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55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包含复合菌剂、红糖、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可溶性淀粉。各原料组分以重量计为:复合菌剂5‑15份、红糖5‑10份、尿素10‑20份、磷酸二氢钾2.0‑3.0份和可溶性淀粉55‑80份。在改良盐碱地时,将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每次用清水稀释50倍以上,然后喷洒在生长在盐碱地的作物的叶片上,或者在露水旺盛期将该肥料每次用清水稀释5倍,然后用飞机喷洒在作物的叶片上,每次施用量为15‑30kg/h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盐碱地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盐碱土是各类盐化土、碱化土的统称。盐碱土的土壤本体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土壤pH可达到9.0,严重危害了农业发展和林业生产,破坏了生态系统。盐碱土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其面积相当于我国耕地的五分之一。因此开发利用盐碱地对于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盐碱地的改良方法包括化学改良、物理改良、生物改良和水利工程改良等。其中的生物改良具有脱盐率、持久性和稳定性高的特点,而且生物改良不破坏生态平衡。通过对种植于盐碱地的作物施用含有用微生物的肥料,从而促进作物生长,进而改良盐碱地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改良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及其应用,促进种植于盐碱地的作物生长,从而降低盐碱地的含盐量和pH值。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其包含复合菌剂、红糖、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可溶性淀粉。优选地,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包含按重量计的所述复合菌剂5-15份、所述红糖5-10份、所述尿素10-20份、所述磷酸二氢钾2.0-3.0份和所述可溶性淀粉55-80份。优选地,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包含按重量计的所述复合菌剂5份、所述红糖7份、所述尿素10份、所述磷酸二氢钾2.2份和所述可溶性淀粉55份。优选地,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包含按重量计的所述复合菌剂9份、所述红糖5份、所述尿素14份、所述磷酸二氢钾2.0份和所述可溶性淀粉66份。优选地,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包含按重量计的所述复合菌剂13份、所述红糖10份、所述尿素17份、所述磷酸二氢钾2.5份和所述可溶性淀粉76份。优选地,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包含按重量计的所述复合菌剂15份、所述红糖9份、所述尿素20份、所述磷酸二氢钾2.3份和所述可溶性淀粉80份。优选地,所述复合菌剂包括灰绿曲霉菌、粉红聚端孢菌、厚垣轮枝菌、德氏乳杆菌、酿酒酵母和草酸青霉。优选地,所述灰绿曲霉菌的含菌量≥3.5×109cfu/g,所述粉红聚端孢菌的含菌量≥2.0×109cfu/g,所述厚垣轮枝菌的含菌量≥1.0×109cfu/g,所述德氏乳杆菌的含菌量≥2.0×1011cfu/g,所述酿酒酵母的含菌量≥4.5×109cfu/g,所述草酸青霉的含菌量≥1.5×109cfu/g。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的应用,每次施用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时,将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用清水稀释50倍以上,然后喷洒在生长在盐碱地的作物的叶片上,或者在露水旺盛期将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用清水稀释5倍,然后喷洒在所述作物的叶片上。优选地,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的施用量是一次15-30L/hm2。本专利技术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能促进种植于盐碱地的作物生长,从而降低盐碱地的含盐量和pH值,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当理解,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下文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所涉及的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则均是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获得的原料。本专利技术将红糖、尿素、磷酸二氢钾、可溶性淀粉和复合菌剂按一定比例配比,然后混合得到一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该叶面肥喷施在种植于盐碱地的作物上,能促进作物生长,从而降低盐碱地的含盐量和pH值,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由复合菌剂、红糖、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可溶性淀粉组成的原料混合而成。其具体制备过程包括:步骤1,制备复合菌剂;步骤2,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在制备复合菌剂的步骤1,选取灰绿曲霉(Aspergillusglaucus)菌粉、粉红聚端孢菌(Trichotheciumroseum)菌粉、厚垣轮枝菌(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菌粉、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delbrueckii)菌粉、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菌粉和草酸青霉(Penicilliumoxalicum)菌粉,然后将六种菌粉按照重量计的配比关系复配获得该复合菌剂,优选灰绿曲霉菌粉10-25份、粉红聚端孢菌菌粉10-20份、厚垣轮枝菌菌粉5-15份、德氏乳杆菌菌粉15-25份、酿酒酵母菌粉10-20份和草酸青霉菌粉5-15份。六种菌粉可以自行制备,一方面,分别将德氏乳杆菌和酿酒酵母在相应的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获得菌液,然后从发酵培养物中分离菌体并干燥浓缩制成单菌株固态菌粉。两种单菌株菌粉中的含菌量分别为:德氏乳杆菌菌粉的含菌量≥2.0×1011cfu/g和酿酒酵母菌粉的含菌量≥4.5×109cfu/g。另一方面,分别将灰绿曲霉、粉红聚端孢菌、厚垣轮枝菌和草酸青霉在相应的固体培养基中发酵获得固态培养物,然后将固态培养物干燥、粉碎制成单菌株固态菌粉。各单菌株菌粉中的含菌量分别为:灰绿曲霉菌粉的含菌量≥3.5×109cfu/g、粉红聚端孢菌菌粉的含菌量≥2.0×109cfu/g、厚垣轮枝菌菌粉的含菌量≥1.0×109cfu/g和草酸青霉的含菌量≥1.5×109cfu/g。在将各原料组分混合的步骤2,按照预定的重量配比称取各种原料组分,然后将各原料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优选:复合菌剂5-15份、红糖5-10份、尿素10-20份、磷酸二氢钾2.0-3.0份和可溶性淀粉55-80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的应用,在改良盐碱地时,将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每次用清水稀释50倍以上,然后喷洒在生长在盐碱地的作物的叶片上,或者在露水旺盛期将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每次用清水稀释5倍,然后喷洒在作物的叶片上,优选采用飞机喷洒。该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的每次施用量为15-30L/hm2。当本专利技术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优选连续施用3年以上时,对于中轻度盐碱地改良效果更好。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的制备过程及其应用方法。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的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的复合菌剂5份、红糖7份、尿素10份、磷酸二氢钾2.2份和可溶性淀粉55份。其中的复合菌剂由灰绿曲霉菌粉、粉红聚端孢菌菌粉、厚垣轮枝菌菌粉、德氏乳杆菌菌粉、酿酒酵母菌粉和草酸青霉菌粉混合而成,按重量计的六种菌粉的份数分别是灰绿曲霉菌粉10份、粉红聚端孢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其包含复合菌剂、红糖、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可溶性淀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其包含复合菌剂、红糖、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可溶性淀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包含按重量计的所述复合菌剂5-15份、所述红糖5-10份、所述尿素10-20份、所述磷酸二氢钾2.0-3.0份和所述可溶性淀粉55-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包含按重量计的所述复合菌剂5份、所述红糖7份、所述尿素10份、所述磷酸二氢钾2.2份和所述可溶性淀粉55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包含按重量计的所述复合菌剂9份、所述红糖5份、所述尿素14份、所述磷酸二氢钾2.0份和所述可溶性淀粉66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包含按重量计的所述复合菌剂13份、所述红糖10份、所述尿素17份、所述磷酸二氢钾2.5份和所述可溶性淀粉76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兰张世宏张友明李志宇冯艳忠李柱刚申忠宝陈其昌何流琴孔祥峰梁飞姜雪峰胡雪峰常婷婷吴建孙照勇涂强魏毅李佳佳乔家运王博董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