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00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包括:棘爪、连接板、螺钉Ⅰ、螺钉Ⅱ、螺钉Ⅲ、棘轮和棘轮手柄;棘爪与棘轮手柄通过螺钉Ⅰ连接;棘轮与棘轮手柄通过连接板和螺钉Ⅱ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无人机尾翼口盖所处位置空间狭小的场景,可实现对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安装或拆卸的双向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现有某型无人机尾翼口盖所处位置空间狭小,导致无法使用常规的棘轮扳手进行操作,只能使用内六角扳手,且安装或拆卸螺钉的操作角度行程较小,所需的操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可应用于无人机尾翼口盖所处位置空间狭小的场景,可实现对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安装或拆卸的双向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包括:棘爪、连接板、螺钉Ⅰ、螺钉Ⅱ、螺钉Ⅲ、棘轮和棘轮手柄;棘爪与棘轮手柄通过螺钉Ⅰ连接;棘轮与棘轮手柄通过连接板和螺钉Ⅱ连接。在上述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中,棘轮手柄,包括:手柄和端部结构;其中,手柄与端部结构连接;端部结构为中空的圆环结构,端部结构上设置有连接孔Ⅰ和连接孔Ⅱ。在上述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中,棘爪的一端上设置有安装孔Ⅰ;螺钉Ⅰ穿过安装孔Ⅰ和连接孔Ⅰ,将棘爪和棘轮手柄连接在一起;其中,棘爪可绕由螺钉Ⅰ形成的轴转动。在上述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中,棘轮为一凸台结构,凸台上部分为齿状结构,凸台下部分为圆柱结构;圆柱结构安装在端部结构的中空腔体内,圆柱结构的外径不大于中空腔体的内径,齿状结构的外径大于中空腔体的内径,以便棘轮与棘轮手柄安装固定后,齿状结构位于端部结构的上表面上方。在上述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中,棘轮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一中心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孔Ⅱ和安装孔Ⅲ;连接板位于棘轮的上方;螺钉Ⅱ穿过安装孔Ⅲ拧入中心孔内,将连接板和棘轮连接在一起;其中,棘轮可绕由螺钉Ⅱ形成的轴转动;螺钉Ⅲ穿过安装孔Ⅲ拧入连接孔Ⅱ内,将棘轮通过连接板压紧在棘轮手柄上。在上述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中,安装完成后,棘爪的另一端卡在齿状结构任一齿槽内,当以螺钉Ⅰ为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棘爪时,棘爪的另一端推动齿状结构转动,进而带动一体成型的圆柱结构转动。在上述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中,圆柱结构为内六角结构。在上述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中,在使用时,内六角批头的一端卡在圆柱结构的内六角结构内,内六角批头的另一端对准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棘爪,棘爪的转动通过齿状结构传递至圆柱结构、再经由圆柱结构传递至内六角批头,实现内六角批头的转动,进而完成对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的安装或拆卸,实现在极小操作空间内安装或拆卸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可应用于无人机尾翼口盖所处位置空间狭小的场景,可实现对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安装或拆卸的双向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零件数较少,可采用型材进行简单加工,成本较低。(3)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可变向棘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棘爪,实现螺钉安装与拆卸。(4)本专利技术使用简单方便,可供地勤人员快速熟练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的展开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的整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的转动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与内六角批头的安装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包括:棘爪1、连接板2、螺钉Ⅰ31、螺钉Ⅱ32、螺钉Ⅲ33、棘轮4和棘轮手柄5。其中,棘爪1与棘轮手柄5通过螺钉Ⅰ31连接;棘轮4与棘轮手柄5通过连接板2和螺钉Ⅱ3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棘轮手柄5具体可以包括:手柄51和端部结构52。其中,手柄51与端部结构52连接。端部结构52为中空的圆环结构,端部结构52上设置有连接孔Ⅰ521和连接孔Ⅱ5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棘爪1的一端上设置有安装孔Ⅰ11。其中,螺钉Ⅰ31穿过安装孔Ⅰ11和连接孔Ⅰ521,将棘爪1和棘轮手柄5连接在一起;即,棘爪1可绕由螺钉Ⅰ31形成的轴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棘轮4为一凸台结构,凸台上部分为齿状结构41,凸台下部分为圆柱结构42。其中,圆柱结构42安装在端部结构52的中空腔体523内。优选的,圆柱结构42的外径不大于中空腔体523的内径,齿状结构41的外径大于中空腔体523的内径,以便棘轮4与棘轮手柄5安装固定后,齿状结构41位于端部结构52的上表面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棘轮4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一中心孔43,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孔Ⅱ21和安装孔Ⅲ22。其中,连接板2位于棘轮4的上方。螺钉Ⅱ32穿过安装孔Ⅲ21拧入中心孔43内,将连接板2和棘轮4连接在一起;即,棘轮4可绕由螺钉Ⅱ32形成的轴转动。螺钉Ⅲ33穿过安装孔Ⅲ22拧入连接孔Ⅱ522内,将棘轮4通过连接板2压紧在棘轮手柄5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安装完成后,棘爪1的另一端卡在齿状结构41任一齿槽内,当以螺钉Ⅰ31为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棘爪1时,棘爪1的另一端推动齿状结构41转动,进而带动一体成型的圆柱结构42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圆柱结构42为内六角结构。其中,内六角批头6的一端卡在圆柱结构42的内六角结构内,内六角批头6的另一端对准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棘爪1,棘爪1的转动通过齿状结构41传递至圆柱结构42、再经由圆柱结构42传递至内六角批头6,实现内六角批头6的转动,进而完成对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的安装或拆卸,实现在极小操作空间内安装或拆卸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本专利技术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棘爪(1)、连接板(2)、螺钉Ⅰ(31)、螺钉Ⅱ(32)、螺钉Ⅲ(33)、棘轮(4)和棘轮手柄(5);/n棘爪(1)与棘轮手柄(5)通过螺钉Ⅰ(31)连接;/n棘轮(4)与棘轮手柄(5)通过连接板(2)和螺钉Ⅱ(3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棘爪(1)、连接板(2)、螺钉Ⅰ(31)、螺钉Ⅱ(32)、螺钉Ⅲ(33)、棘轮(4)和棘轮手柄(5);
棘爪(1)与棘轮手柄(5)通过螺钉Ⅰ(31)连接;
棘轮(4)与棘轮手柄(5)通过连接板(2)和螺钉Ⅱ(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棘轮手柄(5),包括:手柄(51)和端部结构(52);其中,手柄(51)与端部结构(52)连接;端部结构(52)为中空的圆环结构,端部结构(52)上设置有连接孔Ⅰ(521)和连接孔Ⅱ(5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棘爪(1)的一端上设置有安装孔Ⅰ(11);
螺钉Ⅰ(31)穿过安装孔Ⅰ(11)和连接孔Ⅰ(521),将棘爪(1)和棘轮手柄(5)连接在一起;其中,棘爪(1)可绕由螺钉Ⅰ(31)形成的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尾翼口盖螺钉专用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棘轮(4)为一凸台结构,凸台上部分为齿状结构(41),凸台下部分为圆柱结构(42);圆柱结构(42)安装在端部结构(52)的中空腔体(523)内,圆柱结构(42)的外径不大于中空腔体(523)的内径,齿状结构(41)的外径大于中空腔体(523)的内径,以便棘轮(4)与棘轮手柄(5)安装固定后,齿状结构(41)位于端部结构(52)的上表面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凌博何玉成霍艳军于悦洋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