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防护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62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防护面罩,包括永久性头套和一次性透明遮挡膜,在头套前侧的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在透明遮挡膜的上半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结构相匹配的配合结构;头套和透明遮挡膜通过固定结构和配合结构可拆卸式连接。上述医用防护面罩,便于更换一次性透明遮挡膜。通过更换一次性遮挡膜,可以达到更换医用防护面罩的目的,从而可以保证医护人员的使用安全,防止喷溅物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防护面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防护面罩,尤其涉及用于耳鼻喉科使用的防护面罩,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在耳鼻喉科日常的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耳部、鼻部或喉部进行检查诊断。在检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患者的分泌物发生喷溅的情形。现在检查过程中所使用的的防护面罩全是整体性结构,部分为一次性面罩,部分为永久性面罩。使用一次性防护面罩,成本较高,容易增加患者负担,而使用永久性防护面罩,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量。此外,现有的面罩,对医生保护有限,仅限于保护面部和部分颈部;喷溅物有可能喷到医生头部、肩部,也有可能沿透明面罩流到医护人员身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现有面罩中设置的光源的亮度几乎都不可调节,在检查时,不便于医护人员拍摄或检查患者患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防护面罩。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防护面罩,包括永久性头套和透明遮挡膜,在头套前侧的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在透明遮挡膜的上半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结构相匹配的配合结构;头套和透明遮挡膜通过固定结构和配合结构可拆卸式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头套前侧正中的位置,与前额位置对应;所述配合结构设置在距离所述透明遮挡膜上边沿1/5~1/2之间的位置。其中较优地,所述固定结构是多个凸台,所述配合结构为多个对应的凹槽。在本技术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头套前侧的内部;所述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透明遮挡膜的顶端。其中较优地,所述固定结构是设置在所述头套下边沿内部的多个固定架,多个固定架中形成供透明遮挡膜插入的缝隙,在缝隙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另一侧形成与凹槽相对的侧壁;弹簧或弹性体的一端固定或挤压在凹槽的底部,定位球挤压在弹簧或弹性体靠近缝隙的一端和侧壁之间,定位球可自由转动;在透明遮挡膜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孔或凹坑,用于与所述定位球配合。此外,上述两个技术方案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如下结构特征:其中较优地,所述透明遮挡膜呈弧形,所述透明遮挡膜的面积足以覆盖头、面、颈及部分肩部。其中较优地,所述透明遮挡膜的下边缘和两侧竖直边缘设置有向远离所述头套的方向延伸的折边。其中较优地,所述头套内部设置有照明模块,所述照明模块包括电源支架、电源固定板和照明电路,其中,照明模块通过电源支架与安装架连接,所述电源固定板固定在电源支架上,所述照明电路设置在电源固定板上,所述照明电路中包括光源。其中较优地,所述光源为环闪光源,所述光源的强/亮度可调。其中较优地,所述透明遮挡膜为一次性透明遮挡膜。本技术所提供的医用防护面罩,包括永久性头套和透明遮挡膜,永久性头套和透明遮挡膜通过固定结构和配合结构可拆卸式连接。上述医用防护面罩,便于更换透明遮挡膜。通过更换透明遮挡膜,可以达到更换医用防护面罩的目的,从而可以保证医护人员的使用安全,防止喷溅物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防护面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设置在头套内部的照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设置在头套对应于前额位置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透明遮挡膜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防护面罩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头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设置在头套内部的照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第二实施例中照明模块的开关和光源的设置位置示意图;图10是第二实施例中设置在头套内部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固定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是第二实施例中透明遮挡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医用防护面罩,包括永久性头套(下文简称,头套)和透明遮挡膜,在头套前侧的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在透明遮挡膜的上半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结构相匹配的配合结构;头套和透明遮挡膜通过固定结构和配合结构可拆卸式连接。通过将永久性头套和透明遮挡膜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清洗、更换透明遮挡膜,方便医用防护面罩的使用。透明遮挡膜推荐使用一次性遮挡膜,通过更换一次性遮挡膜,可以达到更换防护面罩的目的,并且节约成本。下面以两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医用防护面罩的结构进行具体描述。第一实施例在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医用防护面罩包括头套10和透明遮挡膜20,在头套10前侧的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14,在透明遮挡膜20的上半部分设置有与固定结构14相匹配的配合结构22;头套10和透明遮挡膜20通过固定结构14和配合结构22可拆卸式连接。其中,如图2所示,永久性头套10采用塑料加工而成。头套10是近似半球壳形的头套,其形状和人体大脑的外形契合。在头套10的前侧设置有照明模组12和固定结构14,在头套10的后侧设置有固定带11。固定带11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头套10粘接或挂接;或者,固定带11的一端与头套10固定,另一端与头套10粘接或挂接。通过调整固定带11的连接位置,可以调节头套10的大小,使其与不同头围的头部紧密固定。医护人员可根据需求自己调整固定带11的连接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头套10前端与前额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照明模块12。照明模块12固定在安装架13上。安装架13与头套10一体成型。照明模块12包括电源支架121、电源固定板122和照明电路。其中,照明模块12通过电源支架121与安装架13连接。例如,电源支架121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和安装架13连成一整体,或者,电源支架121还可以通过螺钉与安装架13连成一体。电源固定板122可以通过卡扣固定在电源支架121上,照明电路设置在电源固定板121上。照明电路包括光源123、电池、电线以及开关。光源123建议使用环闪光源,光源的强度/亮度可调。设置在头套10与前额对应的位置的光源123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透明遮挡膜20向前方照射,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治疗、拍摄用于分析。电源固定板122上还设置有电池槽,通过将电池放入电池槽,可以使电池给照明电路供电。电线用于连接光源123和电池,并且在电线中设置有开关,开关内嵌在头套10一侧。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固定结构14设置在头套10前侧正中的位置,与前额位置对应。固定结构14分别是设置在电源模块12两侧的两个向前伸出的凸台14(也称固定筋);凸台14可以与头套10前侧的安装架13及头套10一体成型。凸台14可以采用圆柱形结构,凸台14的一个侧面与安装架13的前端连接。圆柱形结构的凸台14便于安装和拆卸透明遮挡膜20。如图5所示,透明遮挡膜20为一次性透明遮挡膜。透明遮挡膜20呈弧形,透明遮挡膜20的面积足以覆盖头、面、颈及部分肩部,并且,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永久性头套和透明遮挡膜,在头套前侧的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在透明遮挡膜的上半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结构相匹配的配合结构;头套和透明遮挡膜通过固定结构和配合结构可拆卸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永久性头套和透明遮挡膜,在头套前侧的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在透明遮挡膜的上半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结构相匹配的配合结构;头套和透明遮挡膜通过固定结构和配合结构可拆卸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头套前侧正中的位置,与前额位置对应;
所述配合结构设置在距离所述透明遮挡膜上边沿1/5~1/2之间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是多个凸台,所述配合结构为多个对应的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头套前侧的内部;
所述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透明遮挡膜的顶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是设置在所述头套下边沿内部的多个固定架,多个固定架中形成供透明遮挡膜插入的缝隙,在缝隙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另一侧形成与凹槽相对的侧壁;弹簧或弹性体的一端固定或挤压在凹槽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红徐前丁一鸣马廷耀周梦娇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