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用全自动真空式干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459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室用全自动真空式干手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机体外壳的前部、后部和顶部分别设置为干手区域、负压风机区域和功能区域,功能区域顶部是一个密闭的空间,上盖板开有进风口,且功能区域内安装有若干个感应器和带有加热器的风机;干手区域和负压风机区域分别设置在功能区域的下方前部和后部,且干手区域和负压风机区域的连接处纵向设置有多孔挡板,多孔挡板后侧安装有吸风挡板,吸风挡板的后端安装有负压风机,且负压风机外缘均布若干个负压风机排风口。既能起到快速干手的效果,减少对擦手纸的依赖和浪费;又能保持手术室内空气稳定不乱窜,避免因干手器出风带动手术室内粉尘、病菌随风飘散,对手术过程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室用全自动真空式干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干手器,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室用全自动真空式干手器。
技术介绍
手术人员在术前需要对手及前臂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手术室内需要严格的按照消毒隔离制度执行,目前比较常规的是手及前臂在洗好后使用擦手纸将手上的水分吸干,但每天大量的使用一次性手纸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洗好的手经手纸擦拭后易残留纸屑,也易在手术中造成污染。市面上常见的干手器主要是用风机将风用比较快的速度吹出,刚刚洗净的双手放在出风口下面,感应器探测到手部后会开始送风并吹一定的时间,从而达到使手和前臂干燥的目的。有需要的还会在风流经的通道中加入发热装置,吹出带热量的风,使手更快速的达到干燥的目的。由于手术室有很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送入手术室内的空气需要采用过滤通气的层流进行净化,故手术室内不允许使用上述现有的喷射式干手装置,因为上述现有的喷射式干手装置易造成手术室中粉尘、病原菌的扩散,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干手装置进行改进。另外也有一些通过负压原理做的干手器(如专利号201720107715.6),通过负压风机吸风,试图将洗净的手上的水分带走。虽然原理上能起到一定效果,也不会对手术室内空气造成较大的扰动以及粉尘、病原菌的扩散。但是实际应用的时候吸风侧风速很慢,不能达到快速干手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室用全自动真空式干手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干手器容易造成室内空气的不稳定,因为不稳定的空气会带动室内粉尘或者病菌的飘散,极易对手术造成影响,以及干手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室用全自动真空式干手器,它包含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的前部、后部和顶部分别设置为干手区域、负压风机区域和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顶部是一个密闭的空间,仅在上盖板开有让空气流通的进风口,且所述功能区域内安装有若干个感应器和带有加热器的风机;所述干手区域和负压风机区域分别设置在功能区域的下方前部和后部,且干手区域和负压风机区域的连接处纵向设置有多孔挡板,所述多孔挡板后侧安装有吸风挡板,所述吸风挡板的后端安装有负压风机,且负压风机外缘均布若干个负压风机排风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热器安装在风机的出风口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风机设置为两排,前排风机均匀倾斜地通过斜出风道安装在功能区域的底面前侧,后排风机通过直出风道竖直安装在功能区域的底面中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干手区域的底部设置为向下方倾斜的斜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多孔挡板上均匀分布有数列通孔,且通孔的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负压风机为功率大于风机的风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热器、风机、感应器和负压风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手术室用全自动真空式干手器,其工作流程为:(1)医护人员将洗净的双手伸进干手区域,感应器检测手伸进来,发出控制指令让干手器开始工作;(2)顶部风机启动,手术室内的洁净空气由进风口流向风机,向干手区域吹风,带走手部水分,加热器开启加快干手速度;(3)负压风机同时开始工作,将干手区域的风通过多孔挡板吸到吸风挡板然后经过负压风机排到负压风机排风口外。(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能在手术室实现快速干手的目的,减少对擦手纸的依赖和浪费;2、本专利技术干手设备本身不对手术室内部空气造成较大的干扰,保持手术室内空气稳定不乱窜,避免因干手器出风带动手术室内粉尘、病菌随风飘散,对手术过程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立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使用场景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外壳;2-风机;3-加热器;4-干手区域;5-斜出风道;6-直出风道;7-上盖板;8-进风口;9-多孔挡板;10-吸风挡板;11-负压风机;12-负压风机排风口;13-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手术室用全自动真空式干手器,它包含机体外壳1、风机2、加热器3、干手区域4、斜出风道5、直出风道6、上盖板7、进风口8、多孔挡板9、吸风挡板10、负压风机11、负压风机排风口12和感应器13,其中,机体外壳1的前部、后部和顶部分别设置为干手区域、负压风机区域和功能区域,功能区域顶部是一个密闭的空间,仅在上盖板7开有让空气流通的进风口8,且功能区域内安装有三个风机2和两个感应器13,加热器3安装在风机2的出风口下方,前排的风机均匀倾斜地通过斜出风道5安装在功能区域的底面前侧,后排风机通过直出风道6竖直安装在功能区域的底面中部,干手区域和负压风机区域分别设置在功能区域的下方前部和后部,且干手区域和负压风机区域的连接处纵向设置有多孔挡板9,多孔挡板9上均匀分布有数列通孔,且通孔的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多孔挡板9后侧安装有吸风挡板10,吸风挡板10的后端安装有负压风机11,且负压风机11外缘均布若干个负压风机排风口12。加热器3、风机2、感应器13和负压风机11均与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电连接,控制器可安装在机体外壳1的任何空余位置,且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因此并未赘述。本实施例中,前排的风机2吹出的风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机体外壳1底部的斜面也起到导流的作用将风导入到多孔挡板9的底部。负压风机11为功率大于风机2的风机,负压风机11的吸风能力要高于风机2的吹风能力,负压风机11吸走的风包括干手区域4伸手口的风和风机2所吹出来的风,以保证手术室内不会出现喷射的空气扰动,从而不会使粉尘、病原菌扩散。具体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洗净的双手伸进干手区域4,此时感应器13检测手伸进来,发出控制指令让干手器开始工作,顶部的三个风机2启动,手术室内的洁净空气由进风口8流向三个风机2,向干手区域4吹出强劲的风,风吹到双手表面将手上的水分带走。同时负压风机11也开始工作,将干手区域4的风通过多孔挡板9吸到吸风挡板10,吸风挡板10处的风经过负压风机11后排到负压风机排风口12外。在风机2下方放置有加热器3可更快的起到干手效果。多孔挡板9的通孔分布规则且上面的孔较小,下面的孔较大,可以让风尽可能多的经过双手再从下面较大的孔底部流过。本专利技术既能起到快速干手的效果,减少对擦手纸的依赖和浪费;又能保持手术室内空气稳定不乱窜,避免因干手器出风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室用全自动真空式干手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的前部、后部和顶部分别设置为干手区域、负压风机区域和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顶部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在上盖板开有进风口,且所述功能区域内安装有若干个感应器和带有加热器的风机;所述干手区域和负压风机区域分别设置在功能区域的下方前部和后部,且干手区域和负压风机区域的连接处纵向设置有多孔挡板,所述多孔挡板后侧安装有吸风挡板,所述吸风挡板的后端安装有负压风机,且负压风机外缘均布若干个负压风机排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室用全自动真空式干手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的前部、后部和顶部分别设置为干手区域、负压风机区域和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顶部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在上盖板开有进风口,且所述功能区域内安装有若干个感应器和带有加热器的风机;所述干手区域和负压风机区域分别设置在功能区域的下方前部和后部,且干手区域和负压风机区域的连接处纵向设置有多孔挡板,所述多孔挡板后侧安装有吸风挡板,所述吸风挡板的后端安装有负压风机,且负压风机外缘均布若干个负压风机排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用全自动真空式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安装在风机的出风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用全自动真空式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设置为两排,前排风机均匀倾斜地通过斜出风道安装在功能区域的底面前侧,后排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劲松贾春聂旭东姜干吕康兆李焰刘妍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