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03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醉头架,包括:前滑动组件,所述前滑动组件包括前底座、前支撑杆、前滑轮、前滑块与前锁紧螺栓;后滑动组件,所述后滑动组件包括后底座、后支撑杆、后滑轮、后滑块与后锁紧螺栓;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前竖梁、后竖梁与横梁;靠手组件,所述靠手组件包括前升降块、后升降块、靠手垫、气压杆、连动杆与脚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供支撑点供医护人员的手倚靠,防止长时间举高造成的肌肉疲劳,并且使用更加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头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麻醉头架。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时,麻醉医生给患者咽喉部插入气管插管或喉罩后,需要在患者头部上方放置一个麻醉头架,当外科医生消毒并铺好手术布巾后,麻醉医生可以掀开麻醉头架下方的手术布巾,观察患者头部,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麻醉头架,包括了一个横杆、一个竖杆,竖杆固定在手术床侧边的滑轨上,横杆与竖杆固定连接并放置在患者头部上方,手术时,横杆上方铺有无菌手术布巾,横杆下方形成一个空间,方便麻醉医生观察患者头部情况。乳腺癌手术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站在患侧乳房旁,助手站在健侧乳房旁,当主刀医生向头端分离乳房皮瓣时,助手需要两手各拿一个手术拉钩,向患者头端方向拉起乳房皮瓣,暴露手术视野,方便主刀医生操作。助手双手持续悬空牵拉手术拉钩会导致肌肉疲劳,需要找一个东西倚靠,因此,助手常将左肘部倚靠在患者头部上方的麻醉头架上,这种做法是违反手术无菌原则的,因为,麻醉头架外侧是污染区,麻醉头架也是潜在的污染区,同时这种做法也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助手肘部容易碰到麻醉头架下方患者咽喉部的气管插管或喉罩,导致气管插管或喉罩移位,导致患者通气不足、甚至窒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头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麻醉头架,包括:前滑动组件,所述前滑动组件包括前底座、前支撑杆、前滑轮、前滑块与前锁紧螺栓,所述前支撑杆竖直设置于所述前底座的顶面,所述前滑轮设置于所述前底座的底面,所述前滑块的后侧面设置有第一水平滑槽,所述第一水平滑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前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竖直槽,所述第一竖直槽沿所述前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前锁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竖直槽并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所述前锁紧螺栓将所述前支撑杆压紧在所述前滑块上;后滑动组件,所述后滑动组件包括后底座、后支撑杆、后滑轮、后滑块与后锁紧螺栓,所述后支撑杆竖直设置于所述后底座的顶面,所述后滑轮设置于所述后底座的底面,所述后滑块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二水平滑槽,所述第二水平滑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后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竖直槽,所述第二竖直槽沿所述后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后锁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二竖直槽并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所述后锁紧螺栓将所述后支撑杆压紧在所述后滑块上;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前竖梁、后竖梁与横梁,所述前竖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支撑杆上,所述后竖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后支撑杆上,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后竖梁之间;靠手组件,所述靠手组件包括前升降块、后升降块、靠手垫、气压杆、连动杆与脚踏,所述前升降块通过第一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前竖梁上,所述后升降块通过第二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后竖梁上,所述前升降块与所述后升降块可沿竖直方向来回运动,所述靠手垫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升降块与所述后升降块之间,所述气压杆的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后竖梁上,所述气压杆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升降块上,所述连动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气压杆的开关栓,所述连动杆的底端与所述脚踏固定连接。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手术前,先利用前滑动组件与后滑动组件调整龙门架上的靠手组件的位置,具体的,将前滑块与后滑块与外设的手术台相互配合,移动配合前滑块与后滑块,分别带动前底座与后底座在地面上滑动,从而调整靠手组件与手术台的相对位置,通过调节前锁紧螺栓在第一竖直槽内的位置、后锁紧螺栓在第二竖直槽内的位置,可对应地调节前支撑杆、后支撑杆与手术台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完成后,拧紧后锁紧螺栓,使后锁紧螺栓顶紧手术台,使得后滑块不能在手术台上滑动,同时,后锁紧螺栓可将后支撑杆压紧在后滑块上,手术过程中,如需要使用靠手垫,可将手肘压在靠手垫上,并用脚踩脚踏,通过连动杆可将气压杆上的开关栓打开,此时气压杆上的活塞杆可自由调节,靠手垫可通过前升降块与后升降块在前竖梁与后竖梁上滑动,靠手垫运动更加顺畅、平稳,当调节完成后,松开脚踏,此时气压杆的开关栓关闭,气压杆上的活塞杆为锁紧状态,靠手垫相对固定在前竖梁与后竖梁上,医护人员可将手放在靠手垫上,防止医护人员长时间将手举高而造成肌肉劳损,并且调节时用脚按压脚踏,减少污染,同时在非污染区域内对手肘进行承托,更加安全规范,也减少了会碰到患者咽喉部的气管插管或喉罩的风险。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靠手垫的前侧通过第一合页铰接于所述前升降块上,所述靠手垫的后侧通过第二合页铰接于所述后升降块上。当不需要靠手垫时,可通过第一合页与第二合页将靠手垫翻转收起,当需要使用时,亦可通过第一合页与第二合页将靠手垫水平展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竖梁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固定于所述前支撑杆上的第一左竖杆与第一右竖杆,所述后竖梁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固定于所述后支撑杆上的第二左竖杆与第二右竖杆,所述横梁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左横杆与右横杆,所述左横杆的前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左竖杆的顶端,所述左横杆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左竖杆的顶端,所述右横杆的前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右竖杆的顶端,所述右横杆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右竖杆的顶端,所述前升降块通过第一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第一右竖杆上,所述后升降块通过第二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第二右竖杆上。第一左竖杆、左横杆与第二左竖杆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外框架,第一右竖杆、右横杆与第二右竖杆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内框架,外框架与内框架间隔分开,可更好地区分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外框架的一侧为污染区,而内框架的一侧为非污染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左竖杆与所述第一右竖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利用第一连接杆可提高第一左竖杆与第一右竖杆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左竖杆与所述第二右竖杆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利用第二连接杆可提高第二左竖杆与第二右竖杆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横杆与所述右横杆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杆。利用第三连接杆可提高左横杆与右横杆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横杆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具、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与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设置于所述第一夹臂的一端,所述第一夹具夹紧固定在所述右横杆上,所述第一夹臂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夹臂的一端,所述第二夹具铰接于所述第二夹臂的另一端。在手术前,在右横杆上铺完外设的手术布后,通过第一夹具可将第一夹臂固定在右横杆上,在手术时,可通过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调节第二夹具的位置,并利用第二夹具夹住手术中使用的手术拉钩,取代医护人员用手长时间抓着手术拉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滑动组件,所述前滑动组件包括前底座、前支撑杆、前滑轮、前滑块与前锁紧螺栓,所述前支撑杆竖直设置于所述前底座的顶面,所述前滑轮设置于所述前底座的底面,所述前滑块的后侧面设置有第一水平滑槽,所述第一水平滑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前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竖直槽,所述第一竖直槽沿所述前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前锁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竖直槽并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所述前锁紧螺栓将所述前支撑杆压紧在所述前滑块上;/n后滑动组件,所述后滑动组件包括后底座(110)、后支撑杆(120)、后滑轮(130)、后滑块(140)与后锁紧螺栓(141),所述后支撑杆(120)竖直设置于所述后底座(110)的顶面,所述后滑轮(130)设置于所述后底座(110)的底面,所述后滑块(140)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二水平滑槽,所述第二水平滑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后支撑杆(120)上设置有第二竖直槽(121),所述第二竖直槽(121)沿所述后支撑杆(12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后锁紧螺栓(141)穿过所述第二竖直槽(121)并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所述后锁紧螺栓(141)将所述后支撑杆(120)压紧在所述后滑块(140)上;/n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前竖梁、后竖梁与横梁,所述前竖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支撑杆上,所述后竖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后支撑杆(120)上,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后竖梁之间;/n靠手组件,所述靠手组件包括前升降块、后升降块(210)、靠手垫(220)、气压杆(230)、连动杆(240)与脚踏(250),所述前升降块通过第一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前竖梁上,所述后升降块(210)通过第二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后竖梁上,所述前升降块与所述后升降块(210)可沿竖直方向来回运动,所述靠手垫(220)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升降块与所述后升降块(210)之间,所述气压杆(230)的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后竖梁上,所述气压杆(23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升降块(210)上,所述连动杆(240)的顶端连接于所述气压杆(230)的开关栓,所述连动杆(240)的底端与所述脚踏(250)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滑动组件,所述前滑动组件包括前底座、前支撑杆、前滑轮、前滑块与前锁紧螺栓,所述前支撑杆竖直设置于所述前底座的顶面,所述前滑轮设置于所述前底座的底面,所述前滑块的后侧面设置有第一水平滑槽,所述第一水平滑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前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竖直槽,所述第一竖直槽沿所述前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前锁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竖直槽并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所述前锁紧螺栓将所述前支撑杆压紧在所述前滑块上;
后滑动组件,所述后滑动组件包括后底座(110)、后支撑杆(120)、后滑轮(130)、后滑块(140)与后锁紧螺栓(141),所述后支撑杆(120)竖直设置于所述后底座(110)的顶面,所述后滑轮(130)设置于所述后底座(110)的底面,所述后滑块(140)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二水平滑槽,所述第二水平滑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后支撑杆(120)上设置有第二竖直槽(121),所述第二竖直槽(121)沿所述后支撑杆(12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后锁紧螺栓(141)穿过所述第二竖直槽(121)并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所述后锁紧螺栓(141)将所述后支撑杆(120)压紧在所述后滑块(140)上;
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前竖梁、后竖梁与横梁,所述前竖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支撑杆上,所述后竖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后支撑杆(120)上,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后竖梁之间;
靠手组件,所述靠手组件包括前升降块、后升降块(210)、靠手垫(220)、气压杆(230)、连动杆(240)与脚踏(250),所述前升降块通过第一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前竖梁上,所述后升降块(210)通过第二滑轨滑槽连接于所述后竖梁上,所述前升降块与所述后升降块(210)可沿竖直方向来回运动,所述靠手垫(220)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升降块与所述后升降块(210)之间,所述气压杆(230)的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后竖梁上,所述气压杆(23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升降块(210)上,所述连动杆(240)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耿喜刘情叶国麟林暖君曾泳英陈淑英刘付美林广敏陈素敏赖可维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