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浓缩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52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浓缩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收集槽,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罐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所述罐体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有出气阀,所述罐体内设有用于实现中药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罐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水浴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和水浴加热机构使中药在浓缩过程中,充分溶解,达到较好的浓缩效果,通过设置多喷头的清理机构实现对浓缩罐内部进行清理,使残留液流出,待下次更好地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浓缩罐
本技术涉及药品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浓缩罐。
技术介绍
尽管现在西药发展势头凶猛,但是中药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中药作为中国传统中医的特有药物,一般熬制需花费数个小时。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中药浓缩罐来制造中药成品药,极大地缩短了时间。在现有的中药浓缩罐设备中,中药在浓缩过程往往会因为温度等其他因素导致最终的浓缩效果不理想,同时在使用后很难对浓缩罐的残留液进行清理,影响下一次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药浓缩罐,其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和水浴加热机构使中药在浓缩过程中,充分溶解,达到较好的浓缩效果,通过设置多喷头的清理机构实现对浓缩罐内部进行清理,使残留液流出,待下次更好地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浓缩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收集槽,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罐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所述罐体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有出气阀,所述罐体内设有用于实现中药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罐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水浴腔,所述水浴腔内设有用于实现中药加热的水浴加热机构,所述罐体的内顶部设有用于实现清洗残留物的清洗机构。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罐体上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棒。优选地,所述水浴加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水泵,所说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水槽,所述第一水泵与水浴腔之间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槽与水浴腔之间连接有出水管。优选地,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上固定连接有清理水管,所述清理水管末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内设有扇叶,所述喷头的底部设有多个小孔。优选地,所述气压传感器型号为BA5803。优选地,所述水槽与第一水泵连通,所述水浴加热机构为一个循环系统。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和水浴加热机构使中药在浓缩过程中,充分溶解,达到较好的浓缩效果。2、通过设置多喷头的清理机构实现对浓缩罐内部进行清理,使残留液流出,待下次更好地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浓缩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浓缩罐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浓缩罐的喷头结构图。图中:1底座、2水槽、3支撑架、4收集槽、5第二水泵、6第一水泵、7出料口、8电机、9水浴腔、10进气管、11气泵、12搅拌棒、13进料口、14转动杆、15喷头、16出气阀、17气压传感器、18罐体、19出气管、20清理水管、21扇叶、22小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3,一种中药浓缩罐,包括底座1,底座1内设有收集槽4,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3,支撑架3上固定连接有罐体18,罐体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3,罐体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7,罐体18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0,进气管10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气泵11,罐体18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17,罐体18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9,出气管19上设有出气阀16,罐体18内设有用于实现中药搅拌的搅拌机构,罐体18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水浴腔9,水浴腔9内设有用于实现中药加热的水浴加热机构,罐体18的内顶部设有用于实现清洗残留物的清洗机构。本技术中,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罐体18上端的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棒12,水浴加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第一水泵6,所说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水槽2,第一水泵6与水浴腔9之间连接有进水管,水槽2与水浴腔9之间连接有出水管,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和水浴加热机构使中药在浓缩过程中,充分溶解,达到较好的浓缩效果清洗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第二水泵5,第二水泵5上固定连接有清理水管20,清理水管20末端固定连接有喷头15喷头15内设有扇叶21,喷头15的底部设有多个小孔22,气压传感器17型号为BA5803,水槽2与第一水泵6连通,水浴加热机构为一个循环系统,通过设置多喷头的清理机构实现对浓缩罐内部进行清理,使残留液流出,待下次更好地使用。本技术使用时,如图1-3所示,中药经进料口13进入罐体18内,此时电机8运转,带动转动杆14上的搅拌棒12转动,同时第一水泵6经进水管往水浴腔9注入热水,使水浴腔中完全充满热水,最后从热水出水管中流入水槽2,水槽2与第一水泵6连通,整个水浴加热机构为一个循环系统,然后惰性气体在气泵11的作用下,通过进气管10进入到罐体18内,使罐体18内部的压强不断升高,当气压传感器17检测到的压强达到中药已浓缩完成的压强时,出料口7上的阀门会打开,浓缩完成的中药进入到底座1内的收集槽4,同时出气管19上的出气阀16打开,释放罐体18内的惰性气体,最终成品药流入其他待加工处,当浓缩罐18内的药完全流出后,由于第二水泵5的作用,使水流经过清理水管20到达罐体18内顶部的各个喷头15,水流带动喷头15内部的扇叶21旋转,实现对水的增压,最后水流从喷头15的底部的小孔中流出,完成对罐体18内部的清洗,清洗后的残留液经出料口7流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浓缩罐,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收集槽(4),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上固定连接有罐体(18),所述罐体(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3),所述罐体(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7),所述罐体(18)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0),所述进气管(10)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气泵(11),所述罐体(18)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17),所述罐体(18)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9),所述出气管(19)上设有出气阀(16),所述罐体(18)内设有用于实现中药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罐体(18)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水浴腔(9),所述水浴腔(9)内设有用于实现中药加热的水浴加热机构,所述罐体(18)的内顶部设有用于实现清洗残留物的清洗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浓缩罐,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收集槽(4),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上固定连接有罐体(18),所述罐体(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3),所述罐体(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7),所述罐体(18)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0),所述进气管(10)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气泵(11),所述罐体(18)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17),所述罐体(18)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9),所述出气管(19)上设有出气阀(16),所述罐体(18)内设有用于实现中药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罐体(18)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水浴腔(9),所述水浴腔(9)内设有用于实现中药加热的水浴加热机构,所述罐体(18)的内顶部设有用于实现清洗残留物的清洗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罐体(18)上端的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少武刘振广王德云武志勇蔡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欧贝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