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松华专利>正文

一种蝶形衬垫及应用该衬垫的内衬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62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日常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蝶形衬垫及应用该衬垫的内衬层。本蝶形衬垫包括左翼板及右翼板,所述左翼板与右翼板处于同一平面或处于平行的两平面上,且左翼板与右翼板的相邻端之间布置衔接彼此的铰接部,所述铰接部轴线平行左翼板板面及右翼板板面。本蝶形衬垫可搭配现有口罩而使用,从而可扩大口鼻前的空间,使得呼吸更为通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蝶形衬垫的内衬层,也即将位于铰接部同一端的左翼板与右翼板的相邻弧边彼此相抵并固定后,形成内衬层的外拱罩状构造,以进一步的提升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蝶形衬垫及应用该衬垫的内衬层本申请主张2020年06月29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021244142.X的“一种蝶形衬垫及应用该衬垫的内衬层”的优先权,原受理机构为中国。
本技术属于日常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蝶形衬垫及应用该衬垫的内衬层。
技术介绍
为了阻止带有病原体的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播,口罩作为预防和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口罩多为平面型口罩,主要由多层棉纱布叠置而形成纱布层,以起到所需的隔离功能。众所周知,平面型口罩结构简单、实用且操作可靠,但使用上的问题也不可小视:当使用平面型口罩严密挡住口鼻后,口罩的纱布层会在两侧束带的拉力下紧紧贴在使用者的口鼻上,使得鼻孔前的通气空间骤然缩小,随之容易出现憋气闷塞,甚至口罩过滤层往返吸动的不适感觉,特别是在需要口罩厚度较大的场合尤为如此。此外的,口罩的纱布层紧贴使用者的口鼻,在闷热环境内,尤其是身穿高封闭性的防疫服时,纱布层的粗糙结构与使用者口鼻尤其是鼻尖频繁摩擦,极易出现鼻顶部磨红甚至磨损状况,从而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使用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使用可靠便捷的蝶形衬垫,其可搭配现有口罩而使用,从而可扩大口鼻前的空间,使得呼吸更为通畅;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蝶形衬垫的内衬层,以进一步的提升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蝶形衬垫,其特征在于:本蝶形衬垫包括左翼板及右翼板,所述左翼板与右翼板处于同一平面或处于平行的两平面上,且左翼板与右翼板的相邻端之间布置衔接彼此的铰接部,所述铰接部轴线平行左翼板板面及右翼板板面。优选的,所述左翼板与右翼板沿铰接部轴线彼此轴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左翼板与右翼板外形均呈椭圆状,左翼板与右翼板的短轴端彼此结合以便形成所述铰接部;所述左翼板与右翼板上贯穿设置便于气流通行的镂空孔。优选的,左翼板与右翼板的长轴端呈板宽逐渐减小的尖角状。优选的,所述左翼板与右翼板均为PE泡棉材质。优选的,本蝶形衬垫还包括双面胶层,所述双面胶层布置于左翼板及右翼板的同侧板面处。左翼板与右翼板的用于接触使用者皮肤的一侧面布置有起到清凉及提神醒脑功能的功能层。一种应用所述蝶形衬垫的内衬层,其特征在于:将位于铰接部同一端的左翼板与右翼板的相邻弧边彼此相抵并固定后,形成内衬层的外拱罩状构造。优选的,本内衬层还包括用于固定左翼板与右翼板的相邻弧边的双面定位胶,所述双面定位胶位于内衬层的用于贴合口罩的一侧面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基于现有的口罩结构,本技术以平面结构的蝶形衬垫来作为内衬,从而能在传统口罩沿人体面部轮廓弯曲后,利用蝶形衬垫的平面蝶形结构沿铰接部活动后自然构筑的折角状的V型空间,进而使得传统口罩由平面贴合使用者口鼻转换为主动撑开使用者口鼻区域,最终利用了蝶形衬垫形成的立体骨骼来扩大使用者口鼻前的空间,使得使用者呼吸更为通畅。2)、蝶形衬垫,一方面其本身是作为口罩的衍生件而存在的,其材质以舒适使用为主;另一方面,整个衬垫外形由于有彼此对称的左翼板与右翼板,因此在视觉上呈现了蝶状分布,使用时不需分上下即可直接使用,也就兼顾了美观性与实用性。实际使用时,本技术优选使用PE泡棉来制作,以利用其密度低、表面光滑、高弹性、高韧性的特点,来提升其使用可靠性及舒适度;此外,PE泡棉优良的二次加工性,也利于快速压制成型蝶形衬垫。更有选的,则可选用性能更优的XPE或IXPE材质来制作蝶形衬垫,以进一步提升其使用性价比。3)、实际安装蝶形衬垫时,蝶形衬垫的轮廓线应当始终位于口罩的封边所围合形成的区域内,以保证口罩在使用时各边与人体面部的贴合可靠性及封闭性。当蝶形衬垫的轮廓线与封边相接触时,蝶形衬垫应当设计为尽可能不影响封边的使用密封性,以确保口罩功能的正常使用。4)、在实际使用蝶形衬垫时,考虑到工作环境的燥热性或考虑增加其他功能性需求,蝶形衬垫上还可以布置功能层,如带有薄荷醇的无纺布层等等,这些功能层可在初始制作时即一体固定在蝶形衬垫的相应面处,以作为模块件来起到额外功能附加的效果。5)、对于蝶形衬垫而言,当装配于现有口罩上时,既可直接粘固在口罩内侧面,也可先装在无纺布袋等容纳袋内后再固定在口罩内侧面处。甚至必要时,可对蝶形衬垫作外观上的美化设计,从而能直接应用于口罩外侧面处,以便在形成立体骨骼功能的同时,又兼具美观性,更适合不喜口罩的小孩等群体所使用。这样,基于市面上庞大的既有口罩数量,本技术能通过后期的购置来直接参与传统口罩的使用过程,无需单独更新换代现有的口罩生产线,性价比更高,也更利于被使用者所接受。当然,本技术也可一体化的成型于口罩上,如在口罩上布置夹层腔等等,此处就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图4及图5为本技术的其中三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及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变形结构图;图6为图5的使用状态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a-口罩11-左翼板12-右翼板13-铰接部14-镂空孔20-双面胶层30-双面定位胶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6,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其主体结构包括彼此对称设置的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在图1中可看出,实际上优选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是彼此对称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同时对称轴应当刚好位于铰接部13轴线上。由于图1中所示结构的材质直接采用PE泡棉材料制成,因此铰接部13也就自然由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的连接边直接简化形成。为兼具实用性及美观性,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在图5中呈现了椭圆状结构;而在图1及图3中,本技术再对椭圆状的左翼板11及右翼板12的长轴端进行尖角处理,从而最终形成碟翼状布局。在使用时,图1所示结构可以如图6所示的利用自身平面结构而直接撑在口罩内侧,从而将口罩撑起;之后再利用铰接部13的铰接特性而将左板体与右板体弯折或弯曲形成夹角状态,最终在口罩内侧构成折角状的立体骨骼。而同时的,图1所示结构也可以如图2-3所示的,利用碟翼状的左翼板11及右翼板12的相邻侧曲线轮廓的彼此并拢及固定,可自然的形成图示的立体的外拱罩状构造。当外拱罩状的内衬层成型后,通过双面定位胶30的双边固定功能,从而在确保内衬层的结构定型效果的同时,也能满足相对口罩的粘固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蝶形衬垫的特殊结构,在呈现如图6所示的使用状态时,也即利用双面胶层20粘固在口罩a的内侧面时,图5所示的蝶形衬垫上下两侧处开放区域刚好左右分置在使用者的脸部,这显然起到的避让使用者脸部的功能,以便提升使用舒适度,佩戴感更好。而正常呼出及吸入所产生的气流,或可通过上述开放区域进出,或可通过镂空孔14进出,不会对使用者产生不良影响。而当蝶形衬垫变形为如图2-3所示的内衬层时,内衬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蝶形衬垫,其特征在于:本蝶形衬垫包括左翼板(11)及右翼板(12),所述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处于同一平面或处于平行的两平面上,且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的相邻端之间布置衔接彼此的铰接部(13),所述铰接部(13)轴线平行左翼板(11)板面及右翼板(12)板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629 CN 202021244142X1.一种蝶形衬垫,其特征在于:本蝶形衬垫包括左翼板(11)及右翼板(12),所述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处于同一平面或处于平行的两平面上,且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的相邻端之间布置衔接彼此的铰接部(13),所述铰接部(13)轴线平行左翼板(11)板面及右翼板(12)板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形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沿铰接部(13)轴线彼此轴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蝶形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外形均呈椭圆状,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的短轴端彼此结合以便形成所述铰接部(13);所述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上贯穿设置便于气流通行的镂空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蝶形衬垫,其特征在于:左翼板(11)与右翼板(12)的长轴端呈板宽逐渐减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松华
申请(专利权)人:殷松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