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翠贤专利>正文

多螺杆秸秆膨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58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56
多螺杆秸秆膨化装置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螺杆秸秆膨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螺杆秸秆膨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膨化机构,膨化机构包括机筒41,其特征在于机筒41内穿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轴,轴后端置于机筒41外侧并连接驱动传输部件,轴的前端置于机筒41前端,机筒41内的轴上由机筒41后部进料口处至机筒41前端出料口设置有螺杆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螺杆秸秆膨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用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多螺杆秸秆膨化装置。
技术介绍
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产品的剩余产物,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宝贵的粗饲料资源。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年产6-7亿吨。实际上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秸秆虽然可以直接作为禽畜饲料,但是秸秆自身的粗纤维、木质素、蜡化皮等使禽畜难以消化吸收,并且适口性极差。因此需要秸秆膨化设备对秸秆进一步处理。现有的秸秆膨化设备基本上都是单螺杆。存在电机功率大、产量低、产品均一性差、易堵料、工作不连续,螺杆等零件磨损严重造成使用成本大幅度增加。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此类设备的市场化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螺杆秸秆膨化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膨化机构,膨化机构包括机筒41,其特征在于机筒41内穿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轴,轴后端置于机筒41外侧并连接驱动传输部件,轴的前端置于机筒41前端,机筒41内的轴上由机筒41后部进料口处至机筒41前端出料口设置有螺杆结构。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轴前端连接有调整膨化腔内压力的增压头11,螺杆结构前端与增压头11内端相联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机筒41内穿有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主动轴12后端置于机筒41外侧并连接驱动传输部件,从动轴40与主动轴12通过齿轮19进行动力传递异向旋转;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的前端置于机筒41前端并连接有调整压力的增压头11;机筒41内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上由机筒41后部进料口处至机筒41前端出料口依次设置有螺旋线旋向相反的螺杆结构并与增压头11内端相联接。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分别与螺杆结构刚性连接。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螺杆结构采用外螺旋套,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穿过外螺旋套。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螺杆结构根部为锥体形状,外螺旋叶片的侧母线为直线型。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螺杆结构上螺旋叶片的螺距由进料口至出料口逐渐变小。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主动轴12的扭矩通过齿轮传递给从动轴4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膨化机构的机筒两侧分别开有腰型观察维修孔50。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膨化机构的进料口处设置有喂料斗装配,喂料斗装配上设置有搅拌破拱机构,膨化机构设置在机座上。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机筒41内壁设置有与螺杆外螺纹套旋线旋向相反的螺旋牙型结构或沿着机筒轴向的沟槽;沟槽为多个,沿周向均布。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机筒41的内侧设置有后端衬套,所述螺旋牙型结构或沿着机筒轴向的沟槽设置在后端衬套内壁上。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膨化机构的进料口处设置有破碎装置,破碎装置上设置有旋转圆筒加料斗5,膨化机构设置在机座上。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驱动传输部件采用皮带轮7且槽数不小于五的多槽C型带轮。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驱动传输部件前侧的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上设置有连体的支撑轴承座30,连体支撑轴承座30下端设置在机座1上。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连体的支撑轴承座30内既装有轴承也是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动力互传的齿轮箱体。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后端衬套采用可更换的双孔整体衬套。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增压头11的外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并在心部设有六方型槽口,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上相应于六方型槽口设置有六方型外壁,增压头11与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通过六方型槽口和六方型外壁可沿轴滑移并与轴刚性传递扭矩。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增压头11前端设置有弹簧设置槽,弹簧一端设置在弹簧设置槽内,弹簧另一端与主动轴12上的螺母7相抵。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增压头11外侧与前端套1之间设置有前端衬套,前端衬套与前端套1可拆装连接,增压头11与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可拆装连接。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前端衬套采用双孔前端衬套9。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均在前端套1位置设有轴承支承。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机筒41前端设置有凹槽,前端衬套9安装在前端套1内和机筒的凹槽内保证轴向同轴,前端套1与机筒41通过可快速拆卸紧固件与机筒41主体相连;前端衬套9凸缘外端与机筒41前端内壁相配合连接。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前端套1内侧设置有可更换不同尺寸锥形的的前端衬套9。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破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棘轮状转盘,棘轮状转盘外周设置有带锯齿牙型的揉搓板。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揉搓板包括三角形揉搓板和长方形揉搓板;三角形揉搓板内端与棘轮状转盘固定连接,外端向外支出;长方形揉搓板一端轴接棘轮状转盘。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两个所述三角形揉搓板和一个长方形揉搓板为一组,每组的长方形揉搓板设置在两个三角形揉搓板之间。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旋转圆筒加料斗外周设置有链条,链条与其外侧的链轮配合带动旋转圆筒加料斗旋转,旋转圆筒加料斗下端与底板通过导轮和轨道相连,底板上设置有过料口,底板通过支柱设置在破碎装置上方。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料斗机构包括料斗,料斗内设置有破拱搅拌机构。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破拱搅拌机构包括下部的主动转轴,主动转轴上方两侧设置有从动转轴,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通过链轮和链条相连,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外周上设置有向外支出的破拱板。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破拱板为外周具有锯齿的三角形破拱板,三角形破拱板内端通过紧固件与螺旋叶片固定。其次,本技术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为不同旋向的多组螺旋叶片的组合,螺旋叶片的外圆上开有牙型。另外,本技术所述破拱搅拌机构包括主动转轴,主动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料斗上,主动转轴上设置有破拱板和螺旋搅拌器,转轴端部连接驱动机构。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多螺杆膨化机构,有多个啮合区,具有产量高、物料在膨化腔内停留时间短、产量基本不受机头的压力影响、产成品的均一性好、不会出现物料与螺杆一起旋转而不出料堵机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图1a、图1b、图1c、图1d是本技术的带破碎装置和旋转料斗的总图。图2a~d是本技术的膨化机构总图。图3a~d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螺杆秸秆膨化装置,包括膨化机构,膨化机构包括机筒(41),其特征在于机筒(41)内穿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轴,轴后端置于机筒(41)外侧并连接驱动传输部件,轴的前端置于机筒(41)前端,机筒(41)内的轴上由机筒(41)后部进料口处至机筒(41)前端出料口设置有螺杆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螺杆秸秆膨化装置,包括膨化机构,膨化机构包括机筒(41),其特征在于机筒(41)内穿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轴,轴后端置于机筒(41)外侧并连接驱动传输部件,轴的前端置于机筒(41)前端,机筒(41)内的轴上由机筒(41)后部进料口处至机筒(41)前端出料口设置有螺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螺杆秸秆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前端连接有调整膨化腔内压力的增压头(11),螺杆结构前端与增压头(11)内端相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螺杆秸秆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41)内穿有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主动轴(12)后端置于机筒(41)外侧并连接驱动传输部件,从动轴(40)与主动轴(12)通过齿轮(19)进行动力传递异向旋转;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的前端置于机筒(41)前端并连接有调整压力的增压头(11);机筒(41)内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上由机筒(41)后部进料口处至机筒(41)前端出料口依次设置有螺旋线旋向相反的螺杆结构并与增压头(11)内端相联接;所述增压头(11)前端设置有弹簧设置槽,弹簧一端设置在弹簧设置槽内,弹簧另一端与主动轴(12)上的螺母(7)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螺杆秸秆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分别与螺杆结构刚性连接;螺杆结构采用外螺旋套,主动轴(12)和从动轴(40)穿过外螺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翠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