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580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S1、预先获知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下水的范围、污染现状以及修复目标的信息;S2、根据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下水的范围确定原位注入井注入修复系统的技术参数,其中包含有注入井数量、药剂影响半径、注入井的直径、注入压力以及药剂投加比,然后根据参数搭建原位注入井;S3、创建地下水监测井;S4、向搭建的原位注入井中注入碱激活的过硫酸钠溶液,使药剂在地下水的迁移作用下扩散至全部污染区,通过地下水的迁移作用,与土壤、地下水中有机物进行反应,降解污染区域中的污染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对土壤以及地下水的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染处理的
,特别涉及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环境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环境污染事故和人体健康损害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已经成为工业场地土壤中最普遍和最突出的污染物类型。特别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如储油罐泄漏、输油管线破裂、汽柴油溢洒事故等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并进一步给场地中的人体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而地下水污染(groundwaterpollution)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因此如何解决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一般是通过原位注入井注入修复系统进行修复,但是目前的修复方法中还是修复不理想的问题,故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补不理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预先获知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下水的范围、污染现状以及修复目标的信息;S2、根据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下水的范围确定原位注入井注入修复系统的技术参数,其中包含有注入井数量、药剂影响半径、注入井的直径、注入压力以及药剂投加比,然后根据参数搭建原位注入井;S3、创建地下水监测井;S4、向搭建的原位注入井中注入碱激活的过硫酸钠溶液,使药剂在地下水的迁移作用下扩散至全部污染区,通过地下水的迁移作用,与土壤、地下水中有机物进行反应,降解污染区域中的污染物。进一步,在步骤S3中向搭建的原位注入井中注入碱激活的过硫酸钠溶液时包含两部分内容,分别为药剂配置以及药剂注入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S4-1、药剂配置时,将激活过硫酸钠作为氧化药剂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活化剂,先在一个2m3体积的第一个药剂桶中配置浓度为7.5-8%的过硫酸钠溶液2m3,然后在一个1m3体积的第二药剂桶中配置浓度为5-6%的氢氧化钠溶液1m3,然后将过硫酸钠溶液以及氢氧化钠溶液药剂倒入第三个药剂桶后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后泵入一个3m3体积的第四药剂桶内,开启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完成后准备注入药剂;S4-2、通过气动隔膜泵将药剂灌入步骤S2创建的原位注入井中。进一步,在步骤S2中创建的原位注入井的底座浇筑水泥台防止返浆。进一步,所述的氧化剂和活化剂的质量比为2.975-3:1。进一步,在步骤S4-2中通过气动隔膜泵将药剂灌入步骤S2创建的原位注入井的巨人步骤如下:D1、首选通过配置2台气动隔膜泵,进行同时启用或分开使用的方式,将每一个气动隔膜泵分3条主管路连接注入井,然后将每条主管路上连接10-15口的原位注入井,并在每一个原位注入井上设置启动阀门;D2、然后检查每条主管路的开关情况;D3、调节每口原位注入井的启动阀门,控制注入流速在50L/h-120L/h,并根据注入时间确定不同速率;D4、待第三个药剂桶内的药剂注入完毕后,关闭所有管路,重新进行配药,返回步骤S4-1。进一步,所述反应药剂容量中,氧化剂的浓度为7.5%,活化剂的浓度为5%。进一步,步骤S4-2中药剂的灌注量需要根据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确认。进一步,在步骤S2中创建的原位注入井的孔径内径应为25-28mm,在步骤S3中所述地下水监测井的孔径内径为50mm。进一步,在步骤S2中创建的原位注入井的开缝宽度为2-3mm,开缝面积为建井的PVC管的总表面积的4-7%。本专利技术得到的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的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的方法能够向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中加入激活过硫酸钠溶液就能有效的降低污水以及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同时实现快速降解,且效果最佳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预先获知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下水的范围、污染现状以及修复目标的信息;S2、根据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下水的范围确定原位注入井注入修复系统的技术参数,其中包含有注入井数量、药剂影响半径、注入井的直径、注入压力以及药剂投加比,然后根据参数搭建原位注入井;S3、创建地下水监测井;在地下水监测井过程中通过监测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和药剂浓度,对扩散效果进行分析,即通过地下水监测井可以对目标地块的地下水进行采样,进而作后续实验室分析,从而分析地下水及土壤的修复效果,方便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修复过程中注入系统的参数等,地下水监测井通常按以下方式进行创建:第一,原则上污染源或修复区地下水上游设置地下水监测井1-2口;第二,在修复范围内设置不少于2-3口监测井,亦可根据修复场地的面积适量增加监测井的数量,另外也可根据污染的严重程度适量增加地下水监测井的数量;第三,在地下水下游设置适量的地下水监测井。S4、向搭建的原位注入井中注入碱激活的过硫酸钠溶液,使药剂在地下水的迁移作用下扩散至全部污染区,通过地下水的迁移作用,与土壤、地下水中有机物进行反应,降解污染区域中的污染物。进一步,在步骤S3中向搭建的原位注入井中注入碱激活的过硫酸钠溶液时包含两部分内容,分别为药剂配置以及药剂注入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S4-1、药剂配置时,将激活过硫酸钠作为氧化药剂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活化剂,先在一个2m3体积的第一个药剂桶中配置浓度为7.5-8%的过硫酸钠溶液2m3,然后在一个1m3体积的第二药剂桶中配置浓度为5-6%的氢氧化钠溶液1m3,然后将过硫酸钠溶液以及氢氧化钠溶液药剂倒入第三个药剂桶后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后泵入一个3m3体积的第四药剂桶内,开启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完成后准备注入药剂;S4-2、通过气动隔膜泵将药剂灌入步骤S2创建的原位注入井中。进一步,在步骤S2中创建的原位注入井的底座浇筑水泥台防止返浆。进一步,所述的氧化剂和活化剂的质量比为2.975-3:1。进一步,在步骤S4-2中通过气动隔膜泵将药剂灌入步骤S2创建的原位注入井的巨人步骤如下:D1、首选通过配置2台气动隔膜泵,进行同时启用或分开使用的方式,将每一个气动隔膜泵分3条主管路连接注入井,然后将每条主管路上连接10-15口的原位注入井,并在每一个原位注入井上设置启动阀门;D2、然后检查每条主管路的开关情况;D3、调节每口原位注入井的启动阀门,控制注入流速在50L/h-120L/h,并根据注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预先获知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下水的范围、污染现状以及修复目标的信息;/nS2、根据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下水的范围确定原位注入井注入修复系统的技术参数,其中包含有注入井数量、药剂影响半径、注入井的直径、注入压力以及药剂投加比,然后根据参数搭建原位注入井;/nS3、创建地下水监测井;/nS4、向搭建的原位注入井中注入碱激活的过硫酸钠溶液,使药剂在地下水的迁移作用下扩散至全部污染区,通过地下水的迁移作用,与土壤、地下水中有机物进行反应,降解污染区域中的污染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先获知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下水的范围、污染现状以及修复目标的信息;
S2、根据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下水的范围确定原位注入井注入修复系统的技术参数,其中包含有注入井数量、药剂影响半径、注入井的直径、注入压力以及药剂投加比,然后根据参数搭建原位注入井;
S3、创建地下水监测井;
S4、向搭建的原位注入井中注入碱激活的过硫酸钠溶液,使药剂在地下水的迁移作用下扩散至全部污染区,通过地下水的迁移作用,与土壤、地下水中有机物进行反应,降解污染区域中的污染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向搭建的原位注入井中注入碱激活的过硫酸钠溶液时包含两部分内容,分别为药剂配置以及药剂注入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S4-1、药剂配置时,将激活过硫酸钠作为氧化药剂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活化剂,先在一个2m3体积的第一个药剂桶中配置浓度为7.5-8%的过硫酸钠溶液2m3,然后在一个1m3体积的第二药剂桶中配置浓度为5-6%的氢氧化钠溶液1m3,然后将过硫酸钠溶液以及氢氧化钠溶液药剂倒入第三个药剂桶后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后泵入一个3m3体积的第四药剂桶内,开启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完成后准备注入药剂;
S4-2、通过气动隔膜泵将药剂灌入步骤S2创建的原位注入井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创建的原位注入井的底座浇筑水泥台防止返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位注入井修复系统中土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闾文景张瑜王珏章盾魁于洋欧盛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风玉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