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90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储液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被配置为适于储液;吸液件,吸液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内,吸液件配置为适于吸取液体;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被配置为适于向吸液件供热,以使吸液件吸取的液体受热蒸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热装置仅加热吸液件吸取的液体,而不加热容纳空间内剩余的液体,该设置大大降低了待加热的液体量,这样,加热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吸液件中的液体吸收,从而大幅缩短液体从常温到沸腾并产生相对稳定蒸汽的时间,可实现快速产生高温蒸汽的目的,避免了能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当前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饮食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在解决工作或户外游玩时的饮食需求下,电热饭盒广受用户青睐。相关技术中,将发热板置于水中,利用发热板来加热水以产生蒸汽,进而对饭盒中的饭格进行加热或保温,该种加热方式产生蒸汽慢,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储液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被配置为适于储液;吸液件,吸液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内,吸液件配置为适于吸取液体;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被配置为适于向吸液件供热,以使吸液件吸取的液体受热蒸发。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储液部、吸液件及加热装置。其中,吸液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内,吸液件吸取液体,此时利用加热装置向吸液件供热,以加热吸液件吸取的液体进而产生蒸汽,并利用蒸汽来加热烹饪器具内的食材。其中,加热装置仅加热吸液件吸取的液体,而不是加热容纳空间内全部的液体,该设置大大降低了待加热的液体量,这样,加热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被吸液件中的液体吸收,从而大幅缩短液体从常温到沸腾并产生相对稳定蒸汽的时间,可实现快速产生高温蒸汽的目的,避免了能量的损失,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产生蒸汽的速度慢的问题,及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产生蒸汽的速度慢而导致对烹饪器具的电池的容量要求高,产品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根据本技术上述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吸液件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连接或过渡设置,吸液件的至少第一部位位于容纳空间内,加热装置被配置为至少向第二部位供热。在该技术方案中,吸液件具有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通过限定吸液件与容纳空间的位置关系,使得吸液件的至少第一部位位于容纳空间内,这样,容纳空间内的液体易沿第一部位流动进而实现吸液件的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吸取液体的目的。另外,加热装置用于为至少第二部位供热,即,限定了加热装置相对于吸液件的位置关系,使得加热装置与容纳空间内的液体相分离,故而,加热装置仅对吸液件吸取的液体加热,而不会加热容纳空间内的剩余液体,故而该设置能够保证产品高效加热,快速出蒸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部位位于容纳空间外或位于容纳空间内;和/或沿储液部的高度方向,第二部位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部位上方。在该技术方案中,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设置第二部位和容纳空间的位置关系,如,使第二部位位于容纳空间外或位于容纳空间内。容纳空间适于存储液体,但容纳空间不会全部充满液体,故而,将第二部位位于容纳空间内,仍可满足加热装置与容纳空间内的液体分离,而仅单独对吸液件吸取的液体进行供热的使用需求。进一步地,沿储液部的高度方向,第二部位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部位上方,故而,第二部位高于容纳空间内的液面,这样,有利于加热装置与容纳空间内的液体相分离,且有利于加热装置对第二部位的供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吸液件配置为通过毛细原理吸取液体。在该技术方案中,吸液件配置为通过毛细原理吸取液体,故,容纳空间内的液体受到毛细作用将会产生流动效果,也就是说,液体容易沿吸液件流动进而实现吸液件吸取液体。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吸液通道被构造为多孔结构;和/或吸液通道被构造为网状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吸液通道被构造为多孔结构和/或吸液通道被构造为网状结构,即,吸液件内部形成微通路,液体受到毛细作用将会产生流动效果,也就是说,液体能沿多孔结构和/或网状结构迅速扩散及流动,进而实现吸液件吸取液体的目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吸液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棉条、布、海绵和毛细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容器,容器构造出储液部或容纳空间。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烹饪器具包括容器,容器的内表面限定出储液部或容纳空间,至少部分吸液件伸入容器内,以实现吸液件吸取容纳空间内的液体的目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撑板,位于容器内,支撑板与容器的一部分内表面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烹饪器具包括容器和支撑板时,支撑板位于容器内,支撑板与容器相配合以实现支撑板与容器的一部分内表面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该设置合理利用了烹饪器具的现有结构,有利于减少改造材料的投入,进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容器设有安装结构,加热装置设于安装结构;其中,支撑板围设于加热装置的外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容器的结构,使得容器设有安装结构,进而利用安装结构定位加热装置,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安装结构来保证加热装置与容器及支撑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由于支撑板围设于加热装置的外侧,故而实现利用支撑板将容纳空间和支撑板上部的空间相分隔,换句话说,支撑板具有分离容纳空间内的液体和蒸汽的作用,减少蒸汽与水的热交换,降低了热量损失,从而能够用最少的能量产生足够多的蒸汽,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工作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安装结构自容器的底壁朝向容器的顶部方向凸起;或容器的一部分底壁构造成安装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结构自容器的底壁朝向容器的顶部方向凸起或容器的一部分底壁构造成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的结构设置限定了加热装置与容器及支撑板之间的位置关系,且使加热装置与容纳空间的液体相分离。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吸液件被构造为帽状结构,部分帽状结构的侧壁收容于安装结构内,加热装置位于吸液件内且与吸液件的底壁相抵靠;其中,加热装置位于容纳空间上方。在该技术方案中,吸液件被构造为帽状结构,部分帽状结构的侧壁收容于安装结构内,安装结构在固定吸液件的同时可保证吸液件与加热装置之间的配合尺寸。其中,加热装置位于吸液件内且与吸液件的底壁相抵靠,限定了吸液件的开口端朝向容器的底壁,且限定了加热装置的设置位置。加热装置位于容纳空间上方,即,限定了部分吸液件和加热装置均位于容纳空间上方,这样,加热装置仅加热吸液件吸取的液体,而容纳空间内未被吸取的液体则未被加热,该设置大大降低了待加热的液体量,使得加热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被吸液件中的液体吸收,从而大幅缩短液体从常温到沸腾并产生相对稳定蒸汽的时间,可实现快速产生高温蒸汽的目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安装结构设有安装部和定位槽,定位槽位于安装部的外侧,加热装置设于安装部,且部分吸液件收容于定位槽内;其中,定位槽限定出部分容纳空间。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结构设有安装部和定位槽,安装部用于加热装置的安装、定位,定位槽用于吸液件的安装、定位。由于定位槽位于安装部的外侧,定位槽与安装部相配合以限定加热装置与吸液件的位置关系。另外,定位槽限定出部分容纳空间,这样,吸液件可通过定位槽与容纳空间内的液体相接触,进而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液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被配置为适于储液;/n吸液件,所述吸液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吸液件配置为适于吸取液体;/n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被配置为适于向所述吸液件供热,以使所述吸液件吸取的液体受热蒸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被配置为适于储液;
吸液件,所述吸液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吸液件配置为适于吸取液体;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被配置为适于向所述吸液件供热,以使所述吸液件吸取的液体受热蒸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液件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第二部位连接或过渡设置,所述吸液件的至少所述第一部位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加热装置被配置为至少向所述第二部位供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位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外或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和/或
沿所述储液部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部位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位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液件配置为通过毛细原理吸取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液件被构造为多孔结构;和/或
所述吸液件被构造为网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液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棉条、布、海绵和毛细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构造出所述储液部或所述容纳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板,位于所述容器内,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容器的一部分内表面之间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安装结构;
其中,所述支撑板围设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结构自所述容器的底壁朝向所述容器的顶部方向凸起;或
所述容器的一部分底壁构造成所述安装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液件被构造为帽状结构,部分所述帽状结构的侧壁收容于所述安装结构内,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吸液件内且与所述吸液件的底壁相抵靠;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位于容纳空间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结构设有安装部和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安装部,且部分所述吸液件收容于所述定位槽内;
其中,所述定位槽限定出部分所述容纳空间。


1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