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03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其包括加热筒体,所述加热筒体上固设有加热套筒,所述加热筒体上固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汽空间筒体,所述汽空间筒体上固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加热筒体上固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固设有位于加热筒体内腔的分流件,所述分流件表面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流孔,所述分流件内腔仅通过分流孔和加热筒体内腔连通,所述分流件使进水管内腔和加热筒体内腔连通。本申请具有减少加热筒体内腔水自身的局部温度波动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加热蒸汽发生器


[0001]本申请涉及加热蒸汽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采用煤或油气作为燃料的蒸汽发生器往往体积较大、热效率较低,不能快速、稳定的产生蒸汽,而且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氮氧化合物等的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对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当今社会,无污染的设备应是首选。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就是这一类型的较为环保的蒸汽发生器。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553571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管式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主要由支架、电热管套筒、水位连接筒、汽水室、内置式汽水分离器、连接管、电热管以及排污连接管组成。采用无缝钢管作为电热管筒,可以很好的承受高压工作,电热管筒通过连接管与汽水室相连,这一设计减少了容水量,使得产汽速度明显加快,且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也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功率设置1到N根电热管筒。每根电热管筒通过连接管与上部汽水室连接,每根电热管筒内放置一根电热管,汽水室出口处安置有炉内汽水分离器。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加热筒体通过进水管直接持续向其内送入清水,清水虽然能补充加热筒体内的液体损耗,当蒸汽发生器的功率从小到大逐渐增大时,单位时间内加热筒体内腔进入的水量增加,加热筒体内的局部水温快速降低,饱和蒸汽的生成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其具有减少加热筒体内腔水自身的均布温度波动的效果。
[0006]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筒体,所述加热筒体上固设有加热套筒,所述加热筒体上固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汽空间筒体,所述汽空间筒体上固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加热筒体上固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固设有位于加热筒体内腔的分流件,所述分流件表面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流孔,所述分流件内腔仅通过分流孔和加热筒体内腔连通,所述分流件使进水管内腔和加热筒体内腔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向加热筒体内注入清水后,加热套筒对水进行加热,使水沸腾,加热产生的蒸汽进入汽空间筒体,汽空间筒体内的气体从出气管排出,通过设置分流件,能使进水管内的清水相对分散地进入加热筒体内腔,避免加热筒体内局部的沸腾水快速降温,而加热套筒的加热区域相对进水管的进水区域相对较大,不能实现快速对从进入加热筒体内的水进行加热至沸腾,从而能保持加热筒体内腔温度的稳定,有利于蒸汽的产生。
[0009]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件包括轴线沿加热套筒轴线方向设置的管体;
[0010]和\或所述分流件包括轴线沿加热套筒周向设置的管体;
[0011]和\或所述分流件包括中心线与连接部中心线重合的管体。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件沿加热套筒轴线方向设置,便于充分利用加热套筒之间的间隙;
[0013]分流件以其它排布方式设置于加热套筒附近,实现分流孔向多个不同区域注入清水的效果。
[0014]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件包括多边形盒体;
[0015]和\或所述分流件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盒体;
[0016]和\或所述分流件包括若干内腔连通的盒体。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件的形状不限制于必须是圆管,可以为其它形状或多个形状的组合,可根据不同加热套筒的排布进行设置。
[0018]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件为管件,所述连接部位于分流件的中间区域,所述连接部的中心线为进水轴;与分流件轴线垂直的平面的分流面;
[0019]所述分流孔于进水轴和分流件轴线所在平面的两侧对称设置;
[0020]和\或所述分流孔于经过进水轴的分流面两侧对称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孔对称设置,能使分流件内的水对称排出,排出水的分布区间相对均匀,有助于水分散进入加热筒体内腔,便于快速升温。
[0022]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分流件沿远离连接部方向的横截面面积;
[0023]和\或所述分流孔的横截面面积为分流件沿远离连接部方向的横截面面积的十六分之一;
[0024]和\或所述分流件为轴线与连接部中心线垂直的管体,所述分流孔的横截面面积为分流件的横截面面积的十六分之一。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孔横截面积小,能保证分流件内的流体能从所有的分流孔流出,保证分流孔的使用有效性,使分流件内的清水能相对均匀的进入加热筒体内腔的空间内。
[0026]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套筒于加热筒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分流件位于多个加热套筒之间的区域。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加热套筒能提高加热筒体内单位时间内的加热效率,保证加热筒体内的水持续沸腾,分流件位于加热套筒之间,便于从分流件进入加热套筒内的水快速被加热套筒进行加热。
[0028]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孔的开口朝下和\或水平;
[0029]和\或所述汽空间筒体固定于加热筒体上方。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避免分流孔流出的低温水流直接朝上流动,吸收附近水流的温度,从而影响加热筒体内腔表面水的沸腾,实现减少对加热筒体水持续沸腾的影响。
[0031]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筒体上固设有排污管;
[0032]所述汽空间筒体内固设有与出气管连通的汽水分离器;所述汽空间筒体上固设有测量加热筒体内腔水位的水位计;所述汽空间筒体上连接有泄压阀;
[0033]所述加热筒体上固设有支撑座;
[0034]所述进水管上固设有向其内腔送水的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有水箱。
[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污管便于清洗加热筒体内腔,汽水分离器能吸收饱和蒸汽中的水分,水位计便于监控汽空间筒体内腔的水位,支撑座对加热筒体进行支撑,水箱通过水泵持续向进水管内送水。
[003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37]1、进水管向加热筒体内注入清水后,加热套筒对水进行加热,使水沸腾,加热产生的蒸汽进入汽空间筒体,汽空间筒体内的气体从出气管排出,通过设置分流件,能使进水管内的清水相对分散地进入加热筒体内腔,避免加热筒体内局部的沸腾水快速降温,而加热套筒的加热区域相对进水管的进水区域相对较大,不能实现快速对从进入加热筒体内的水进行加热至沸腾,使加热筒体内的液体产生较大振动的现象,从而能保持加热筒体内腔水流及温度的稳定,有利于蒸汽的产生;
[0038]2、分流件沿加热套筒轴线方向设置,便于充分利用加热套筒之间的间隙,分流件以其它排布方式设置于加热套筒附近,实现分流孔向多个不同区域注入清水的效果;
[0039]3、分流孔对称设置,能使分流件内的水对称排出,排出水的分布区间相对均匀,有助于水分散进入加热筒体内腔,便于快速升温。
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筒体(1),所述加热筒体(1)上固设有加热套筒(2),所述加热筒体(1)上固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汽空间筒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空间筒体(3)上固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气管(31),所述加热筒体(1)上固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包括连接部(41),所述连接部(41)上固设有位于加热筒体(1)内腔的分流件(42),所述分流件(42)表面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流孔(421),所述分流件(42)内腔仅通过分流孔(421)和加热筒体(1)内腔连通,所述分流件(42)使进水管(4)内腔和加热筒体(1)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42)包括轴线沿加热套筒(2)轴线方向设置的管体;和\或所述分流件(42)包括轴线沿加热套筒(2)周向设置的管体;和\或所述分流件(42)包括中心线与连接部(41)中心线重合的管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42)包括多边形盒体;和\或所述分流件(42)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盒体;和\或所述分流件(42)包括若干内腔连通的盒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42)为管件,所述连接部(41)位于分流件(42)的中间区域,所述连接部(41)的中心线为进水轴;与分流件(42)轴线垂直的平面的分流面;所述分流孔(421)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涛申秀峰许春立李靖安特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林匹亚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