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厨余垃圾环保饲养黑水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441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厨余垃圾环保饲养黑水虻的方法。该利用厨余垃圾环保饲养黑水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厨余垃圾,剔除杂质,过滤出多余的水分和油脂,再粉碎后打浆;S2将得到厨余垃圾浆液与辅料按质量比8~20:1均匀混合;S3将发酵后的混合浆料平铺在养殖盒内,接入黑水虻幼虫,利用黑水虻幼虫采食混合浆料;S4进入预蛹期前将黑水虻幼虫和黑水虻虫粪进分离;S5黑水虻鲜虫制成饲料,虫粪经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厨余垃圾环保饲养黑水虻的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厨余垃圾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提高黑水虻幼虫的成活率和产值。虻幼虫的成活率和产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厨余垃圾环保饲养黑水虻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黑水虻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厨余垃圾环保饲养黑水虻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城市年产生的厨余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这些厨余垃圾可能会有多种病菌,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这种食物链隐藏巨大的病源体转移与扩散的风险。目前,城市厨余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和焚烧,少部分用堆肥方式处理。卫生填埋的处理量最大,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工艺相对简单,投资少,是其它处理方法产生残渣的最终消化方式,但是该方法的处理地址受限,占地多,使用期有限,管理要求高,水、气污染不能彻底解决。焚烧法的减量化程度高,垃圾热值可以利用,地面无害化程度高,占地小,减容量较大,可达70~80%,但该法的投资大,运转费用高,食品垃圾含水量大,热值过低,容易导致焚烧困难,经济性极差,尾气处理难,极易形成二次污染。堆肥法的减量、减容效果明显,对含水量较高的食品垃圾有很好的适应性,有利于垃圾无害化,但其运营管理水平要求高,设备和工艺先进性对技术效果的影响巨大,资源和热值利用率低,处理速度慢。
[0003]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是以黑水虻作为资源昆虫,通过其自身的取食行为和消化作用,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在体内腹化分解后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经采食之后的厨余垃圾会以虫沙形式从幼虫体外排出,在此过程中厨余垃圾得到妥善化处置。由于厨余垃圾往往水分含量较高,单独以厨余垃圾原料难以直接养殖黑水虻。因此,如何利用黑水虻高效的处理厨余垃圾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厨余垃圾环保饲养黑水虻的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厨余垃圾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保证黑水虻幼虫的成活率和产值。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厨余垃圾环保饲养黑水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收集厨余垃圾,剔除垃圾中的无机杂质,然后用过滤网过滤出多余的水分和油脂,再粉碎后打浆,制成含水率为75~85%的厨余垃圾浆液;
[0007]S2)、将得到厨余垃圾浆液与辅料按质量比8~20:1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浆料,调节混合浆料的湿度在60~75%,pH值调至7.2~7.6,将混合浆料于25~ 30℃下在发酵池中密闭处理8~12h;
[0008]S3)、将发酵后的混合浆料平铺在养殖盒内,按每千克混合浆料中接入 0.02~0.05千克黑水虻幼虫,利用黑水虻幼虫采食混合浆料,维持饲养温度在 25~35℃,定期向养殖盒内添加混合浆料,每两天翻动一次养殖盒内的混合浆料和黑水虻;
[0009]S4)、处理10~20天,当黑水虻幼虫进入预蛹期前将黑水虻幼虫和黑水虻虫粪进分
离;
[0010]S5)、将筛分出的黑水虻鲜虫制成水产、家禽养殖用的饲料或烘干后制备虫蛋白干饲料原料;将筛分出的黑水虻虫粪经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0011]所述辅料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锯末10~25份、米糠粉10~30份、草粉3~10份、麸皮3~10份、酵母粉1~5份、小苏打1~3份、复合菌剂1~ 3份。
[0012]所述步骤S3中接入的黑水虻幼虫为2~3日龄幼虫。
[0013]较优的,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其重量比为3:2:1.5:1,所述复合菌种在使用前均进行活化处理。
[0014]较优的,所述步骤S4中,黑水虻幼虫和黑水虻虫粪通过温度驱离法进行分离,将黑水虻养殖盒所处的温度升高到42~45℃,黑水虻幼虫感应到温度升高后自动从养殖盒中爬出。
[0015]所述步骤S3中混合浆料平铺在养殖盒内的厚度为10~15cm。
[0016]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厨余垃圾环保饲养黑水虻的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厨余垃圾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保证黑水虻幼虫的成活率和产值。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厨余垃圾预处理,剔除无机杂质,过滤出多余的水分和油脂,然后粉碎打浆,实现对厨余垃圾初步降解,通过辅料中的复合菌剂对厨余垃圾进行密闭发酵,通过添加的微生物的活动,将厨余垃圾分解充分,分解至利于黑水虻幼虫取食的半流质状态,不但可防止厨余垃圾的变质,而且无需添加其他的营养物就能进行养殖,得到黑水虻成虫及有机肥料,实现了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提高了资源的转化率,在保证绿色环保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辅料中的锯末、米糠粉、草粉等与厨余垃圾按比例混合,可以调节水分、碳氮比、孔隙率,能完美的满足黑水虻养殖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利用厨余垃圾环保饲养黑水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收集厨余垃圾,剔除垃圾中的无机杂质,然后用过滤网过滤出多余的水分和油脂,再粉碎后打浆,制成含水率为75~85%的厨余垃圾浆液。
[0021]S2)、将得到厨余垃圾浆液与辅料按质量比15:1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浆料,调节混合浆料的湿度在65%,pH值调至7.5,将混合浆料于28℃下在发酵池中密闭处理10h;所述辅料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锯末20份、米糠粉20份、草粉8份、麸皮6份、酵母粉3份、小苏打2份、复合菌剂2份。复合菌剂包括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其重量比为3:2:1.5:1,复合菌种在使用前均进行活化处理。
[0022]S3)、将发酵后的混合浆料平铺在养殖盒内,混合浆料平铺在养殖盒内的厚度为12cm。按每千克混合浆料中接入0.25千克黑水虻幼虫,利用黑水虻幼虫采食混合浆料,维持饲养温度在33℃,定期向养殖盒内添加混合浆料,每两天翻动一次养殖盒内的混合浆料和黑水虻;黑水虻幼虫为2~3日龄幼虫。
[0023]S4)、处理15天,当黑水虻幼虫进入预蛹期前将黑水虻幼虫和黑水虻虫粪进分离;黑水虻幼虫和黑水虻虫粪通过温度驱离法进行分离,将黑水虻养殖盒所处的温度升高到43
℃,黑水虻幼虫感应到温度升高后自动从养殖盒中爬出。
[0024]S5)、将筛分出的黑水虻鲜虫制成水产、家禽养殖用的饲料或烘干后制备虫蛋白干饲料原料;将筛分出的黑水虻虫粪经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002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过程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厨余垃圾预处理,剔除无机杂质,过滤出多余的水分和油脂,然后粉碎打浆,实现对厨余垃圾初步降解,通过辅料中的复合菌剂对厨余垃圾进行密闭发酵,通过添加的微生物的活动,将厨余垃圾分解充分,分解至利于黑水虻幼虫取食的半流质状态,不但可防止厨余垃圾的变质,而且无需添加其他的营养物就能进行养殖,得到黑水虻成虫及有机肥料,实现了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提高了资源的转化率,在保证绿色环保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辅料中的锯末、米糠粉、草粉等与厨余垃圾按比例混合,可以调节水分、碳氮比、孔隙率,能完美的满足黑水虻养殖的要求。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可作为有机肥的转化率达到55~75%,同时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厨余垃圾环保饲养黑水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厨余垃圾,剔除垃圾中的无机杂质,然后用过滤网过滤出多余的水分和油脂,再粉碎后打浆,制成含水率为75~85%的厨余垃圾浆液;S2)、将得到厨余垃圾浆液与辅料按质量比8~20:1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浆料,调节混合浆料的湿度在60~75%,pH值调至7.2~7.6,将混合浆料于25~30℃下在发酵池中密闭处理8~12h;S3)、将发酵后的混合浆料平铺在养殖盒内,按每千克混合浆料中接入0.02~0.05千克黑水虻幼虫,利用黑水虻幼虫采食混合浆料,维持饲养温度在25~35℃,定期向养殖盒内添加混合浆料,每两天翻动一次养殖盒内的混合浆料和黑水虻;S4)、处理10~20天,当黑水虻幼虫进入预蛹期前将黑水虻幼虫和黑水虻虫粪进分离;S5)、将筛分出的黑水虻鲜虫制成水产、家禽养殖用的饲料或烘干后制备虫蛋白干饲料原料;将筛分出的黑水虻虫粪经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厨余垃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晨剑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七彩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