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臂交锁髓内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01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臂交锁髓内钉,包括主钉、近端横锁钉和远端横锁钉,该主钉包括由近端杆体、过渡杆体和远端杆体构成的杆体,近端杆体上具有至少一近端锁定孔,该近端锁定孔从近端杆体的近端部往远端方向倾斜的贯穿该近端杆体;远端杆体的远端上具有至少一横锁钉槽,该横锁钉槽凹设于远端杆体的外表面上,且沿该远端杆体的径向贯穿该远端杆体;该近端横锁钉安装于所述近端锁定孔内,并且与近端杆体形成夹角;该远端横锁钉沿该远端杆体的径向布设于一横锁钉槽内,且将该远端杆体压住而阻碍远端杆体旋转,以解决现有髓内钉植入固定时易转动和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臂交锁髓内钉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前臂交锁髓内钉。
技术介绍
尺骨近端及尺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多发生于青少年,主要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造成。临床上常见的治疗尺骨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为保守治疗,采用石膏或夹板固定,这种固定方法创伤小,费用低,但骨折块容易再次移位,恢复时间长,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严重者可能发生畸形愈合或短缩甚至骨不连等并发症;二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近端鹰嘴部采用克氏针钢丝或鹰嘴锁定板固定,干部采用直型锁定板固定,这种方法固定创伤大,锁定板植入后,由于前臂深筋膜很紧,如勉强缝合,水肿和出血会使前臂筋膜间室压力增加,可能引起缺血挛缩,且容易造成其它诸如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筋膜间室综合征、再次骨折等并发症。虽然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至髓腔内植入髓内钉固定来维持骨折对位,但现有的髓内钉固定时容易出现髓内钉绕轴转动的问题,这导致了髓内钉植入时不易固定以及固定后易出现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前臂交锁髓内钉,以解决现有髓内钉植入固定时易转动和松动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前臂交锁髓内钉,包括:主钉,该主钉包括由近端杆体、过渡杆体和远端杆体构成的杆体,近端杆体上具有至少一近端锁定孔,该近端锁定孔从近端杆体的近端部往远端方向倾斜的贯穿该近端杆体;远端杆体的远端上具有至少一横锁钉槽,该横锁钉槽凹设于远端杆体的外表面上,且沿该远端杆体的径向贯穿该远端杆体;近端横锁钉,该近端横锁钉安装于所述近端锁定孔内,并且与近端杆体形成夹角;远端横锁钉,该远端横锁钉沿该远端杆体的径向布设于一横锁钉槽内,且将该远端杆体压住而阻碍远端杆体旋转。所述近端横锁钉与近端杆体之间的夹角为20°。优选的,所述近端杆体具有两近端锁定孔,两近端锁定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贯穿该近端杆体。优选的,所述过渡杆体为一具有一折弯点的弧形杆体,并使所述主钉的整个杆体呈与髓腔相匹配的解剖形状。优选的,所述近端杆体上还具有沿径向贯穿该近端杆体的近端加压孔,该近端加压孔位于近端锁定孔远端的旁侧,所该近端加压孔的截面为椭圆形,且该近端加压孔的长轴沿近端杆体的轴向延伸。优选的,所述近端杆体上还具有沿径向贯穿该近端杆体的近端固定孔,该近端固定孔位于近端加压孔远端的旁侧,该近端固定孔的截面为圆形。优选的,所述远端杆体的远端上具有沿该远端杆体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横锁钉槽。优选的,所述近端杆体的直径比远端杆体的直径大,过渡杆体的直径则从连接近端杆体的一端往连接远端杆体的一端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主钉的整个杆体为实心的杆体。本技术提供的前臂交锁髓内钉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前臂交锁髓内钉的近端杆体上具有倾斜设置的近端锁定孔,该近端锁定孔与近端横锁钉相配合而使该主钉能够实现斜型固定尺骨鹰嘴处骨折,且远端杆体的远端上具有横锁钉槽,其与远端横锁钉30配合固定能够达到很好的抗旋效果,确保了髓内钉植入后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前臂交锁髓内钉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近端杆体上安装的近端横锁钉的一示意图。图3示出了近端杆体上安装的近端横锁钉的另一示意图。图4示出了远端杆体上安装的远端横锁钉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臂交锁髓内钉,参考图1-图4,其包括主钉10、近端横锁钉20和远端横锁钉30。具体,主钉10为一非直线型的杆体,该杆体由近端杆体11、过渡杆体12和远端杆体13组成。其中近端杆体11和远端杆体13为大致直线型的杆体,过渡杆体12为一具有一折弯点121的弧形杆体,从而使得该主钉10的整个杆体呈与髓腔相匹配的解剖形状,以便于术中将该主钉10插入至患者的髓腔内或者从髓腔内取出。近端杆体11具有至少一近端锁定孔111,该近端锁定孔111从近端杆体11的自由端部往远端方向倾斜的贯穿该近端杆体11,近端横锁钉20安装在该近端锁定孔111内,并且与近端杆体11形成大致20°的夹角,该近端锁定孔111内具有与近端横锁钉20的外螺纹相匹配设置的内螺纹,该近端锁定孔111和近端横锁钉20相互配合而进行锁定;倾斜设置的近端锁定孔111与近端横锁钉20相配合而使该主钉10能够实现斜型固定尺骨鹰嘴处骨折。在本实施例中,近端杆体11具有两近端锁定孔111,两近端锁定孔111分别从两个方向贯穿该近端杆体11,从而使得分别安装于两近端锁定孔111内的两近端横锁钉20分别往两个方向与主钉成20°的夹角,从而可供临床根据骨折类型选择相应的近端锁定孔111来安装近端横锁钉20,以使该主钉10能够具有更好的适用性。近端杆体11上还具有沿径向贯穿该近端杆体11的近端加压孔112,该近端加压孔112位于近端锁定孔111远端的旁侧。该近端加压孔112是截面为椭圆形的通孔,该近端加压孔112的长轴沿近端杆体11的轴向延伸,从而可在术中实现骨折断端的加压。在本实施例中该近端加压孔112长轴的长度为10mm,术中最大可实现7mm的加压距离。近端杆体11上还具有沿径向贯穿该近端杆体11的近端固定孔113,该近端固定孔113位于近端加压孔112远端的旁侧。该近端固定孔113是截面为圆形的通孔,该近端固定孔113可配合锁定钉实现该主钉10的固定。远端杆体13远离近端杆体11的远端上具有至少一横锁钉槽131,该横锁钉槽131凹设于远端杆体13的外表面上,且沿该远端杆体13的径向贯穿该远端杆体13,远端横锁钉30沿该远端杆体13的径向布设且位于一横锁钉槽131内而将该远端杆体13压住,通过远端横锁钉30和横锁钉槽131的配合固定,可有效达到抗旋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远端杆体13的远端上具有沿该远端杆体13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横锁钉槽131,从而在术中可供不同位置的横锁钉槽131进行选择固定,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固定方案。在本实施例中,近端杆体11的直径比远端杆体13的直径大,过渡杆体12的直径则从连接近端杆体11的一端往连接远端杆体13的一端逐渐减小,以起到连接近端杆体11和远端杆体13连续过,以使该主钉10更符合尺骨髓腔的解剖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主钉10的整个杆体均为实心设计,以增加该主钉的强度,而该主钉的径向截面为圆形设计,以便于术中主钉10的插入。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臂交锁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钉,该主钉包括由近端杆体、过渡杆体和远端杆体构成的杆体,近端杆体上具有至少一近端锁定孔,该近端锁定孔从近端杆体的近端部往远端方向倾斜的贯穿该近端杆体;远端杆体的远端上具有至少一横锁钉槽,该横锁钉槽凹设于远端杆体的外表面上,且沿该远端杆体的径向贯穿该远端杆体;/n近端横锁钉,该近端横锁钉安装于所述近端锁定孔内,并且与近端杆体形成夹角;/n远端横锁钉,该远端横锁钉沿该远端杆体的径向布设于一横锁钉槽内,且将该远端杆体压住而阻碍远端杆体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臂交锁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钉,该主钉包括由近端杆体、过渡杆体和远端杆体构成的杆体,近端杆体上具有至少一近端锁定孔,该近端锁定孔从近端杆体的近端部往远端方向倾斜的贯穿该近端杆体;远端杆体的远端上具有至少一横锁钉槽,该横锁钉槽凹设于远端杆体的外表面上,且沿该远端杆体的径向贯穿该远端杆体;
近端横锁钉,该近端横锁钉安装于所述近端锁定孔内,并且与近端杆体形成夹角;
远端横锁钉,该远端横锁钉沿该远端杆体的径向布设于一横锁钉槽内,且将该远端杆体压住而阻碍远端杆体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臂交锁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横锁钉与近端杆体之间的夹角为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臂交锁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杆体具有两近端锁定孔,两近端锁定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贯穿该近端杆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臂交锁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杆体为一具有一折弯点的弧形杆体,并使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平刘崇兵赖志敏黄进吉
申请(专利权)人:博益宁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