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19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设备,属于古建筑墙体修复技术领域;底槽内活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下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底座下四角位置均固定有支撑脚。通过按开关座中的开关控制电机正反转,而使得丝杆转动,随着丝杆在内螺纹孔内转动,而拧动主活塞杆上下移动,随着主活塞杆往下推动主活塞滑动,可以使得副活塞也往下滑动,这样副活塞杆会往下带动移动板往下移动,再通过移动板下的万向轮,可以进行移动整个设备,而主活塞杆往上带动主活塞往上滑动时,使得移动板往底槽内部滑动,这样随着万向轮收入底槽,利用支撑脚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支撑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支撑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支撑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古建筑墙体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古建筑由于年代较为久远,古建筑上难免会出现需要进行修复的地方,比如古建筑的墙体。
[0003]如今在古建筑的墙体修复中,普遍需要用到升降设备,作为古建筑墙体修复的升降载人设备,这样在进行修补墙体高处的裂缝时也更加方便,而目前在支撑的时候,由于在不移动的时候,万向轮也是支撑着地面的,导致支撑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从而影响古建筑的墙体修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更稳定,又便于移动的古建筑墙体修复设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设备,包括底座、液压缸、支撑台、移动板、主油缸、主活塞、下机壳、上机壳、主活塞杆、电机、轴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设备,包括底座、液压缸和支撑台,所述液压缸设有两台,两台所述液压缸分别固定在底座上并靠近左右两侧,两台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所述支撑台固定安装在两台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板、主油缸、主活塞、下机壳、上机壳、主活塞杆、电机、轴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丝杆、副油缸、副活塞和副活塞杆;所述底座下部设有向下敞口的底槽,所述移动板水平设置在底槽内并与底槽的内壁在竖直方向上可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板的底部靠近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底部且位于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所述主油缸设置在底槽内的中部并靠近顶部,所述主活塞设置在主油缸内并与主油缸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下机壳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中部,所述上机壳固定设置在下机壳的顶部,所述主活塞杆竖直穿过下机壳的底部、底座的顶部和主油缸的顶部并与下机壳的底部、底座的顶部和主油缸的顶部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主活塞杆的底端与主活塞固定连接,所述主活塞杆的上部沿轴向方向开有内螺纹孔,所述电机安装在底座上且位于下机壳的右侧,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竖直向上穿过上机壳的右侧底部并伸进上机壳内,所述轴杆竖直穿过上机壳的底部和下机壳的顶部并与上机壳的底部和下机壳的顶部滑动配合,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位于上机壳内,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在轴杆的顶部,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套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顶部,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齿啮合;所述丝杆竖直设置在下机壳内,所述丝杆的下部旋合在内螺纹孔中,所述丝杆的顶部与轴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槽内的顶端靠近四角均固定有副油缸,每个所述副油缸内的顶部均通过连接管与主油缸内的底部连通,每个所述副油缸内均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副活塞,副活塞杆竖直穿过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玲徐典郑应亨廖仕东刘洪峰王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