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477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包括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两集卵舱体上分别可拆卸设置舱盖,两舱盖上分别设置连接柱,两连接柱可拆卸连接,两连接柱的柱腔内分别设有通过连接线连接的连接耳;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底部分别设有锥形均衡壳体,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的外壳与锥形均衡壳体之间形成集卵舱,集卵舱体的外壳及锥形均衡壳体上均匀分布有出蜂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赤眼蜂释放器集卵舱的底部呈内嵌式锥形,出蜂口设置在集卵舱外壳侧壁及底部锥形均衡壳体侧壁上,自然悬挂状态下出蜂口被舱体完全保护,有效解决了悬挂或展布的雨滴封死出蜂口的问题,释放合格率可达100%,出蜂效率高,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
本技术属于农业害虫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
技术介绍
赤眼蜂(Trichogrammatid)为一种卵寄生蜂,可寄生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黏虫(Mythimnaseperata)、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等鳞翅目害虫的卵,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天敌昆虫,也是目前应用最广、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天敌昆虫。基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天敌昆虫在农业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尤其赤眼蜂在鳞翅目害虫防控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举措之一,但是随着农业种植模式改变,天敌应用范围扩展,天敌昆虫投放效率和投放成本成为目前天敌应用的首要考虑问题。目前常用的赤眼蜂释放方式主要是无人机投放模式,其释放效率高、人工成本低,基于此模式研究者设计了球形机载赤眼蜂放蜂器。一种是具有遮阳防雨功能的球形机载赤眼蜂放蜂器,需要单独添加外罩,这无形中增加了制作成本,同时增大了放蜂器的单体体积和重量,对于有限负载量和负载体积的无人机来说,额外增加了负载负担,使单位体积内的承载数量减少;此外,这种落地式投放方式存在被积水淹没和蚂蚁等肉食或杂食性昆虫攻击的风险。同时,此放蜂器直接落地,没有缓冲装置,下落后地面对球体的冲击力容易造成赤眼蜂受伤。另一种球形机载赤眼蜂放蜂器在上壳体内增加了降落伞,用于缓冲落地时的冲击力,但是压缩了单体放蜂器承载赤眼蜂卵的空间,不利于赤眼蜂出蜂和活动,而且制造成本较高,仍旧存在被积水淹没和蚂蚁等肉食或杂食性昆虫攻击的风险。针对该问题,出现了一种旱田机载赤眼蜂放蜂器,双腔式设计,双腔均可载卵,而且采用悬挂式放蜂方式即避免了落地冲击对赤眼蜂造成损伤,也能有效避免下雨时被积水淹没的弊端,但是,这种放蜂器的出蜂口由于结构原因只能设计在半球的顶部,悬挂时狭缝式的出蜂口朝下,如遇降雨情况,容易被悬挂或展布的雨滴封死出蜂口,导致不能出蜂;此外,放蜂器两个半球通过卡口外檐扣合,这种扣合方式对制作材质要求较高,必须要求材质具有较好的伸缩性,如果是较脆较硬的材料,在装卵和释放时容易损坏;并且这种扣合较紧,释放时部分不能打开,最终会掉落地面,造成无效放蜂,实验表明该类型放蜂器的投放合格率最高为92.5%。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释放合格率可达100%,出蜂效率更高,结构更为简单,有利于与无人机结合投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包括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上分别可拆卸设置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所述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上分别设置具有柱腔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柱腔内分别设有通过连接线连接的连接耳;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底部分别内嵌式设有锥形均衡壳体,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的外壳与锥形均衡壳体之间形成集卵舱,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的外壳上及锥形均衡壳体上均匀分布有出蜂口。优选地,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分别与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嵌套扣接,具体为直接相对嵌套即可连接的方式,打开方便。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出蜂口为出蜂狭缝或出蜂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呈柱形,所述出蜂狭缝竖向设置于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的外壁及竖向设置于锥形均衡壳体的侧壁。优选地,所述第一集卵舱体、第二集卵舱体、第一舱盖、第二舱盖及锥形均衡壳体均采用深色可降解塑料制成,由于赤眼蜂具有很强趋光性,这样当光线通过出蜂孔进入舱体内时,深色有利于形成出蜂口与舱体光线的反差,赤眼蜂能依赖趋光特性更好的找到出蜂口进行扩散。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赤眼蜂释放器在集卵舱体的底部嵌套锥形均衡壳体,使集卵舱体的底部呈锥形,出蜂口设置在壳体侧壁及集卵舱体内部的锥形均衡壳体侧壁上,由于锥形的底部,自然悬挂状态下出蜂口被舱体完全保护,有效解决了悬挂或展布的雨滴封死出蜂口的问题。同时,锥形均衡壳体内嵌式的设置能够大大增加出蜂口分布的灵活性,更有利于赤眼蜂自然扩散。两个柱体载卵舱之间采用嵌套方式连接,有利于两个载卵舱打开和释放,单层舱体有利于降低载卵舱重量和体积。本技术释放合格率可达100%,出蜂效率更高,结构更为简单,柱形设计有利于将来无人机采用弹夹式机架和发射舱投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未放蜂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放蜂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集卵舱体;2-第二集卵舱体;3-第一舱盖;4-第二舱盖;5-第一连接柱;6-第二连接柱;7-连接耳;8-连接线;9-锥形均衡壳体;10-集卵舱;11-出蜂口;12-放蜂敞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2,一种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采用可降解塑料制成,由第一集卵舱体1和第二集卵舱体2组成,两集卵舱体采用直经为2cm、高2cm的柱形,第一集卵舱体1和第二集卵舱体2的顶端分别可拆卸设置第一舱盖3和第二舱盖4,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使集卵舱体与舱盖连接。第一舱盖3和第二舱盖4上分别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柱5和第二连接柱6,连接柱中心为柱腔,连接柱的壁厚0.3mm,高0.5mm,连接柱通常设置在舱盖的中心位置处,第一连接柱5和第二连接柱6的柱腔内分别设有半圆形的连接耳7,两连接耳7通过长连接线8连接,连接线8可采用长20cm的细棉线,第一连接柱5与第二连接柱6可拆卸连接,两连接柱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第一连接柱5与第二连接柱6嵌套扣接的方式,具体为第一连接柱5的外壁紧贴于第二连接柱6内壁镶嵌扣紧,直进直出,打开方便;也可采用第一连接柱5与第二连接柱6螺纹连接的方式,即在第一连接柱5上设有外螺纹,在第二连接柱6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两连接柱连接后,柱腔内的连接耳7及连接线8均置于两连接柱的柱腔内。第一集卵舱体1和第二集卵舱体2底部分别内嵌式设有锥形均衡壳体9,锥形均衡壳体9底部直径2cm,高1.5cm。第一集卵舱体1和第二集卵舱体2的外壳底边与锥形均衡壳体9的底边紧密连接,使其内部形成集卵舱10,集卵舱体的壳体及锥形均衡壳体9的厚度均为0.3mm,第一集卵舱体1和第二集卵舱体2的外壳上及锥形均衡壳体9上均匀分布有出蜂口11,出蜂口11采用出蜂狭缝或出蜂孔的形状,采用出蜂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上分别可拆卸设置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所述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上分别设置具有柱腔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柱腔内分别设有通过连接线连接的连接耳;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底部分别内嵌式设有锥形均衡壳体,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的外壳与锥形均衡壳体之间形成集卵舱,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的外壳上及锥形均衡壳体上均匀分布有出蜂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上分别可拆卸设置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所述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上分别设置具有柱腔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柱腔内分别设有通过连接线连接的连接耳;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底部分别内嵌式设有锥形均衡壳体,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的外壳与锥形均衡壳体之间形成集卵舱,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的外壳上及锥形均衡壳体上均匀分布有出蜂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分别与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裂式柱形赤眼蜂释放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玉红袁伟宁周昭旭张新瑞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