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连续自动弹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弹射的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连续自动弹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集群控制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使用前景变得更加宽广,无人机发射技术作为无人机系统一部分,决定了无人机能否成功升空,是值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至今没有短时间内将无人机组连续发射升空的产品出现。要实现无人机机的短时间内由指定位置部署升空,需要实现无人机组从预备状态到获得起飞所需速度过程的紧凑,也就是连续化,即在完成前一架无人机弹射工作后在短时间内做好第二架无人机的准备及起飞工作。要达到上述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弹射起飞,因此此种起飞方式得到了国内外愈多国家的重视,但是在无人机从检查完毕到离开弹射机构升空再到第二架准备好的无人机接入装置后离开弹射装置升空的这段时间却十分漫长,无法做到连续的目的,也就无法完成短时间无人机的部署。现有的装置无法进行连续自动弹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连续自动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连续传送装置、机架组件、弹射复位装置、上架装置和控制模块;/n所述机架组件用于调整弹射角度并装载上架装置、弹射复位装置;/n所述连续传送装置将无人机传送至上架装置、弹射复位装置之间;/n所述上架装置用于将无人机传送由连续传送装置上推送至弹射复位装置上;/n所述弹射复位装置用于将其上的无人机弹射出去;/n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连续传送装置、机架组件、弹射复位装置、上架装置协调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连续自动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连续传送装置、机架组件、弹射复位装置、上架装置和控制模块;
所述机架组件用于调整弹射角度并装载上架装置、弹射复位装置;
所述连续传送装置将无人机传送至上架装置、弹射复位装置之间;
所述上架装置用于将无人机传送由连续传送装置上推送至弹射复位装置上;
所述弹射复位装置用于将其上的无人机弹射出去;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连续传送装置、机架组件、弹射复位装置、上架装置协调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无人机连续自动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传送装置包含链式传送带、N个伸缩杆和N个吊架,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其中,所述链式传送带的链条水平放置、且链条下方均匀设有N个铰接座;所述N伸缩杆一端和N个铰接座一一对应铰接、另一端和N个吊架顶端一一对应铰接;固定翼无人机两侧机翼下均设有滑杆;所述吊架上设有第一滑动托管和第二滑动托管;所述第一滑动托管、第二滑动托管平行设置,均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半圆柱,用于配合使得无人机能够通过其两侧机翼下的滑杆沿第一滑动托管、第二滑动托管自由滑动;所述第一滑动托管、第二滑动托管内均设有锁止机构,用于将无人机两侧机翼下的滑杆锁定在其内进而将无人机锁定在吊架上;所述连续传送装置用于将无人机传送至上架装置、弹射复位装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翼无人机连续自动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组件包含基座、架体、固定杆和液压伸缩杆;
所述架体包含预备架和弹射架;
所述弹射架包含第一弹射侧板、第二弹射侧板、弹射承载板和底板,其中,所述第一弹射侧板、第二弹射侧板平行设置;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和所述第一弹射侧板、第二弹射侧板的下端垂直固连,形成U形结构;所述弹射承载板和所述底板平行设置,且弹射承载板的两侧分别和所述第一弹射侧板、第二弹射侧板的内壁垂直固连;
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弹射侧板、第二弹射侧板、弹射承载板、底板之间,固定杆和所述底板平行,且固定杆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弹射侧板一端的侧壁、第二弹射侧板一端的侧壁垂直固连;
所述预备架包含第一预备侧板、第二预备侧板和预备承载板,其中,所述第一预备侧板、第二预备侧板平行设置,第一预备侧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一弹射侧板的另一端固连,形成L形结构;第二预备侧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弹射侧板的另一端固连,形成L形结构;所述预备承载板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预备侧板、第二预备侧板的上端垂直固连;
所述基座呈矩形,水平设置且和外界固定;
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和所述基座的一端铰接;所述液压伸缩杆一端和所述基座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和所述底板的下端面铰接,用于调整所述弹射架和所述基座之间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翼无人机连续自动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复位装置包含滑车、第一至第四换向滑轮、轨道车、拉绳、绞盘、绞盘绳、第一电机、离合器、第一主动齿轮、第一至第三传动齿轮和橡筋绳;
所述滑车包含车架、第一至第四车轮、第一至第二侧轮、第三滑动托管和第四滑动托管;所述第一至第四车轮设置在车架的下端,第一侧轮、第二侧轮分别设置在车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弹射侧板在弹射承载板上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和所述第一侧轮相配合的凹槽滑轨,所述第二弹射侧板在弹射承载板上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和所述第二侧轮相配合的凹槽滑轨;所述第一至第四车轮能够沿所述弹射承载板自由滚动,所述第一侧轮、第二侧轮分别能够在所述第一弹射侧板、第二弹射侧板的凹槽滑轨中自由滚动,使得滑车能够沿弹射承载板自由滑动;所述第三滑动托管、第四滑动托管均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半圆柱,平行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端,用于配合使得无人机能够通过其两侧机翼下的滑杆沿第三滑动托管、第四滑动托管自由滑动;且第三滑动托管、第四滑动托管内均设有锁止机构,用于将无人机两侧机翼下的滑杆锁定在其内进而将无人机锁定在吊架上;
所述第一弹射侧板、第二弹射侧板在弹射承载板下均设有和所述弹射承载板平行的用于滑动的通槽;所述轨道车两侧分别设有和所述第一弹射侧板、第二弹射侧板上通槽相配合的滑动部,使得所述轨道车能够沿所述第一弹射侧板、第二弹射侧板的通槽自由滑动;
所述第一弹射侧板的通槽、固定杆之间的弹射承载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换向滑轮、第二换向滑轮的安装槽,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小辉,郝嘉煜,彭一明,张钊,罗江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