试剂进行多次试验,且每次产生的废水中试剂的种类一致,由于每次试验后都需要将废水进行单独收集储存,而实验室废水的收集通常是限定于指定的位置,且同一类的废水会收集在同一容器瓶内,因此每次试验完成后,便需要将试验容器内的废水放置在特定容器瓶内,或者将每次试验完成后的试验容器堆放在试验平台上,等到经过多次试验完成后,再将多个试验容器瓶内的废水一次性的放置在容器瓶内。由此,由于实验室废水收集的特定位置通常与试验平台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位置,因此每次奔走将试验废水倒入特定废水收集容器瓶内的操作,会产生较大的不便;另外的,为了能够一次性将废水倒入特定的容器瓶内,有时候会将每次试验盛有废水的试验容器堆放在试验平台上,通常会造成试验平台物品混乱的情况,并且增大拿错试剂的概率,造成操作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集存贮试验废水并且使提高试验操作安全性的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有若干水槽,所述水槽放置有呈半圆球状的收集盆,所述收集盆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远离所述收集盆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操作平台外设置,所述水管远离所述收集盆的一端连通有集液瓶,所述水管设置有通闭所述收集盆与所述集液瓶相连通的控制阀。进一步得,所述水管远离所述收集盆的一端密封设置,所述水管远离所述收集盆一端的外周面贯通有与所述水管内相连通的插孔,所述控制阀包括与所述插孔插接的直插管,所述直插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水管外周面抵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上设置,所述直插管的外周面贯通有与所述直插管内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水管内周面的直径,所述通孔中心至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水管的内周面半径,所述直插管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集液瓶的瓶口插接。进一步得,所述限位块呈长条状设置,所述限位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通孔的孔深方向一致,所述限位块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两侧的侧面均呈平面设置,所述水管的封闭端设置磁铁,所述磁铁吸附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平面抵接的抵接块。进一步得,所述直插管远离所述限位块的末端呈斜口设置,当所述直插管插入所述集液瓶内时,所述直插管的外周面与所述集液瓶瓶口的内周面相互抵接。进一步得,所述集液瓶的瓶身内壁垂直于其瓶身的截面由上至下之间扩大设置。进一步得,所述操作平台平面滑动连接有覆盖若干所述收集盆盆口的滑动覆盖板,所述滑动覆盖板设置有拉手。进一步得,所述操作平台一侧设置有若干竖立设置的立管,所述立管通过管道与抽风机的抽气口相连通,所述立管朝向所述操作平台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立管内相连通的排风口。进一步得,所述立管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立管的侧面开设有若干长度方向一致的腰型槽,所述活动板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腰型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活动板贯通有若干通风口,所述立管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立管内相连通的直孔,所述活动板贯通有若干螺纹孔,正对的所述直孔和所述螺纹孔之间连接有连接件;滑动所述活动板至至少有一个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直孔正对时,所述通风口与所述排风口正对;滑动所述活动板至所述通风口与所述排风口不连通时,至少有一个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直孔正对。进一步得,所述滑块开设有供拉动的拉槽。进一步得,若干所述立管设置有同一放置物品的放置柜。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通过设置操作平台,以便于实验者再操作平台上进行试验操作,通过设置水槽,并且将收集盆放置在水槽内,从而达到收纳收集盆的作用,以节约使用空间,由于收集盆呈类半圆球状,可以扩大收集盆倒入的废水的范围,且收集盆内壁关于地面之间的曲率半径由上至下逐渐平缓,至此流至水管内的废水的流速也会由上至下逐渐缓慢,同时减少重力势能产生的冲击作用,降低废水在倒入收集盆内时产生二次反应的情况,以及可良好的控制倒入的废水能够靠近收集盆盆内壁且靠近其盆口的位置,从而使废水沿其内壁缓和地流至水管,最终流至集液瓶内进行收集,通过在水管和集液瓶之间设置控制阀,从而控制水管与集液瓶之间的通闭情况,在不需要收集同一类废水时,通过关闭控制阀,减少集液瓶内产生污染的情况。因此,将集液瓶、水管和收集盆与操作平台整体相结合组成的一体结构,以便于实验者在进行化学试验过程中将同一类型的废水倒入同一个集液瓶内,避免奔走将废水倒至特定位置的操作,使废水收集操作简便,同时避免一次性同时堆放大量废水在操作平台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操作平台;11、水槽;12、滑槽;2、收集盆;3、水管;31、插孔;4、控制阀;41、直插管;42、限位块;43、通孔;44、斜口;45、磁铁;46、抵接块;5、集液瓶;6、滑动覆盖板;61、滑条;62、拉手;7、立管;71、排风口;72、腰型槽;73、直孔;8、活动板;81、通风口;82、螺纹孔;83、滑块;84、连接杆;85、限行块;86、工作块;87、拉槽;88、锁紧螺栓;9、放置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包括呈长方体型的操作平台1,操作平台1的顶面沿长度方向一侧贯通有三个水槽11,三个水槽11沿垂直于操作平台1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水槽11的槽内壁轮廓面呈类圆台状设置,水槽11平行于地面的截面由上至下逐渐缩小设置,水槽11内放置有呈半圆球状的收集盆2,收集盆2的底面连通有水管3,水管3与收集盆2可拆卸连接,水管3由硬质材料制成,具有较强耐腐蚀性,水管3呈弯折的类“L”型设置,水管3与收集盆2连接的一端垂直于地面设置,水管3远离收集盆2的一端凸出于操作平台1沿长度方向的侧面外设置,水管3远离收集盆2的一端连通有集液瓶5,水管3设置有通闭收集盆2与集液瓶5相连通的控制阀4。水管3远离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其特征是: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有若干水槽,所述水槽放置有呈半圆球状的收集盆,所述收集盆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远离所述收集盆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操作平台外设置,所述水管远离所述收集盆的一端连通有集液瓶,所述水管设置有通闭所述收集盆与所述集液瓶相连通的控制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其特征是: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有若干水槽,所述水槽放置有呈半圆球状的收集盆,所述收集盆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远离所述收集盆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操作平台外设置,所述水管远离所述收集盆的一端连通有集液瓶,所述水管设置有通闭所述收集盆与所述集液瓶相连通的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水管远离所述收集盆的一端密封设置,所述水管远离所述收集盆一端的外周面贯通有与所述水管内相连通的插孔,所述控制阀包括与所述插孔插接的直插管,所述直插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水管外周面抵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上设置,所述直插管的外周面贯通有与所述直插管内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水管内周面的直径,所述通孔中心至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水管的内周面半径,所述直插管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集液瓶的瓶口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呈长条状设置,所述限位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通孔的孔深方向一致,所述限位块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两侧的侧面均呈平面设置,所述水管的封闭端设置磁铁,所述磁铁吸附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平面抵接的抵接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危险化学品试验处理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直插管远离所述限位块的末端呈斜口设置,当所述直插管插入所述集液瓶内时,所述直插管的外周面与所述集液瓶瓶口的内周面相互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中炎吴锡坚李玉文冷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常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