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汝恢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64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大容量密闭式多用畚箕是一种日用器具。它改善了环境卫生,并且给日常生活带来方便。本多用畚箕的盖子即为一普通畚箕,而筒形箱体增大了垃圾的容量。盖子和容器的密闭连接,防止了异味扩散和害虫孽生。而对垃圾的收集、处理和对本体的清洗均很方便。(*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对日常生活中垃圾的收集、处理的机械装置,IPC分类号为A47G35/00。通常,人们用扫帚把室内积灰、杂物等扫入普通畚箕,或直接将各种动物内脏、瓜皮、菜叶、废纸等丢入畚箕,等装满时,再倒入垃圾桶。此种习惯做法有二显著弊端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家每户各种生活垃圾数量明显上升。这样,原普通家用畚箕之容量就愈显其小,增加倒垃圾的次数就带来不方便。2.由于原普通畚箕是全开放式的,则动物内脏、夏季的瓜皮之类既易散发异味,又会招致苍蝇、老鼠、蟑螂等害虫,给它们提供了食源。往往成为居民家中蟑螂、老鼠不能绝迹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厨房、店堂的室内卫生,对人民健康不利。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室内环境卫生和方便人们对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本技术的特点是容量大、密闭式。在克服原普通畚箕的不足处有特殊功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该装置有盖子〔1〕,外形和普通畚箕基本一致,但顶端有手柄〔4〕,两侧有凸槽〔5〕和凸半球〔6〕以及扣子〔7〕。它的主体容器〔2〕为一下部稍大的筒形箱体,内侧有凹槽〔8〕和凹半球〔9〕,外侧有钩子〔10〕,容器〔2〕下部以销轴连接底板〔3〕。在销轴上装有弹簧〔11〕,在底板〔3〕与容器〔2〕的启闭处有弹性搭扣〔14〕。底板〔3〕的上面有框形翻边〔12〕,下面有防滑凸纹〔13〕。本装置用金属、塑料制成。本技术的详细细节及操作情况如下盖子〔1〕通常可作普通畚箕使用,从而保留了传统畚箕的优点。当垃圾量大或有腥臭杂物时,盖子〔1〕中的垃圾可倒入容器〔2〕,盖子〔1〕作为一个活络抽板,可随开随关。当将盖子〔1〕插入容器〔2〕时,凸槽〔5〕嵌入凹槽〔8〕,凸半球〔6〕嵌入凹半球〔9〕,达到基本密闭,防止了异味外溢和害虫进出。底板〔3〕上的框形翻边〔12〕防止了可能有的液汁的渗漏。当需要倒掉整箱垃圾时,把钩子〔10〕钩住扣子〔7〕,一手拎手柄〔4〕提箱,另一手拨动弹性搭扣〔14〕,则弹簧〔11〕的弹力使底板〔3〕自动翻开,垃圾即全部落入垃圾桶。倒毕,把箱体朝地面一揿,可使容器〔2〕和底板〔3〕由弹性搭扣〔14〕的作用重新闭合。既卫生又方便。而抽去盖子〔1〕、打开底板〔3〕,即可用水对三部分进行冲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收集处理装置,主要由盖、筒体、底板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盖子[1]的外形为普通畚箕状,呈三角柱体,b、筒形箱体作为存物容器[2],上部开口、下部装有启闭式活络底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收集处理装置,主要由盖、筒体、底板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盖子[1]的外形为普通畚箕状、呈三角柱体,b、筒形箱体作为存物容器[2]、上部开口、下部装有启闭式活络底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盖子〔1〕顶端有手柄〔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容器〔2〕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汝恢
申请(专利权)人:张汝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