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重症病房用呼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521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重症病房用呼叫器,属于呼叫器技术领域,该智能重症病房用呼叫器包括病床组件、第一呼叫组件和第二呼叫组件。所述病床组件包括床体、床前板、床后板、侧栏和床板,所述第二呼叫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平板电脑、第二支撑杆、第二平板电脑和麦克风。双重平板电脑呼叫设计,方便了重症病人两只手的呼叫报警操作,也方便了病人对自身病情的掌握了解,双重接触按压报警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力学的头部仰按和脚部蹬踹,尽可能的方便病人的呼叫报警,减少了亲属不在或者医护人员繁忙造成的重症患者病情治疗延误,重症病房患者使用呼叫器更方便,减少了亲属和医护人员陪护压力,重症病房患者使用呼叫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重症病房用呼叫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叫器
,具体而言,涉及智能重症病房用呼叫器。
技术介绍
呼叫器分为有线呼叫器和无线呼叫器两种。呼叫器的使用场所越来越广泛,可以应用在餐饮服务、银行、行政办公、商超连锁、工厂工地、医疗养老等很多行业,并且功能日益多样化。无线呼叫器是一种带有一个或多个按键,针对特定接收单位发送预设定信息的电子装置。有线呼叫器最常见的是医院病房使用的床头呼叫器,接收单位必须在固定地点。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重症病房的病人身体不便,病人自身操作床头呼叫器困难,需要有亲属或者医护人员辅助,亲属不在或者医护人员繁忙很容易导致重症病人病情延误。如何专利技术智能重症病房用呼叫器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重症病房用呼叫器,旨在改善重症病房患者使用呼叫器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重症病房用呼叫器包括病床组件、第一呼叫组件和第二呼叫组件。所述病床组件包括床体、床前板、床后板、侧栏和床板,所述床前板底部竖直设置在所述床体顶部一侧,所述床后板底部竖直设置于远离所述床前板的所述床体顶部另一侧,所述侧栏对称设置于所述床前板和所述床后板之间,所述侧栏一侧转动于所述床体顶部一侧,所述床板设置于所述床前板和所述床后板之间,所述床板底部水平设置于所述床体顶部,所述第一呼叫组件包括前压板、固定柱、前压弹簧、第一接触开关、后压板、导柱、后压弹簧和第二接触开关,所述前压板顶部铰接于所述床前板顶部,所述固定柱一端水平均布设置于所述床板上方的所述床前板侧壁一侧,所述前压弹簧一端套接于所述固定柱表面一侧,所述前压弹簧另一端贴合于所述前压板下端侧壁一侧,所述第一接触开关对称设置于所述床板上方的所述床前板侧壁两侧,所述第一接触开关朝向所述前压板,所述后压板一侧设置于相邻所述前压板的所述床后板外一侧,所述导柱一端水平均布设置于所述后压板侧壁一侧,所述导柱一端滑动贯穿于所述床后板表面一侧,所述后压弹簧设置于所述后压板和所述床后板之间,所述后压弹簧套接于所述导柱表面,所述第二接触开关对称设置于所述床板上方的所述床后板侧壁一侧,所述第二接触开关朝向所述后压板,所述第二呼叫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平板电脑、第二支撑杆、第二平板电脑和麦克风,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固定套接于其中一个所述侧栏表面一侧,所述第一平板电脑一侧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表面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固定套接于另一个所述侧栏表面一侧,所述第二平板电脑一侧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表面一侧,所述麦克风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床体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床前板的所述床体顶部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床前板侧壁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侧壁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床后板的所述床体顶部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床后板侧壁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侧壁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开关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一侧固定于所述床前板侧壁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开关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二限位座一侧固定于所述后压板侧壁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导柱的所述床后板一侧设置有导套,所述导柱一端滑动贯穿于所导套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导套的所述导柱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朝向所述导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板电脑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一端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表面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一端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智能重症病房用呼叫器,使用时,重症病人躺卧在床板上,调节第一支撑杆在侧栏上的位置和转动角度,使重症病人一只手能够方便的操作第一平板电脑上的呼叫APP,调节第二支撑杆在侧栏上的位置和转动角度,使第二平板电脑和麦克风悬空放置于重症病人上方,方便重症病人观看自身身体参数和与医生进行通话,且另一只手能够方便使用第二平板电脑进行呼叫APP操作,当重症病人操作平板电脑进行呼叫困难时,重症病人可通过头部后仰按压前压板,使其触碰第一接触开关进行呼叫报警,重症病人也可以通过脚部蹬踹后压板,使其触碰第二接触开关进行呼叫报警,采用双重平板电脑呼叫设计,既方便了重症病人两只手的呼叫报警操作,也方便了病人对自身病情的掌握了解,采用双重接触按压报警设计,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力学的头部仰按和脚部蹬踹,尽可能的方便病人的呼叫报警,减少了亲属不在或者医护人员繁忙造成的重症患者病情治疗延误,重症病房患者使用呼叫器更方便,减少了亲属和医护人员陪护压力,重症病房患者使用呼叫器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重症病房用呼叫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病床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呼叫组件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呼叫组件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呼叫组件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呼叫组件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病床组件;110-床体;111-行走轮;112-第一支架;113-第二支架;120-床前板;130-床后板;131-导套;140-侧栏;150-床板;200-第一呼叫组件;210-前压板;220-固定柱;230-前压弹簧;240-第一接触开关;241-第一限位座;250-后压板;260-导柱;261-限位凸台;270-后压弹簧;280-第二接触开关;281-第二限位座;300-第二呼叫组件;310-第一支撑杆;320-第一平板电脑;330-第二支撑杆;340-第二平板电脑;341-第一支杆;350-麦克风;351-第二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重症病房用呼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病床组件(100),所述病床组件(100)包括床体(110)、床前板(120)、床后板(130)、侧栏(140)和床板(150),所述床前板(120)底部竖直设置在所述床体(110)顶部一侧,所述床后板(130)底部竖直设置于远离所述床前板(120)的所述床体(110)顶部另一侧,所述侧栏(140)对称设置于所述床前板(120)和所述床后板(130)之间,所述侧栏(140)一侧转动于所述床体(110)顶部一侧,所述床板(150)设置于所述床前板(120)和所述床后板(130)之间,所述床板(150)底部水平设置于所述床体(110)顶部;/n第一呼叫组件(200),所述第一呼叫组件(200)包括前压板(210)、固定柱(220)、前压弹簧(230)、第一接触开关(240)、后压板(250)、导柱(260)、后压弹簧(270)和第二接触开关(280),所述前压板(210)顶部铰接于所述床前板(120)顶部,所述固定柱(220)一端水平均布设置于所述床板(150)上方的所述床前板(120)侧壁一侧,所述前压弹簧(230)一端套接于所述固定柱(220)表面一侧,所述前压弹簧(230)另一端贴合于所述前压板(210)下端侧壁一侧,所述第一接触开关(240)对称设置于所述床板(150)上方的所述床前板(120)侧壁两侧,所述第一接触开关(240)朝向所述前压板(210),所述后压板(250)一侧设置于相邻所述前压板(210)的所述床后板(130)外一侧,所述导柱(260)一端水平均布设置于所述后压板(250)侧壁一侧,所述导柱(260)一端滑动贯穿于所述床后板(130)表面一侧,所述后压弹簧(270)设置于所述后压板(250)和所述床后板(130)之间,所述后压弹簧(270)套接于所述导柱(260)表面,所述第二接触开关(280)对称设置于所述床板(150)上方的所述床后板(130)侧壁一侧,所述第二接触开关(280)朝向所述后压板(250);/n第二呼叫组件(300),所述第二呼叫组件(300)包括第一支撑杆(310)、第一平板电脑(320)、第二支撑杆(330)、第二平板电脑(340)和麦克风(350),所述第一支撑杆(310)下端固定套接于其中一个所述侧栏(140)表面一侧,所述第一平板电脑(320)一侧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10)上端表面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杆(330)下端固定套接于另一个所述侧栏(140)表面一侧,所述第二平板电脑(340)一侧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30)上端表面一侧,所述麦克风(350)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30)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重症病房用呼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病床组件(100),所述病床组件(100)包括床体(110)、床前板(120)、床后板(130)、侧栏(140)和床板(150),所述床前板(120)底部竖直设置在所述床体(110)顶部一侧,所述床后板(130)底部竖直设置于远离所述床前板(120)的所述床体(110)顶部另一侧,所述侧栏(140)对称设置于所述床前板(120)和所述床后板(130)之间,所述侧栏(140)一侧转动于所述床体(110)顶部一侧,所述床板(150)设置于所述床前板(120)和所述床后板(130)之间,所述床板(150)底部水平设置于所述床体(110)顶部;
第一呼叫组件(200),所述第一呼叫组件(200)包括前压板(210)、固定柱(220)、前压弹簧(230)、第一接触开关(240)、后压板(250)、导柱(260)、后压弹簧(270)和第二接触开关(280),所述前压板(210)顶部铰接于所述床前板(120)顶部,所述固定柱(220)一端水平均布设置于所述床板(150)上方的所述床前板(120)侧壁一侧,所述前压弹簧(230)一端套接于所述固定柱(220)表面一侧,所述前压弹簧(230)另一端贴合于所述前压板(210)下端侧壁一侧,所述第一接触开关(240)对称设置于所述床板(150)上方的所述床前板(120)侧壁两侧,所述第一接触开关(240)朝向所述前压板(210),所述后压板(250)一侧设置于相邻所述前压板(210)的所述床后板(130)外一侧,所述导柱(260)一端水平均布设置于所述后压板(250)侧壁一侧,所述导柱(260)一端滑动贯穿于所述床后板(130)表面一侧,所述后压弹簧(270)设置于所述后压板(250)和所述床后板(130)之间,所述后压弹簧(270)套接于所述导柱(260)表面,所述第二接触开关(280)对称设置于所述床板(150)上方的所述床后板(130)侧壁一侧,所述第二接触开关(280)朝向所述后压板(250);
第二呼叫组件(300),所述第二呼叫组件(300)包括第一支撑杆(310)、第一平板电脑(320)、第二支撑杆(330)、第二平板电脑(340)和麦克风(350),所述第一支撑杆(310)下端固定套接于其中一个所述侧栏(140)表面一侧,所述第一平板电脑(320)一侧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10)上端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