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填料的绿肥散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28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填料的绿肥散播装置,包括承载台,承载台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部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外壁右端固接有第一皮带轮,承载台的底部设置有承载杆,承载杆的外壁自左向右等间距设置有第一旋耕机构,相邻两组第一旋耕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旋耕机构,承载杆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承载轴,承载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板,右侧承载轴贯穿右侧支撑板右侧壁的一端固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承载台的顶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绿肥在土壤中的散播填料,节省作业人员的时间和体力,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填料的绿肥散播装置
本技术涉及绿肥散播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填料的绿肥散播装置。
技术介绍
绿肥是中国传统的重要有机肥料之一,发展绿肥具有来源广,数量大,质量高,肥效好,能够改良土壤,防止水土冲刷和综合利用效益大的优良好处,绿肥翻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地分解,除释放出大量有效养分外,还形成腐殖质,腐殖质与钙结合能使土壤胶结成团粒结构,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力强,调节水、肥、气、热的性能好,有利于作物生长。目前在对绿肥进行使用过程中,通常是散播在土壤表面,在外界风吹日晒的情况下,对绿肥的利用大大降低,而在通过人工将绿肥翻入土壤中,对作业人员来说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比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填料的绿肥散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填料的绿肥散播装置,便于对绿肥在土壤中的散播填料,节省作业人员的时间和体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填料的绿肥散播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填料的绿肥散播装置,包括承载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的顶部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外壁右端固接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承载台(1)的底部设置有承载杆(6),所述承载杆(6)的外壁自左向右等间距设置有第一旋耕机构(7),相邻两组所述第一旋耕机构(7)之间设置有第二旋耕机构(8),所述承载杆(6)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承载轴(9),两组所述承载轴(9)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0),且右侧承载轴(9)的右端贯穿右侧支撑板(10)的右侧壁,右侧所述承载轴(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填料的绿肥散播装置,包括承载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的顶部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外壁右端固接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承载台(1)的底部设置有承载杆(6),所述承载杆(6)的外壁自左向右等间距设置有第一旋耕机构(7),相邻两组所述第一旋耕机构(7)之间设置有第二旋耕机构(8),所述承载杆(6)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承载轴(9),两组所述承载轴(9)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0),且右侧承载轴(9)的右端贯穿右侧支撑板(10)的右侧壁,右侧所述承载轴(9)贯穿右侧支撑板(10)右侧壁的一端固接有第二皮带轮(11),所述第二皮带轮(11)和第一皮带轮(5)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12),两组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均滑动贯穿承载台(1)的顶部与承载板(2)相固接,所述承载台(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3),且液压伸缩杆(13)的顶部动力伸缩端与承载板(2)相固接;
所述承载台(1)的顶部固接有装载箱(14),且装载箱(14)位于支撑板(10)的右侧,所述承载台(1)的底部右侧固接有倾斜导料盒道(15),且倾斜导料盒道(15)的底部输出端位于第二旋耕机构(8)的右侧,所述装载箱(14)的内腔底部右侧开设有排料口(16),且排料口(16)的内腔底部与倾斜导料盒道(15)的顶部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承载台(1)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18),所述承载台(1)的顶部开设有牵引棱孔(20),所述牵引棱孔(20)的内腔底部贯穿承载台(1)的底部,且牵引棱孔(20)位于装载箱(14)的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长明宋华树王翔张超刘健健陈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