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锦纶6FDY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442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抗病毒锦纶6FDY的制备方法,通过添加含有表面负载银纳米颗粒的介孔二氧化钛制成的锦纶6母粒制备得到抗病毒锦纶6FDY,研究了纤维的抗病毒活性以及不同添加量的抗病毒母粒对纤维的性能及生产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毒母粒的添加赋予了纤维抗病毒活性,但会造成锦纶6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分子量分布变宽、力学性能下降、可纺性与条干不匀率变差,对染色均匀性影响不大,对纤维的沸水收缩率具有改善作用。当添加4%的抗病毒母粒时,抗病毒锦纶6 FDY的抗病毒活性率达到99.97%,其物性指标满足使用要求并且纺况较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病毒锦纶6FDY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锦纶、纤维制备
,特别是一种抗病毒锦纶6FDY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作为病毒传播媒介之一,赋予纺织品抗病毒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病毒的传播。
[0003]当前,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肆虐全球,人类的生命安全受到了来自病毒的极大威胁。由病毒引起的新兴传染病成为了全球健康关注的最前沿。由纤维材料织造而成的纺织品具有大的表面积以及多孔性,其表面容易沾染人体排出的汗渍与油脂,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成为病毒的温床,从而助长病毒的传播。因此,在病毒传播的渠道中,纺织品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具有优异服用性能的锦纶被广泛应用于服饰、家纺等纺织品。相较于其他化纤合成纤维,锦纶6的高回潮率使其更容易为病毒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开发能够遏制病毒活性的锦纶6纺织品,可以有效干预病毒的复制与传播能力,具有非常大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研究表明,多种纳米材料具有抗病毒功效,例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领域的银纳米颗粒与金属氧化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病毒锦纶6FDY的制备方法,该抗病毒锦纶6FDY能有效干预病毒的复制与传播能力。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抗病毒锦纶6FDY的制备方法,所述抗病毒锦纶6FDY采用的原料包括锦纶6切片和抗病毒母粒,其中抗病毒母粒占总分量百分比份数为0%

6%,所述锦纶6切片:粘度2.4

2.48,含水≤0.06%,二氧化钛含量为0.2%

0.4%,所述抗病毒母粒为表面负载银纳米颗粒的介孔二氧化钛,粉体含量24%

26%,含水≤0.08%;
[0006]该制备方法为:在线母粒添加设备将抗病毒母粒与锦纶6切片分别经过计量加料器计量后被输送至螺杆挤压机,在螺杆挤压机机筒内经过螺杆充分熔融混合后挤出;其中,螺杆分为1

5区,熔融过程中螺杆1

5区和纺丝箱体的温度分别为253

255、255

257、256

258、257

259、257

259和257

259℃;熔体通过熔体保温管道输送至计量泵,经计量泵精确计量后被分配至纺丝组件,从喷丝孔中喷出形成熔体细流,喷丝孔孔数为34;经单体抽吸并通过侧吹风冷却形成初生纤维,冷却风温度为20

22℃,湿度为70

80%,风速为0.45

0.48m/s;初生纤维通过油嘴精确计量上油集束,所用油剂浓度为8%;上油后丝束经5辊连续拉伸、网络交络后,最终在成品转轴上卷绕成筒,卷绕速度为4600m/min,制得抗病毒锦纶6全拉伸丝。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抗病毒母粒的制作原料包括: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硝酸银、以及冰醋酸;该抗病毒母粒的制备方式为:用量筒分别量取18

22ml的钛酸四丁酯溶液和48

52ml无水乙醇,将钛酸四丁酯溶液缓慢滴入到无水乙醇中,用磁力搅拌器强力搅拌9

12min,温度控制在28

32℃,待混合均匀后形成淡黄色澄清溶液,记为溶液1;用移液管量取5

10ml冰醋酸和30

50ml去离子水同时加到另外一份48

52ml无水乙醇中,再加入去离子水来调节至pH≤3,接着向其加入0.1

10ml硝酸银,温度控制在28

32℃下剧烈搅拌9

12min后得到澄清的混合溶液,记为溶液2;在剧烈搅拌下再将溶液1缓慢滴入溶液2中,滴速为2

4mL/min,滴加完毕后得浅黄色溶液,在28

32℃条件下,继续快速搅拌9

12min,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液放置在超声波反应器中,温度控制在38

42℃、超声波频率为45Hz,充分反应一段时间,直至倾斜烧杯凝胶不会移动,即可得到载银介孔二氧化钛凝胶;
[0008]将制得的介孔含银粒子的二氧化钛凝胶放在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后得到载银介孔二氧化钛黄色晶体,冷却到室温下将黄色晶体用研钵研碎,得到载银介孔二氧化钛白色粉末,将研磨得到的载银介孔二氧化钛白色粉末置于马弗炉内焙烧一段时间后取出,自然冷却到室温下得到载银介孔二氧化钛纳米粉末。
[0009]进一步的,载银介孔二氧化钛纳米粉末颗粒平均粒径在480

520纳米。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能制得抗病毒母粒添加量分别为0%、2%、4%和6%的抗病毒锦纶6全拉伸丝。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含有表面负载银纳米颗粒的介孔二氧化钛的锦纶6母粒,将其添加到锦纶6纤维中制备得到锦纶6功能性纤维。通过研究该功能性纤维对病毒活性的遏制作用,以及研究该功能性母粒的添加对锦纶6纤维产品物理性能及生产情况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添加比例得到抗病毒锦纶6FDY,该抗病毒锦纶6FDY能有效干预病毒的复制与传播能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4]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抗病毒锦纶6FDY的制备方法,所述抗病毒锦纶6FDY采用的原料包括锦纶6切片和抗病毒母粒,其中抗病毒母粒占重量百分比为0%

6%,所述锦纶6切片:粘度2.4

2.48,含水≤0.06%,二氧化钛含量为0.2%

0.4%,所述抗病毒母粒为表面负载银纳米颗粒的介孔二氧化钛,粉体含量24%

26%,含水≤0.08%;
[0015]该制备方法为:在线母粒添加设备将抗病毒母粒与锦纶6切片分别经过计量加料器计量后被输送至螺杆挤压机,在螺杆挤压机机筒内经过螺杆充分熔融混合后挤出;其中,螺杆分为1

5区,熔融过程中螺杆1

5区和纺丝箱体的温度分别为253

255、255

257、256

258、257

259、257

259和257

259℃;熔体通过熔体保温管道输送至计量泵,经计量泵精确计量后被分配至纺丝组件,从喷丝孔中喷出形成熔体细流,喷丝孔孔数为34;经单体抽吸并通过侧吹风冷却形成初生纤维,冷却风温度为20

22℃,湿度为70

80%,风速为0.45

0.48m/s;初生纤维通过油嘴精确计量上油集束,所用油剂浓度为8%;上油后丝束经5辊连续拉伸、网络交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病毒锦纶6FDY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锦纶6FDY采用的原料包括锦纶6切片和抗病毒母粒,其中抗病毒母粒占重量百分比为0%

6%,所述锦纶6切片:粘度2.4

2.48,含水≤0.06%,二氧化钛含量为0.2%

0.4%,所述抗病毒母粒为表面负载银纳米颗粒的介孔二氧化钛,粉体含量24%

26%,含水≤0.08%;该制备方法为:在线母粒添加设备将抗病毒母粒与锦纶6切片分别经过计量加料器计量后被输送至螺杆挤压机,在螺杆挤压机机筒内经过螺杆充分熔融混合后挤出;熔体通过熔体保温管道输送至计量泵,经计量泵精确计量后被分配至纺丝组件,从喷丝孔中喷出形成熔体细流,喷丝孔孔数为34;经单体抽吸并通过侧吹风冷却形成初生纤维,冷却风温度为20

22℃,湿度为70

80%,风速为0.45

0.48m/s;初生纤维通过油嘴精确计量上油集束,所用油剂浓度为8%;上油后丝束经5辊连续拉伸、网络交络后,最终在成品转轴上卷绕成筒,卷绕速度为4600m/min,制得抗病毒锦纶6全拉伸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锦纶6FDY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母粒的制作原料包括: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硝酸银、以及冰醋酸;该抗病毒母粒的制备方式为:用量筒分别量取18

22ml的钛酸四丁酯溶液和48

52ml无水乙醇,将钛酸四丁酯溶液缓慢滴入到无水乙醇中,用磁力搅拌器强力搅拌9

12min,温度控制在28

32℃,待混合均匀后形成淡黄色澄清溶液,记为溶液1;用移液管量取5

10ml冰醋酸和30

50ml去离子水同时加到另外一份4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幼丹金志学薛伟仁高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