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输送及空箱返回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38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2
物料输送及空箱返回机构,包括主体框架、底板、支撑脚、输送带、返回滑道、第一投入口、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第一返回口、第二返回口、第三返回口、第四返回口、第五返回口,主体框架底部设有底板,主体框架的4个上分别设有支撑脚,主体框架设有N层上、下分布输送及返回通道,N≥2,位于上层的输送及返回通道处设有第一投入口,第一投入口对应有两个返回口,第一投入口下侧设有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位于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的正下方设有第三返回口、第四返回口、第五返回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为:节省了空间和体力,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输送及空箱返回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变速箱壳体的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输送及空箱返回机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变速箱壳体的组装领域,需要对物料通过以筐体为载体的方式进行输送,现有方式是将不同的物料筐从各个投入口投入,当物料使用完以后,空筐会从返特定的返回口返回,现有的物料输送机构仅能对同一规格的物料框进行输送及空箱返回,对于不同种类、不同尺寸的物料筐,不能同时使用一个输送架高效有序的完成物料提供的过程,不能根据工件的高度进行灵活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料输送及空箱返回机构,包括主体框架、底板、支撑脚、输送带、返回滑道、第一投入口、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第一返回口、第二返回口、第三返回口、第四返回口、第五返回口,所述主体框架底部设有底板,所述主体框架的4个上分别设有支撑脚,所述主体框架设有N层上、下分布输送及返回通道,N≥2,位于上层的输送及返回通道处设有第一投入口,所述第一投入口对应有两个返回口,分别为第一返回口和第二返回口,所述第一投入口下侧设有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并且位于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的正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第三返回口、第四返回口、第五返回口,所述第一投入口与第一返回口、第二返回口之间、所述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与第三返回口、第四返回口、第五返回口之间分别设有输送带及返回滑道,所述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的尺寸大于第一投入口的尺寸。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采用空心钢管焊接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为物料输送及空箱返回机构,相对于原有的物料筐从各个投入口投入,当物料使用完以后,空筐会从返回口和返回口返回的方式,本专利技术在下面增加了一排的返回口,中间一排的投入口所产生的空箱可以直接从它的下面返回,不需要再进行举高,节省了空间和体力,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结构图。如图,主体框架-1、底板-2、支撑脚-3、输送带-4、返回滑道-5、第一投入口-6、第二投入口-7、第三投入口-8、第四投入口-9、第一返回口-10、第二返回口-11、第三返回口-12、第四返回口-13、第五返回口-14、物料框-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为物料输送及空箱返回机构,包括主体框架1、底板2、支撑脚3、输送带4、返回滑道5、第一投入口6、第二投入口7、第三投入口8、第四投入口9、第一返回口10、第二返回口11、第三返回口12、第四返回口13、第五返回口14,所述主体框架1底部设有底板2,所述主体框架1的4个上分别设有支撑脚3,所述主体框架1设有N层上、下分布输送及返回通道,N≥2,位于上层的输送及返回通道处设有第一投入口6,所述第一投入口6对应有两个返回口,分别为第一返回口10和第二返回口11,所述第一投入口6下侧设有第二投入口7、第三投入口8、第四投入口9,并且位于第二投入口7、第三投入口8、第四投入口9的正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第三返回口12、第四返回口13、第五返回口14,所述第一投入口6与第一返回口10、第二返回口11之间、所述第二投入口7、第三投入口8、第四投入口9与第三返回口12、第四返回口13、第五返回口14之间分别设有输送带4及返回滑道5,所述第二投入口7、第三投入口8、第四投入口9的尺寸大于第一投入口6的尺寸。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1采用空心钢管焊接而成。工作原理:首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不同的物料筐15,需要取工件的高度来决定做几层投入和返回,投入口的哪层返回哪种物料筐15,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下面增加了一排的返回口,中间一排的投入口所产生的空物料框可以直接从它的下面返回,不需要再进行举高,使得不同种类,不同尺寸的物料筐15,能同时使用一个输送架高效有序的完成物料提供的过程,节省了空间和体力,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物料输送及空箱返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底板、支撑脚、输送带、返回滑道、第一投入口、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第一返回口、第二返回口、第三返回口、第四返回口、第五返回口,所述主体框架底部设有底板,所述主体框架的4个上分别设有支撑脚,所述主体框架设有N层上、下分布输送及返回通道,N≥2,位于上层的输送及返回通道处设有第一投入口,所述第一投入口对应有两个返回口,分别为第一返回口和第二返回口,所述第一投入口下侧设有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并且位于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的正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第三返回口、第四返回口、第五返回口,所述第一投入口与第一返回口、第二返回口之间、所述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与第三返回口、第四返回口、第五返回口之间分别设有输送带及返回滑道,所述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的尺寸大于第一投入口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物料输送及空箱返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底板、支撑脚、输送带、返回滑道、第一投入口、第二投入口、第三投入口、第四投入口、第一返回口、第二返回口、第三返回口、第四返回口、第五返回口,所述主体框架底部设有底板,所述主体框架的4个上分别设有支撑脚,所述主体框架设有N层上、下分布输送及返回通道,N≥2,位于上层的输送及返回通道处设有第一投入口,所述第一投入口对应有两个返回口,分别为第一返回口和第二返回口,所述第一投入口下侧设有第二投入口、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万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重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