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69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其中反应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层和封装层,所述主体结构层集成有液珠的槽,所述封装层叠置于所述主体结构层的一侧;其中,所述主体结构层与所述封装层采用同种材料制成,且所述主体结构层的熔融温度高于所述封装层的熔融温度,所述主体结构层与所述封装层通过热键合方式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应装置,具有一体化、结构稳定、强度高等优点,显著提升液珠生成的稳定性,同时具备制作效率高、质量好、适合批量化生产等优点,对于反应装置应用在临床诊断、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开发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装置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反应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精密机械精加工、热压法等小批量制备微结构加工方面,可以实现亚微米、多级结构、多孔道集成等反应装置设计。但是对于热塑性聚合物反应装置的加工与键合技术在制作效率、制作质量、制作精度、方法的适应性等方面存在主要问题,也是目前反应装置批量化实现生产的主要瓶颈问题,其技术难度主要表现在:键合需要同时解决连接与密封问题、反应装置材质的整体机械强度、槽塌陷与变形、批量化生产的一致性等问题。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实现批量化生产的反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层和封装层,所述主体结构层集成有液珠的槽,所述封装层叠置于所述主体结构层的一侧;其中,所述主体结构层与所述封装层采用同种材料制成,且所述主体结构层的熔融温度高于所述封装层的熔融温度,所述主体结构层与所述封装层通过热键合方式连接。较佳地,所述主体结构层内集成有流动聚焦型槽。较佳地,所述流动聚焦型槽包括有主槽、分散相槽和两连续相槽,两所述连续相槽对称设置,所述分散相槽设置在两所述连续相槽之间;两所述连续相槽、所述分散相槽同一侧的一端均连接到所述主槽的一端上并与之连通,所述主槽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分散相槽、连续相槽一侧延伸。较佳地,所述连续相槽、分散相槽、主槽的直径比例为1∶(0.2~1)∶(1~1.5)。较佳地,所述连续相槽远离所述主槽的一端设置连续相进料口,所述分散相槽远离所述主槽的一端设置有分散相进料口,所述主槽远离所述分散相槽、连续相槽的一端设置有主槽出料口。较佳地,所述连续相进料口、分散相进料口、主槽出料口贯穿所述主体结构层,且所述连续相进料口、分散相进料口、主槽出料口的一端通过所述封装层密封。较佳地,两所述连续相槽远离所述主槽的一端相连通并共用一个所述连续相进料口。较佳地,所述分散相在槽进料口的直径与所述分散相槽的直径比例为1:1~2;所述连续相槽进料口的直径与所述连续相槽的直径比例为1:1~2。较佳地,所述分散相进料口通过连接槽与所述分散相槽连通,且所述连接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分散相槽的直径。较佳地,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分散相槽连接处呈斜面连接,且该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60°。较佳地,所述主槽出料口内侧孔径大于外侧孔径。较佳地,所述主槽出料口为一阶梯孔或喇叭形孔。较佳地,还包括有支持层,所述支持层叠置于所述封装层背向所述主体结构层的一侧上。较佳地,所述主体结构层、封装层与支持层的材料厚度比例为1:(0.05~0.5):(1~3)。较佳地,所述支持层与所述主体结构层、所述封装层采用同种材料制成。较佳地,所述主体结构层与所述封装层采用热塑性聚合物材料。较佳地,所述主体结构层与所述封装层采用环烯烃聚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反应装置的加工方法,用于加工如上所述的反应装置,加工制作方法为:S1、采用同种材料分别加工出所述主体结构层和封装层,并通过控制材料的聚合度,使得加工获得的所述封装层的熔融温度高于所述主体结构层的熔融温度;S2、加工好的所述主体结构层和封装层通过热键合方式进行连接。较佳地,步骤S2进一步包括:所述主体结构层和封装层在真空条件下通过热键合方式进行连接。较佳地,步骤S2进一步包括:热键合温度低于所述主体结构层的熔融温度,且高于或等于所述封装层的熔融温度。较佳地,所述热键合温度与所述主体结构层的熔融温度相差0.1~10%。较佳地,步骤S2进一步包括:热键合温度范围为90~160℃。较佳地,步骤S2进一步包括:热键合时间范围为3~30min。较佳地,步骤S2进一步包括:热键合连压力范围为20~200kg。较佳地,所述封装层背向所述主体结构层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支持层,所述支持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采用胶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较佳地,所述支持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的粘合压力范围为1~10kg。较佳地,所述支持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的粘合时间范围为3~30s。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应装置,主体结构层和封装层采用同种材料制成,一方面提高了反应装置的整体机械强度,另一方面为两层之间的热键合连接提供理论支持,还可避免引入杂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限定了主体结构层的熔融温度高于封装层的熔融温度,在热键合连接过程中只要热键合温度达到封装层的熔融温度即可实现连接的功能,此时热键合温度还可实现低于主体结构层的熔融温度,从而防止在热键合连接过程中由于热键合温度高导致其内的形成槽的槽塌陷、变形的问题,有利于保证批量生产的一致性,适用于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反应装置,具有一体化、结构稳定、强度高等优点,显著提升液珠生成的稳定性,同时具备制作效率高、质量好、适合批量化生产等优点,对于反应装置应用在临床诊断、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开发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反应装置的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
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层和封装层,主体结构层集成有液珠的槽槽,封装层叠置于主体结构层的一侧;其中,主体结构层与封装层采用同种材料制成,且主体结构层的熔融温度高于封装层的熔融温度,主体结构层与封装层通过热键合方式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应装置,主体结构层和封装层采用同种材料制成,一方面提高了反应装置的整体机械强度,另一方面为两层之间的热键合连接提供理论支持,还可避免引入杂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限定了主体结构层的熔融温度高于封装层的熔融温度,在热键合连接过程中只要热键合温度达到封装层的熔融温度即可实现连接的功能,此时热键合温度还可实现低于主体结构层的熔融温度,从而防止在热键合连接过程中由于热键合温度高导致其内的形成槽的槽塌陷、变形的问题,有利于保证批量生产的一致性,适用于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反应装置,具有一体化、结构稳定、强度高等优点,显著提升液珠生成的稳定性,同时具备制作效率高、质量好、适合批量化生产等优点,对于反应装置应用在临床诊断、药物分析、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层和封装层,所述主体结构层集成有液珠的槽,所述封装层叠置于所述主体结构层的一侧;/n其中,所述主体结构层与所述封装层采用同种材料制成,且所述主体结构层的熔融温度高于所述封装层的熔融温度,所述主体结构层与所述封装层通过热键合方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层和封装层,所述主体结构层集成有液珠的槽,所述封装层叠置于所述主体结构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主体结构层与所述封装层采用同种材料制成,且所述主体结构层的熔融温度高于所述封装层的熔融温度,所述主体结构层与所述封装层通过热键合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层内集成有流动聚焦型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聚焦型槽包括有主槽、分散相槽和两连续相槽,两所述连续相槽对称设置,所述分散相槽设置在两所述连续相槽之间;两所述连续相槽、所述分散相槽同一侧的一端均连接到所述主槽的一端上并与之连通,所述主槽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分散相槽、连续相槽一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槽、分散相槽、主槽的直径比例为1∶(0.2~1)∶(1~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槽远离所述主槽的一端设置连续相进料口,所述分散相槽远离所述主槽的一端设置有分散相进料口,所述主槽远离所述分散相槽、连续相槽的一端设置有主槽出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进料口、分散相进料口、主槽出料口贯穿所述主体结构层,且所述连续相进料口、分散相进料口、主槽出料口的一端通过所述封装层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连续相槽远离所述主槽的一端相连通并共用一个所述连续相进料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相槽进料口的直径与所述分散相槽的直径比例为1:1~2;所述连续相槽进料口的直径与所述连续相槽的直径比例为1:1~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相进料口通过连接槽与所述分散相槽连通,且所述连接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分散相槽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分散相槽连接处呈斜面连接,且该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60°。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出料口内侧孔径大于外侧孔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出料口为一阶梯孔或喇叭形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持层,所述支持层叠置于所述封装层背向所述主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亚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瑞宏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