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645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属于建筑除尘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面的上方均卡接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均套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圆筒的正面和背面。该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通过设置风机,在风机工作下,使得吸风嘴把工地上产生的灰尘吸入,灰尘经过圆筒、风琴软管和第一管道输送到风机,再通过第二管道把带有灰尘的气体输送到清水中,气体经过清水过滤,除去气体中含有的灰尘,再从通风孔处排出,这样可以避免传统耗费大量水资源的降尘方式和频繁更换滤芯组件的除尘方式,给使用带来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除尘
,具体为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悬浮灰尘,建筑工作者长时间在含尘环境中工作,对气管和肺部的损害较大。现有建筑除尘装置,虽然可以有效除尘,但除尘过程要消耗大量的清洁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且部分除尘装置需要频繁更换滤芯等除尘组件,这样给除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解决了现有的除尘装置需要浪费大量的清水才能有效的除尘,且部分除尘装置需要频繁的更换滤芯等组件,给除尘工作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面的上方均卡接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均套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圆筒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圆筒的左端设置有吸风嘴,所述圆筒的下表面的右侧搭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底端通过电动推杆与箱体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圆筒的下表面通过弹簧与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位于电动推杆的右侧,所述圆筒的右端与风琴软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风琴软管的另一端与箱体上表面的右侧相连通,所述箱体内壁上表面对应风琴软管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底端穿过隔板与风机的抽风端相连通,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箱体内部的下方,所述风机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箱体内壁下表面的右侧,所述风机的排风端与第二管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穿过隔板的下表面并且延伸到清水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管道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隔板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内壁左侧面的上方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卡接有过滤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箱体的左侧面设置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位于隔板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右侧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U型杆,所述U型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箱体右侧面的上方,所述U型杆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套。(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通过设置风机,在风机工作下,使得吸风嘴把工地上产生的灰尘吸入,灰尘经过圆筒、风琴软管和第一管道输送到风机,再通过第二管道把带有灰尘的气体输送到清水中,气体经过清水过滤,除去气体中含有的灰尘,再从通风孔处排出,这样可以避免传统耗费大量水资源的降尘方式和频繁更换滤芯组件的除尘方式,给使用带来了方便。2、该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通过设置滑轮、电动推杆和弹簧,在需要调节吸风嘴的角度时,控制电动推杆伸长或缩短,当电动推杆伸长时,在轴承和转轴的作用下,使得吸风嘴向下倾斜,当电动推杆缩短时,弹簧的拉力带动吸风嘴向上倾斜,从而方便工人进行调节吸风嘴的倾斜角度,扩大了其抽取灰尘的范围。3、该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通过设置把手和万向轮,操控把手能够方便工人进行调节箱体运动的方向,而万向轮能够便于移动箱体,通过上述两各结构,从而给工人操控本装置带来了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把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固定板、3轴承、4转轴、5圆筒、6吸风嘴、7滑轮、8电动推杆、9弹簧、10风琴软管、11第一管道、12隔板、13风机、14第二管道、15单向阀、16通风孔、17过滤板、18进水口、19水龙头、20万向轮、21把手、211U型杆、212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包括箱体1,箱体1内壁左侧面的上方开设有通风孔16,通风孔16内卡接有过滤板17,通过设置通风孔16和过滤板17,使经过清水过滤后的气体再从通风孔16处排出,同时过滤板17会对气体进行再次过滤,增加除尘的效果,箱体1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进水口18,箱体1的左侧面设置有水龙头19,水龙头19位于隔板12的上方,通过设置进水口18和水龙头19,方便工人进行更换水箱内的水,箱体1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0,万向轮20上设置有刹车片,通过设置万向轮20,使得箱体1便于移动,从而给工人移动位置本装置带来了便捷,箱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2,两个固定板2相对面的上方均卡接有轴承3,两个轴承3内均套接有转轴4,两个转轴4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圆筒5的正面和背面,圆筒5的左端设置有吸风嘴6,圆筒5的下表面的右侧搭接有滑轮7,滑轮7的底端通过电动推杆8与箱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圆筒5的下表面通过弹簧9与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弹簧9位于电动推杆8的右侧,通过设置滑轮7、电动推杆8和弹簧9,在需要调节吸风嘴6的角度时,控制电动推杆8伸长或缩短,当电动推杆8伸长时,在轴承3和转轴4的作用下,使得吸风嘴6向下倾斜,当电动推杆8缩短时,弹簧9的拉力带动吸风嘴6向上倾斜,从而方便工人进行调节吸风嘴6的倾斜角度,扩大了其抽取灰尘的范围,圆筒5的右端与风琴软管9的一端相连通,风琴软管9的另一端与箱体1上表面的右侧相连通,箱体1内壁上表面对应风琴软管9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管道10,第一管道10的底端穿过隔板12与风机13的抽风端相连通,隔板12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部的下方,风机13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壁下表面的右侧,风机13的排风端与第二管道14的一端相连通,第二管道14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2的下表面并且延伸到清水里,通过设置风机13,在风机13工作下,使得吸风嘴6把工地上产生的灰尘吸入,灰尘经过圆筒5、风琴软管9和第一管道10输送到风机13,再通过第二管道14把带有灰尘的气体输送到清水中,气体经过清水过滤,除去气体中含有的灰尘,再从通风孔16处排出,这样可以避免传统耗费大量水资源的降尘方式和频繁更换滤芯组件的除尘方式,给使用带来了方便,第二管道14内设置有单向阀15,单向阀15位于隔板12的下方,通过设置单向阀15,防止清水从第二管道14进入到风机13内,同时保证气体通过第二管道14进入到清水内。具体的,如图3所示,箱体1右侧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把手21,把手21包括U型杆211,U型杆211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箱体1右侧面的上方,U型杆211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套212,通过设置把把手21,可以方便工人使用把手21进行操控箱体1,同时橡胶套212能够使得工人握紧U型杆2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2),两个所述固定板(2)相对面的上方均卡接有轴承(3),两个所述轴承(3)内均套接有转轴(4),两个所述转轴(4)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圆筒(5)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圆筒(5)的左端设置有吸风嘴(6),所述圆筒(5)的下表面的右侧搭接有滑轮(7),所述滑轮(7)的底端通过电动推杆(8)与箱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圆筒(5)的下表面通过弹簧(9)与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位于电动推杆(8)的右侧,所述圆筒(5)的右端与风琴软管(10)的一端相连通,所述风琴软管(10)的另一端与箱体(1)上表面的右侧相连通,所述箱体(1)内壁上表面对应风琴软管(10)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管道(11),所述第一管道(11)的底端穿过隔板(12)与风机(13)的抽风端相连通,所述隔板(12)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部的下方,所述风机(13)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壁下表面的右侧,所述风机(13)的排风端与第二管道(14)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4)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2)的下表面并且延伸到清水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除尘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2),两个所述固定板(2)相对面的上方均卡接有轴承(3),两个所述轴承(3)内均套接有转轴(4),两个所述转轴(4)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圆筒(5)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圆筒(5)的左端设置有吸风嘴(6),所述圆筒(5)的下表面的右侧搭接有滑轮(7),所述滑轮(7)的底端通过电动推杆(8)与箱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圆筒(5)的下表面通过弹簧(9)与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位于电动推杆(8)的右侧,所述圆筒(5)的右端与风琴软管(10)的一端相连通,所述风琴软管(10)的另一端与箱体(1)上表面的右侧相连通,所述箱体(1)内壁上表面对应风琴软管(10)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管道(11),所述第一管道(11)的底端穿过隔板(12)与风机(13)的抽风端相连通,所述隔板(12)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部的下方,所述风机(13)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壁下表面的右侧,所述风机(13)的排风端与第二管道(14)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4)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2)的下表面并且延伸到清水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丽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磊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