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448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包括底部组件、中部组件、支撑板、固定板、墙体,所述墙体上开设有若干嵌槽,所述墙体开设的嵌槽左下端设置底部组件,墙体开设的嵌槽左上端设置两组支撑座,所述墙体开设的嵌槽右端设置两组固定板,所述底部组件与两组固定板下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板与两组固定板上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底部组件与两组所述支撑板通过两组中部组件连接;该装置设置的把手,在操作过程中可去转动以达到改变中部组件的长度,从而使该装置可适应高度不同的墙体,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劳动效率保障劳动者的安全。提高了劳动效率保障劳动者的安全。提高了劳动效率保障劳动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一些情况下,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建设临时墙体,通过临时墙体起到隔断的作用,临时墙体使用时间短,在使用后会拆除,因此临时墙体的结构不够稳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需要支撑装置对墙体进行支撑固定,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现有支撑装置无法灵活适用各种墙体,员工操作不方便降低劳动效率,为此,本技术提出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包括底部组件、中部组件、支撑板、固定板、墙体,墙体上开设有若干嵌槽,墙体开设的嵌槽左下端设置底部组件,墙体开设的嵌槽左上端设置两组支撑座,墙体开设的嵌槽右端设置固定板,底部组件与固定板上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两组支撑板与固定板下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底部组件与两组支撑板通过两组中部组件连接。
[0005]优选的,中部组件设有套筒,套筒右端内置螺纹孔,螺纹孔与旋转杆二左端外置的外螺纹螺接,并且套筒右端部设有螺母二,套筒左端滑动连接旋转杆一,并且套筒与旋转杆一均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螺钉,套筒外部设有把手,旋转杆二与支撑板通过导柱铰接。
[0006]优选的,底部组件设置有底座,底座上端滑动连接支撑座,并且底座上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卡条,底座右端固定连接墙体,支撑座与旋转杆一通过导柱铰接。
[0007]优选的,固定板设有板一和板二,板一和板二均设有通孔,并且板一和板二滑动连接,板一和板二固定连接在墙体上。
[0008]优选的,连接组件设有螺纹杆,嵌槽内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纹杆,墙体上部所设的螺纹杆左端穿过支撑板内所设的通孔延伸至支撑板左侧,墙体上部所设的螺纹杆右端穿过板一内所设的通孔延伸至板二右侧,墙体下部所设的螺纹杆左端穿过底座右侧所设的通孔直至并底座左侧,墙体下部所设的螺纹杆右端穿过板二内所设的通孔延伸至板二右侧,并且螺纹杆两端螺接有两组螺母一。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该装置设置的把手,在操作过程中可去转动以达到改变中部组件的长度,从而使该装置可适应高度不同的墙体;
[0011]2.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劳动效率保障劳动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面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结构A处放大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结构B处放大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结构底座的俯视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结构固定板侧视图。
[0018]图中:1底部组件、2中部组件、3支撑板、4连接组件、5固定板、6墙体、1a底座、1b卡条、1c支撑座、2a旋转杆一、2b套筒、2c螺钉、2d把手、2e 旋转杆二、2m螺母二、4a螺纹杆、4b螺母一、5a板一、5b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包括底部组件1、中部组件2、支撑板3、固定板5、墙体6,墙体6上开设有若干嵌槽,墙体6开设的嵌槽左下端设置底部组件1,墙体6开设的嵌槽左上端设置两组支撑座3,墙体6开设的嵌槽右端设置固定板5,底部组件1与固定板5 上端通过连接组件4连接,两组支撑板3与固定板5下端通过连接组件4连接,底部组件1与两组支撑板3通过两组中部组件2连接,其中支撑板3靠近墙体一侧设置嵌台,该嵌台与墙体中的嵌槽配合连接,嵌台的中线与支撑板内设的通孔中心线以及嵌槽所设通孔中心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0021]进一步地,中部组件2设有套筒2b,套筒2b右端内置螺纹孔,螺纹孔与旋转杆二2e左端外置的外螺纹螺接,并且套筒2b右端部设有螺母二2m,套筒2b 左端滑动连接有旋转杆一2a,并且套筒2b与旋转杆一2a均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螺钉2c,套筒2b外部设有把手2d,旋转杆二2e与支撑板3通过导柱铰接,其中套筒2b为管状体结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另一端内壁光滑,旋转杆一2a与套筒2b对接处的一端表面光滑并且端部倒圆,便于旋转杆一2a与套筒 2b的配合连接,把手2d上设有海绵垫,使用过程中转动把手2d会使套筒2b跟着转动,从改变中部组件2长度,当套筒2与旋转杆一2a完全配合连接,将螺钉2c旋转进入套筒2与旋转杆一2a的通孔内,从而固定套筒2与旋转杆一2a 连接,将螺母二2m锁紧从而固定套筒2b与旋转杆一2a的连接,使中部组件2 不仅对墙体起到支撑稳定作用,还能使该装置适应不同高度的墙体6;
[0022]进一步地,底部组件1设置有底座1a,底座1a上端滑动连接支撑座1c,并且底座1a上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组卡条1b,底座1a右端固定连接墙体6,支撑座1c与旋转杆一2a通过导柱铰接,其中底座1a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底座1a左侧固定连接在墙体6上,底座1a中间部位中空,两端设置为轨道槽,轨道槽与支撑座1c两端突出的矩形块滑动连接,使支撑座1c在底座1a上可来回滑动,当安装好后通过螺栓将卡条1b固定在底座1a上端两侧,从而让支撑座1c固定在底座1a上,使该装置能够灵活的适用不同高度的墙体6;
[0023]进一步地,固定板5设有板一5a和板二5b,板一5a和板二5b均设有通孔,并且板一5a和板二5b滑动连接,板一5a和板二5b固定连接在墙体上,其中板一5a和板二5b靠近墙体一侧设置嵌台,嵌台中线与通孔中心线以及嵌槽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板一5a和板二5b滑动连接使固定板5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墙体6。
[0024]工作原理:使用时,在墙面6开设对应的若干嵌槽,将底部组件1先固定于地面,然后底部组件1、支撑板3、固定板5按相应的位置固定在墙体上,此时将套筒2b对准旋转杆一2a,转动把手2d会使套筒2b跟着转动,当套筒2与旋转杆一2a完全配合连接时,将螺钉2c旋转进入套筒2与旋转杆一2a通孔内,将螺母二2m锁紧在套筒2上,最后将卡条1b上的螺栓打紧;不使用时,先将卡条1b上的螺栓,然后转动把手2d,依次按照安装时的顺序拆解即可。
[00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包括底部组件(1)、中部组件(2)、支撑板(3)、固定板(5)、墙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6)上开设有若干嵌槽,所述墙体(6)开设的嵌槽左下端设置底部组件(1),墙体(6)开设的嵌槽左上端设置两组支撑板(3),所述墙体(6)开设的嵌槽右端设置两组固定板(5),所述底部组件(1)与两组固定板(5)下端通过连接组件(4)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板(3)与两组固定板(5)上端通过连接组件(4)连接,所述底部组件(1)与两组所述支撑板(3)通过两组中部组件(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组件(2)设有套筒(2b),所述套筒(2b)右端内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旋转杆二(2e)左端外置的外螺纹螺接,并且套筒(2b)右端部设有螺母二(2m),所述套筒(2b)左端滑动连接有旋转杆一(2a),并且套筒(2b)与旋转杆一(2a)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螺钉(2c),所述套筒(2b)外部设有把手(2d),所述旋转杆二(2e)与支撑板(3)通过导柱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组件(1)设置有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晓夏宗明潘艳芳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