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照明灯,其包括包括灯头、LED灯管、连接灯头与LED灯管的塑料件、风扇、上开口筒状电网、人体红外传感器、PWM调光模块和控制器;塑料件内贯通有上下端开口的风管,风管内设置有风扇,风管的下开口与电网的上开口可拆卸连通,电网位于LED灯管围绕的内部;当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无人时,控制照明灯亮度变暗,同时控制电网通电,风扇启动;当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有人时,控制照明灯亮度变亮,同时控制电网断电,风扇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照明灯在有人时提供有效的照明,无人时降耗节能和灭蚊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照明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照明灯。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供,夜间娱乐活动越来越多,各种娱乐活动场所在夜间需要灯光的照明,便于人们安全出行和活动,夜间的户外场所,蚊虫很多,特别在夏天,经常需要消杀除害,以减少蚊虫对户外活动的人们干扰。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广场灭蚊照明灯,公告号为CN206771242U,其通过设置照明灯、引蚊灯和电网,在规定时间内控制灭蚊灯、引蚊灯电网的同时工作,以实现灭蚊和照明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的多功能灭蚊照明灯存在以下缺陷:1、照明灯和引蚊灯同时工作,降低引诱蚊虫的作用,影响灭杀效果;2、电网使用过程中,不断积累灰尘和灭杀后的蚊虫,影响后续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灭蚊照明灯引诱蚊虫的作用小,影响灭杀效果,以及清除灰尘和清除灭杀后的蚊虫困难,影响使用效果和寿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照明灯。本技术的多功能照明灯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人时,灯光调高亮度,便于照明;检测到无人时,灯光调低亮度,同时启动电网和风扇,使在昏暗的灯光下引诱和灭杀蚊虫。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照明灯,其包括灯头、LED灯管、连接灯头与LED灯管的塑料件、风扇、上开口筒状电网、人体红外传感器、PWM调光模块和控制器;所述塑料件内贯通有上下端开口的风管,风管内设置有风扇,风管的下开口与电网的上开口连通,电网位于LED灯管围绕的内部;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塑料件外侧,用于检测照明灯周围是否有人存在;PWM调光模块,用于根据人体红外传感器的检查信号调节照明灯的亮度;所述控制器与风扇、电网、人体红外传感器、PWM调光模块和LED灯管电连接;当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无人时,控制照明灯调低亮度,同时控制电网通电,风扇启动;当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有人时,控制照明灯调高亮度,同时控制电网断电,风扇关闭。优选的是,风扇为能切换正反转的风扇,用于控制切换风扇的正反转以选择对筒状电网内抽风,还是吹风。优选的是,LED灯管为U型LED灯管,电网套装在多个U型LED灯管围绕成圆筒形的内部,多个U型LED灯管围绕的间距为2-10cm。优选的是,LED灯管为双螺旋结构LED灯管,电网套装在双螺旋结构LED灯管围绕的螺旋筒内部,LED灯管的围绕螺距为2-10cm。优选的是,LED灯管与塑料件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是,LED灯管与塑料件可拆卸连接具体设置为:塑料件下部设置有用于双螺旋结构LED灯管的两末端插设的两通孔,两通孔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双螺旋结构LED灯管正负极连接的第一正负极连接端,双螺旋结构LED灯管的两末端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正负极连接端对应的第二正负极连接端,两通孔向下设置有凸环,两通孔的凸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双螺旋结构LED灯管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用于通过螺杆穿设固定。优选的是,还包括遮雨板,所述遮雨板为弧口向下的弧面板体,板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灯杆连接的连接件,板体的下部设置有灯座,灯座的线路通过连接件内部线路与灯杆内的电源连接,灯头的线路通过灯座与电源连接。优选的是,还包括光强传感器,所述光强传感器设置在塑料件外侧,用于检测环境光照强度;所述控制器与光强传感器电连接。优选的是,还包括上开口塑料管,所述塑料管的侧壁和底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塑料管套装在电网内,塑料管外壁与电网内壁之间有空隙,塑料管的上开口与电网的上开口叠加并密封连接,塑料管的上开口与风管的下开口连通。优选的是,塑料管外壁与电网内壁之间的空隙为1-2cm。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多功能照明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其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无人时,控制光线变弱,启动电网和风扇,使在弱光环境下,引诱蚊虫到照明灯附近,通过在照明灯LED灯管围绕成中空的空间内设置具有抽吸力的电网,使蚊虫灭杀在电网上,实现无人时的降耗节能和灭蚊的功能。大部分蚊虫属于弱光性昆虫,光线过强过暗很难对蚊虫起到引诱作用,在照明灯和引蚊灯同时工作时,照明灯的光线影响引蚊灯的灯效,现有技术的多功能灭蚊照明灯实现不了引诱的作用,因而影响灭杀效果;如果只保留引蚊灯,既影响照明效果,又会产生引蚊灯单独照射的健康危害,引蚊灯通常为紫外灯或蓝光灯等,因而不适应单独做照明使用。2、本技术的电网设置在灯管围绕的内部,对照明灯照明无妨碍作用,实现更好的照明和灭蚊效果。3、与电网的上开口连通的风管的风管内的风扇为可切换正反转风扇,通过在控制器内设定正反转的规定时间,风扇正转时抽风,促进蚊虫吸附在电网上,风扇反转时吹风,有助于清除灭杀后的蚊虫及粉尘,延长使用寿命。4、LED灯管与塑料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维修和更换。5、本技术在电网内设置具有通孔的塑料管,可以对电网内均匀抽风和吹风,提高电网各个部位的风力,并使风力均匀分布在电网上。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多功能照明灯的一种实现形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多功能照明灯的另一种实现形式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多功能照明灯的第三种实现形式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塑料管套装在电网内的示意图;其中,灯头1;塑料件2;光强传感器3;风扇4;灯管5;电网6;风管7;人体红外传感器8;灯座9;遮雨板10;连接件11;塑料管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多功能照明灯包括:灯头1、LED灯管5、连接灯头1与LED灯管5的塑料件2、风扇4、上开口筒状电网6、人体红外传感器8、PWM调光模块和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照明灯,其包括灯头、LED灯管、以及连接灯头与LED灯管的塑料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上开口筒状电网、人体红外传感器、PWM调光模块和控制器;/n所述塑料件内贯通有上下端开口的风管,风管内设置有风扇,风管的下开口与电网的上开口连通,电网位于LED灯管围绕的内部;/n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塑料件外侧,用于检测照明灯周围是否有人存在;/nPWM调光模块,用于根据人体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调节照明灯的亮度;/n所述控制器与风扇、电网、人体红外传感器、PWM调光模块和LED灯管电连接;当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无人时,控制照明灯调低亮度,同时控制电网通电,风扇启动;当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有人时,控制照明灯调高亮度,同时控制电网断电,风扇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照明灯,其包括灯头、LED灯管、以及连接灯头与LED灯管的塑料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上开口筒状电网、人体红外传感器、PWM调光模块和控制器;
所述塑料件内贯通有上下端开口的风管,风管内设置有风扇,风管的下开口与电网的上开口连通,电网位于LED灯管围绕的内部;
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塑料件外侧,用于检测照明灯周围是否有人存在;
PWM调光模块,用于根据人体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调节照明灯的亮度;
所述控制器与风扇、电网、人体红外传感器、PWM调光模块和LED灯管电连接;当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无人时,控制照明灯调低亮度,同时控制电网通电,风扇启动;当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有人时,控制照明灯调高亮度,同时控制电网断电,风扇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能切换正反转的风扇,用于控制切换风扇的正反转以选择对筒状电网内抽风,还是吹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管为U型LED灯管,电网套装在多个U型LED灯管围绕成圆筒形的内部,多个U型LED灯管围绕的间距为2-10c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管为双螺旋结构LED灯管,电网套装在双螺旋结构LED灯管围绕的螺旋筒内,LED灯管的围绕螺距为2-10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管与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美,蒙庆华,李艳,杨道航,郭红扬,韦程生,蔡云飞,马带华,王爱连,李月蓉,欧向勤,简春莉,曹冬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